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投资建设 > 正文投资建设

中国核电走出去开启“造船出海”时代

发布日期:2015-03-18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继高铁之后,核电成为中国推动产业走出去的“重头戏”。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日前称,我国唯一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ACP1000)成功出口拉丁美洲,迈出“走出去”重要一步。他表示,“华龙一号”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现了中国核电从‘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的关键转变。” 60年成为核电第一大国 今年1月15日,我国核工业创建已整整60周年,60年来,几代核工业人从筚路蓝缕中起步,逐步实现“两弹一艇”、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辉煌。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共投运2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2010万千瓦,发电量1280亿千瓦时,在建核电机组26台,共2850万千瓦,为世界第一,中国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核电大国。 “中国已是核电大国,但中国还要成为世界承认的核电强国”,中核集团核动力事业部副主任秦喜久在3月4日举行的“走进新国企— 创新之核”交流会上表示,核电强国必须实现自主技术的出口,要有完备的体系,包括核电设计、核电设备的制造和燃料供应等一系列,而且能在国际市场上占到一定的份额。

  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则指出,中国目前虽然已有核电技术出口,但数量较少,离被广泛接受还有一段距离,推动核电技术走出去就是中国从大到强的转变,而华龙一号(ACP1000)便承载着这一梦想。 “华龙一号”承载核电强国梦 潘建明所说的“华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从反应堆、燃料元件到辅助系统,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完全不依靠国外。

  1997年,一个静谧的午后,在中核集团核动力院老基地一栋办公楼里,一阵阵激烈的争论声充斥着整个楼道。原来,十几个技术人员正聚集在一间办公室里,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方案的主参数。 或许那时,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就是“华龙一号”孕育17年的起点,或许谁也没有想到,这项技术以后会成为我国推进核电技术走出国门的战略目标。 “当时,我国国内唯一的一座已经运行的自主设计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功率只有30万千瓦,国内核电设计、建造百万千瓦核电站的经验不足。” 中核集团核动力院ACP1000项目总设计师刘昌文坦言。 “怎么办?带着梦想向前走!中国百万千瓦核电站的自主创新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多年。”刘昌文说。

  十年辛苦不寻常,潘建明说:“为了给‘华龙一号’贴上‘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标签,中核集团先后开展了54项科研课题,与64家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了117项合作,并已在海外市场开发的目标国进行专利布局,国内自主研制的核电设备能够满足国内外工程所需,国产化水平高,至少在85%以上。” 2014年12月,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在维也纳接受并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这有利于“华龙一号”自身设计的完善和优化,对提高中国自主核电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化水平将产生积极影响,意味着中国核电开启了“造船出海”的新时代。

  中国核电走出去迈出关键一步 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其能否从国际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华龙一号(ACP1000)的技术安全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其经济性也具有竞争力。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ACP1000)总设计师邢继表示,华龙一号提出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创新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反应堆堆芯、多样化的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等,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春节前夕,中国和阿根廷两国签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称, “华龙一号” 成功出口拉丁美洲,迈出中国核电“走出去”重要一步。他表示,“华龙一号“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现了中国核电从‘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的关键转变。

  潘建明表示,中核集团已成功出口6台核电机组和5个研究反应堆,与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国、沙特、南非等国的核电“走出去”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与英国、俄罗斯、法国等重点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全面合作、全球合作和全产业链出海。

【相关阅读】

ppp专题

管理案例

经济要闻

分析研究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