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去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达成互利共赢,还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切实尊重国际商务规则和技术规范。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个思维定势:“我在国内就是这么干的”,这是对国际通行的商务规则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我们不少国外项目出现亏损或品牌受损,往往是吃亏在对国际商务规则、技术规范研究不透、缺乏尊重上。全球博弈呼唤一流国际化领军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商务规则的企业家。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起涛
● 走出去
企业实施“走出去”必须稳扎稳打,努力实现“三化”发展,即本土化、基地化、规模化。选择市场容量较大的市场进入,坚定不移地实行属地化、本土化,按科学的办法进行管理,遵守当地法规律,按当地市场规则运作。在此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并逐步实现基地化。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发展相关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
——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吕耀能
● 走出去
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由于我们过度地宣传“走出去战略”和“资源战略”,造成国际上的恐慌;把“走出去战略”“资源战略”和掠夺资源联系在一起,使企业的国际化环境恶化,加剧了“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和影响。实施国际化“资源战略”要韬光养晦,学习日本的经验。少夸夸其谈造声势,哗众取宠。多做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少谈战略和意义,着重解决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公司副总裁 王永光
● 国际市场风险
国际动荡形势下海外项目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应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摊薄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合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量入而出、早收款落袋为安、天晴防雨这几个原则。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袁立
● 海外营销
海外要大发展,营销是关键。营销有三个层次:一是做项目,打一枪,换个地方,那里有项目就上那里,项目有钱赚就行。二是做片区,片区的概念是每年都能提供新的市场份额。三是做市场营销网络,惟其如此,我们的海外业务才有可能保持连续性并不断壮大。
——中交港航疏浚事业部总经理 王海怀
● 国际化阶段
面对庞大的海外市场,建筑企业不能盲目出击。可采用“两步走”的方式:第一阶段,以“市场紧跟策略”为主,积极加入由传统海外窗口公司所领航的海外舰队,“借船出海”,强强联合,积累海外经验;第二阶段,以自主开拓的“抢先策略”为主,科学地选择海外目标国,进行国别分析,结合自身实力和原有基础,“造船出海”,对重点国家进行集中开发,并逐步辐射周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永刚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