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直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等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措施,多年来,使得公司工人队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技术素质不高得到明显改善,使得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一、总公司高技能人才的现状
总公司目前的技能岗位人员37000人左右,其中技师752余人、高级工1834余人,分别占技能人员的2.03%和5.00%(各工种技能获证人员数量详见附表1)。中级工及初级工未做统计。
二、主要做法及培养措施
1、在总公司加强人才工作领导的总体框架下,公司实现自有劳务占比75%,并充分利用我司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对技能岗位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模式,并同时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机构,结合总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规划,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
2、以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市中南建工设备安装有限公司、金丰环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南通市康民全预制构件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力开展技能人才的岗位培训。
上述单位(均属中南集团子公司)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种序列,制定培训计划,组织重点工种培训教材的编写,组织技能人员参加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在技能岗位员工制定“个人技能发展计划”和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做好重点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3、从三个层次着手,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是在各重点工种现有高级技师、技师中开展“首席技师”的选拔工作,对选拔出来的各工种首席技师,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技能提高培训;二是在各重点工种技能员工中确定培养对象,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名师”主要从各工种的首席技师和技能高超的退休员工中产生;三是制定和实施“青工技能素质工程”意见,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后备队伍建设,对新进员工在工作的第一年,必须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技术和技能指导。
各级组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发挥各自的优势,组织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与参建单位之间的技能竞赛,以及开展“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4、开展青年技能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从2005年开始,总公司在原有青年管理和技术骨干选拔培养的基础上,增加青年技能骨干的选拔,青年技能骨干每两年选拔一次。选拔出来的总公司青年技能骨干由总公司和技能骨干所在单位联合制定培养措施,共同实施培养。
5、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库。积极开展与兄弟施工单位的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借助培训中心与国内外著名高校联系密切的优势,为技能成果的发布和技能人才的学习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努力将中南集团培训中心建设成以员工培训为重点的、兼有职业教育的多功能现代化培训基地。建立总公司范围内的高技能人才库,便于高技能人才的申报和评选等活动以及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培养。
6、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结合首席技师和青年技能骨干的选拔和培养,每年选派30名左右的高技能人才到相关院校、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制造厂家进行技能培训;选派部分高技能人才赴国(境)外相关专业进行培训,培养具有总公司特色、在行业内拔尖的高技能人才。
7、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的交流和引进工作。各单位在招聘人员时,要按照岗位技能要求,严把入口关,保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较好的人员基础。
8、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推动“技能人才由评聘向考评制”过渡,建立技能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制定《中南公司高技能人才评价及管理办法》,要求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参加技能等级鉴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规定,结合总公司的特点和岗位要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调整考试内容,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和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技师考核鉴定工作。今后,总公司的技能等级鉴定工作主要委托行业和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进行,部分相关工种主要通过行业进行鉴定,其它工种主要通过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进行鉴定。
9、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按照与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的原则,科学地设计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标准。建立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开展关键技能人才和青年技能骨干的选拔工作,对选拔出来的关键人才和青年技能骨干实行动态管理和津贴制,组织关键技能人才进行定期休假等。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技能人员参加国家、行业组织的技能竞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总公司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协调下,领导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各率属单位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
各率属单位提高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本单位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并制定相应的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总公司将加大对高技能人才试点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并将其纳入到对所在单位和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内容。
(二)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
充分利用总公司信息网络、中南之窗报、中南期刊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国家和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和总公司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报道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创新成果,在总公司范围内努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技术工人走技能成才的道路。
(三)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教育经费的投入
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要求各有关单位保证用于技能人才的培训经费不低于职工教育经费的30%,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技能人才的培训经费在效益增长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同时,奖励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在国内外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员工。
四、总公司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技能人才的总量严重不足。
2、现有高技能人才队伍中缺乏拔尖人才和技能领军人,整体技能水平有待提高;队伍的梯次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主导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老化较严重,一些特殊工种缺乏后备人才队伍。
3、与高技能人才成长相适应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
随着企业近年来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公司近年来承接一个又一个超高、超难、超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对工程质量的精、良度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3—5年,总公司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约将增加20倍—30倍,增加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砌筑工、手工木工、钢筋工、电工,以及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相关工种和岗位。
五、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总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总公司的实际,坚持“两个为主”(方式上以内部培养为主,对象上以工程建设和生产相关工种为主)的原则,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总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建设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的相关专业和工种,主要包括砌筑工、手工木工、钢筋工、机修钳工、塔式起重工、涂装工、架子工、电工、电焊工、电气设备安装工,以及其它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相关工种和岗位。
六、任务目标
以总公司主导产业的重点工种为突破口,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加快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争取用3-5年的时间,使总公司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数量有较大增加,专业结构、年龄梯次更加合理,满足总公司事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主导产业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占技能岗位员工的比例达到10%,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结构比例达到1∶3∶6,技能岗位员工持证上岗率达到30%。
2、培养一批技艺精湛,善于解决技术难题,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3、初步建立起具有总公司特色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形成重视和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努力营造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作者: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叶汉中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