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持续发展,施工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必须符合国家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基本要求,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中国铁建十四局北京地铁各项目在项目管理中,秉承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基本理念,追求高效、低耗、环保,以先进技术为先导,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强化措施落实,探索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北京地铁各项目大都地处首都核心区域以及政治经济敏感地带,场地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寸土寸金。各项目都面临施工场地狭小、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繁多、地质条件复杂、外部干扰多、环保要求高等问题。为此,各项目部自进场伊始就十分重视“四节一环保”问题,专门成立了绿色施工领导小组,设立了专职管理部门——环保协调部负责日常管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整体把控。在项目初期优化确定总体施工方案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绿色施工各项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各项资源,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编写绿色施工专项实施方案,将节能减排和环保控制统筹管理贯穿施工全过程。
优化施工方案,科学计算用地指标,节约使用土地
建设伊始,企业就从方案入手不断优化场区布置,反复计算验算用地面积,在满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土地使用量。各项目在施工场地规划建设过程中,施工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统筹结合,反复优化施工场区平面布置,将施工围挡、施工道路、临建设施、环保设施、安全设施等科学布置,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市政原有资源条件,最大限度减少临时设施的重复建设。北京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一改传统岛式站台做法,通过优化,采用上下叠落式站台。整个明挖施工场地与盾构机始发场地交叠使用,施工占地较传统做法减少近一半,极大地节约了土地使用量和老城区保护性建筑的拆迁量,是施工节地的典型案例。
创新工作方法,节约施工材料
注重工程超前筹划,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减少周转材料使用量,提高周转次数。对于明挖基坑结构施工,施工流水段长度划分十分关键。流水段长度过大,一次投入的周转材料就多,但周转次数少,施工速度快;如划分长度过小,一次投入的周转材料虽少,但需增加周转次数,管理要求高,施工速度也会降低。为此,项目部根据基坑长度、进度要求以及材料周转次数,科学划分施工流水段,改变以往凭经验随意确定施工流水段长度的做法,既节约施工材料,保障了工期,也确保了工程质量。通过实践探索,对于暗挖隧道大断面结构施工,当隧道长度超过八十米时,采用六米长整体式钢模台车比采用拱架小模板施工更经济,更合理。
建立奖励机制,减少施工浪费,提高物资周转
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材料,项目部建立了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鼓励大家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对提出合理化建议降低成本节约材料的,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并张榜公布。施工通过砂卵石地层挖出的渣土,项目部鼓励员工将砂卵石进行筛分,把筛出的砂子再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在进行开挖初支喷锚施工时,注意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能,减少回弹量,节约喷射混凝土施工用量;在进行区间混凝土二衬施工时,注意上部结构施工与仰拱施工的工序协调,将上部施工余料用于仰拱施工。上述措施大大节省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由于中铁十四局在北京市场实现了滚动发展,下场项目的物资如临时活动板房、各种机具、钢材、模板、配电箱、龙门吊等等,前一个项目在进行购置时充分考虑下场后的周转使用。为此,项目部还专门在郊区房山建立物资基地,用于物资周转和修旧利费,并为后续项目提供信息。后一个项目在新的物资设备采购前,充分考察和利用既有物资,增加物资周转,提高物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强化现场管理,节约用水用电
北京地铁各项目的临时设施全部采用轻钢骨架和A级节能保温材料——岩棉板相结合的活动板房,隔热性能好、防火性能高,还能重复使用;空调及采暖设备采用定额定量使用、分段分时开启的办法,节奖超罚,有效防止空调无节制的处于长期开启状态,节约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通过优化设计,合理布置线路,选用节能灯具和设备,有效的降低施工用电的能耗。对于水的使用,除了饮水外,我们尽可能使用施工降水。为了保证无水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地下工程施工大都要进行施工降水,一般情况下,这些水直接排入了市政管网,未能很好利用。项目部通过化验分析,确定降水对身体无危害时,将降水井排出的水用来洗衣服、洗澡;现场冲洗车轮和洒水压尘等也都使用施工降水,最大限度减少自来水用量,节约用水。
采用先进技术控制施工扬尘
PM2.5的提出使人们对施工扬尘控制格外重视。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北京地铁各项目除了安排专人落实北京市要求的“五个百分百” (沙土百分百覆盖、路面百分百硬化、车轮百分百清洗、拆除房屋百分百撒水压尘、未开发土地百分百绿化)外,还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控制施工扬尘。北京地铁昌平线二期七标项目部对施工竖井采用全封闭管理,在井口安装先进离心除尘机,将风机排出的施工掌子面产生的各种粉尘收集起来,同时在竖井口和拌合站受料口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进行有效压尘,杜绝施工粉尘直接排入大气,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从2012年起,十四局北京市场所有新上项目均推广了该项目做法。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打造本质安全型项目
一个称得上绿色工程的项目必须是本质安全型的项目。为此,中铁十四局在北京地铁项目首先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创建了“一网四格”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负责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其次是各部门各工区根据各自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细致的工作手册和工作规范。工作手册是各部门各工区对自身工作涉及安全管理的梳理和明确,主要用来解决要做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工作规范是现场工作必须符合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标准、规范,主要用来解决做成什么样的问题。第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考核奖惩机制,保证“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的安全格局,打造本质安全职业健康项目。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措施,北京地铁各项目部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项目为载体,大胆探索,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创新管理理念,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四节一环保的整体目标,为打造绿色环保地铁项目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作者:中国铁建十四局隧道公司李传营 霍 昆)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