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青春在隧道中闪耀

—记深圳地铁7303标盾构五队

发布日期:2014-08-28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在深圳地铁7号线建设工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水电”队伍,他们严抓管理,精益求精,所施工建设的工区被BT指挥部选定为全线样板工程;他们团结协作,成绩斐然,曾荣获2013年度项目部先进集体;他们青春洋溢,活力无限,在深圳地铁7号线组织的第一届篮球赛中斩获第一。他们是水电八局第一条 “铁龙”钢盾号的驾驭者——深圳地铁7303标第五工程队。

  独占先机

  乘着电建集团转型升级重拳出击地铁市场的东风,八局顺势而为入驻深圳地铁,本着做强做优的目标,购买了第一台盾构机“钢盾号”,承担深圳地铁7303标车上区间左右双线隧道的盾构施工任务。作为八局第一个盾构法施工的地铁隧道区间,这块“试验田”的里程碑意义自然不言而喻。第五工程队作为八局第一支专业盾构施工队伍,是八局打造的盘古开天地的第一盾构团队,手握八局地铁施工第一“重器”钢盾号,真可谓独占“先机”。

  “钢盾号”是公司自购的一台直径6.28米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作为这支先锋队伍的“神兵利器”,从它定制诞生的那一刻起,第五工程队的队员们就与之同呼吸,共进退。2013年7月经过项目部领导们的多次考察论证后,决定由副队长兼技术负责人秦坤元带领五队技术骨干们入驻盾构机生产厂家,进行驻场监造。监督生产厂家按时按质高标准打造我们的盾构机,并亲临车间熟悉机器每一个组件的生产过程,这为他们在之后盾构机进入工地后的组装调试,维修养护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满足盾构施工需要,项目部在人员配置上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不仅人员充足岗位齐全,而且工资考核体系完全独立,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现有管理人 19人,工人 66 人。组件体系为2个掘进班、1个综合班、1个维保班。盾构施工期间所有人员按照两班制,24小时轮值,确保全天不间断组织施工。是殊荣,也是责任。自 2013年12月31日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到预计2015年2月10日的双线贯通,五队所有管理者施工员就与他们的“钢盾号”开启了将近一年零两个月日夜相守的“地下情”!

  群英荟萃

  说起五队,那可是群英荟萃。项目部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从中铁和中交引进了各层级管理人才加盟深圳地铁,这其中就包括7303标副经理兼第5工程队队长杨金庞、5队机电副队长兼技术负责人秦坤元、生产副队长蒋印以及五队三大班组中的各位班长、岗位能手,数十名常年活跃在国内地铁隧道施工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其中既有高等院校科班出身且参加过大型隧道工程建设的管理型人才,也不乏从基层工地摸爬滚十几年练就一身硬功夫的经验型技术人才。英雄不问出处,如今他们都只属于一个集体,水电八局深圳地铁7303标第五工程队!

  掘进班班长吴长军被队长杨金庞赞为岗位全才。建过广州二号线地铁、南京地铁、重庆过江隧道等多个大型工程,施工经验丰富,是国内地铁行业最早的一批技术工人之一。手里绝活是管片拼装,不仅速度上无人能及,质量上更是能做到无错台、无裂缝、滴水不漏、堪称精品。掘进班组在管片拼装、渣土运输、注沙浆等工序中配合默契,紧张有序,支撑起了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盾构队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综合班班长李锦贵,昵称“小桂子”,是位年轻的云南小伙子。别看他年龄小,施工经验可不少,7年间转战多个工地做过门吊司机、电工、管片拼装手,不过他最拿手的还是电焊,焊枪在他手里最出活儿。综合班的焊工们为工人们制作的更适合他们施工操作的扳手、拉杆等,不仅解决了有些部件因规格场地限制等不适合实际需要的问题,也为项目节省了购置资金。作为管理25人的综合班班长,没有些真本事还真hold不住,但是他却信心满满的说:“我们综合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有凝聚力!”

  维保班的同志在工人队伍中辨识度很高,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衣服最脏、油污最重的,不用问那一定就是我们维保班的”。在五队维保和电工是一个班组,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最考验技术的一个队伍。电工的胆大心细和维保工的肯吃苦,细琢磨有机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出色的维保班工人。班长贾伟成部队出身,专研电气化十年,通透熟稔让电气化科班出身的副总工石庆能引以为傲。由于机动性比较强,因此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维保班工人的身影,他们是这台盾构机上最忠实的钢盾卫士!尽心竭力为“钢盾号”保驾护航,使“钢盾号”以平均日行15米的速度,持续挺进……

  第五工程队----这支八零后为主力的队伍以攻坚和协作令人瞩目。2014年2月25日车上右线盾构始发后,为保证上沙站车站主体工程如期封顶,五队在保证盾构顺利推进的基础上,分身有术、日夜轮班,鼎力支援上沙20余天。热火朝天的劳动竞技场面,熟练的捆绑钢筋技术,高水准的焊接水准,让平时眼界颇高的外协队都自叹不如。在五队高效率高品质的助力支援下,上沙站提前竣工。终于从7号线28个车站主体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封顶的车站。为八局项目赢得了荣誉!除此之前,在盾构施工间隙,只要是其它队有施工需要或抢险作业,只需一声令下,第五工程队都会全力以赴。队长杨金庞所说:“从之前单纯的搞隧道施工到现在的搞区间车站主体相连的地铁施工,我们不仅要从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更要从实际的工作方式让工人们明白,只有团结协作共进退,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在这支年轻活力以80后为主体的队伍中,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汇聚成河蓬勃而出的青春力量,而这股力量必将成为八局转型事业的强劲动力!

  青春之歌

  盾构施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井下作业异常辛苦。20多个大小电机的连续散热,加之深圳本身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地面高温多雨,地下更是闷热潮湿。盾构机越向前进发,隧道内气温越高。 40多度洞内温度,一个班下来,工人们身上是连泥带水加油渍,个个精疲力竭。随着机器掘进长度的延伸,盾构机离下井口越来越远,上下班所走的路程也越来越远,因为盾构机上没有专门的卫生间,为了避免跑上地面耽误工作,他们尽可能的少喝水少入厕。“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个多月的磨练,盾构队操作越来越熟练,工序循环紧凑,进发速度稳定提升。每天平均可以完成七八环,一个昼夜最快能完成15环。

  地面上酷暑骄阳,地下高温湿热,轰隆的机器咆哮声震耳欲聋,每一个动作都会大汗淋漓,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12小时身处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意志上的艰难挑战。但是假如你真正的深入他们当中,走近这群活跃在钢盾号的地下工作者。你从他们年轻的脸庞上看不到苦难和隐忍,而是乐观和干劲儿!作为盾构主司机之一的小吴,是去年刚刚分派来的大学应届生,个头不高,圆圆的脸庞稚气未脱,但是经过将近一年的跑工地、学图纸,跟随盾构厂家操作手两个多月贴身学习,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独立驾驭这台地下巨龙了。在盾构电气工程师秦坤元的指导下,随着盾构机的掘进前行,他不仅可以熟练地操作那些主控室操作台的按键,还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保。说到辛苦,他憨厚一笑,“习惯就好了,这么大一台高科技的机器在我手中开疆破土,做它的舵手是我最大的荣耀!” 维保班副班长许诗培在巨大的机器鸣响中,一边干活一边唱歌,他说:“机器上面噪音太大了,时间长耳朵受不了,为了让自己更专心,有时我会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反正也不会有人听到,自娱自乐吧!”好的心态下,苦中也可以作乐。他们的青春之歌正是这样,在隧道里穿行和流淌!

  百炼成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个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的“地下组织”的带头大哥是谁?杨金庞——对于这个名字这个大家还不熟悉,他是公司从中铁引进的人才,也是我们深圳地铁7303标的最优秀的项目副经理之一。为人低调有亲和力,既能组织施工,也能挽起裤腿跳下泥潭与工人们共进退,年龄大点的职工更喜欢亲切的叫他“小杨队长”。他说:“成绩只是一种荣誉,代表的是过去”。第五工程队在他的带领下,通过轮岗培训,八局一批批年轻的学生先后掌握了盾构管理、操作、维护等技能,成为了盾构施工队伍中的佼佼者。项目部经理唐勇曾自豪的说:“我们现在的团队别说再干一个项目,就是再干两个项目,管理和施工技术人才都足够”。在千锤百炼中,五队的员工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个个都将成为将相之才!

  而今迈步从头越,腾龙破壁终有时!6月18日,“钢盾号”在右线542环处遭遇孤石,给了这个团队更好的锻炼机会,也给盾构施工任务带来了压力,成绩固然骄人,未来却更为艰巨,双线贯通节点工期日益逼近,时间的紧迫性对今后的掘进技术将会是一个巨大考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能吃苦、敢创新的团队一定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一定不会辜负公司及项目部项目部的期望,2015年一定会以双线贯通的成绩为八局献上新春的贺礼!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