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 正文 项目管理

于细微处见安全

发布日期:2014-11-03来源:中建三局二公司总承包事业部编辑:钟晓颜

[摘要]

  “质量是生命、安全是保障。”这句话已是人人皆知的口号,因为它诠释了质量、安全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综合治理、保障安全”,这是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它强调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性,搞好安全生产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主体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监控。“宏观”来自于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现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功能;“微观”则基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具体反映在生产过程中的监控。随着安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的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然而母庸置疑的是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使然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笔者认为,安全管理无巨细,要抓大,却不能放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于细微处见安全,方能真正实现安全保障作用,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曾有一位领导到某工地视察,看见一个年轻工人的安全帽带子没系好,他微笑着走到那个工人的面前,“小师傅,帽带没系好,这帽子可是你的生命保护神啊,”一边说,一边帮他系好了帽带。

  另有一件事,某工地在进行自行组织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后的当日下午,一名民工在施工中,不慎踩进了一个20cm见方的预留孔洞,造成左脚严重扭伤,踝骨骨折,医疗费花了一万多元。

  某工地在拆除旧厂房时,一名民工站在2米多高的砼墙上,正在用风镐进行破砼作业,一不小心,身体失衡,摔了下来,造成髋骨骨折,医疗费花了近两万元。

  此类事故,不胜枚举……

  试想,如果现场防护到位,检查过细,不放过那小小的洞口隐患,怎会出现洞口咬脚呢?如果那名民工能系上安全带,又怎会摔了下来?粗心大意,侥幸心理作祟,是安全之大敌。倒是那位视察现场的领导,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温馨的提醒,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警示课,小小的隐患可能酿成大祸,安全防护务求于“细”,慧眼识隐患,敏锐察秋毫,做到秋毫无患。追求百密无疏,于细微处见安全,是我们在安全管理上应有的境界。

  于细微处见安全,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对待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注重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贯彻,认真做好入场前、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二是坚持安全策划工作先行,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针对施工特点,制定周密的安全保证措施,认真做好书面安全交底,力求使安全保证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三是加强施工过程监控,依据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着重抓好查除隐患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拾漏补遗。四是坚持安全员旁站监控,认真做好“班前喊话”或“班前训导”,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或潜在的危险源告知施工人员,并注重对操作中不安全行为的及时制止和提醒。要求安全员做到“腿勤、口勤、眼勤、手勤,”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强调制度和责任的落实,采取激励机制,促进安全管理的良性运作。六是,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事事为安全、处处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真正体现出“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总之,要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不忽视任何细节,务求认真细致。

  曾有报道称,正在兴建的武汉天兴洲大桥上有两位法国监理,在检查钢梁间的连结螺栓时,发现用作检查标记的螺帽油漆面刷得过大,担心将来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后期外层防腐油漆过早脱落,当即勒令整改,在质量管理上“一个螺栓也不放过”;在一处混凝土桥梁浇筑现场,一位施工人员把安全帽拿在手上,监理佐罗严厉的指出,如果不戴安全帽就请退出工地。几位施工人员站在钢筋墙上,他要求在护栏搭好之前,不得施工。在安全监督上“挑刺先挑安全隐患”。

  应该说,法国监理的作法和管理理念,正是着眼于细处,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挑刺”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推崇的一种从严管理的态度,于细微处见安全,应该成为我们在安全管理上的一种理念。

【相关阅读】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