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劳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综合分析目前建筑业劳务管理的情况,问题很多,现状堪忧。“忧”,主要体现在“缺、低、弱、淡、多”五个字上。“缺”是指优质劳务资源或者说具备较强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履约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相对匮乏。“低”是指具备较强施工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熟练工人相对较少,尤其是特殊工种中持证上岗人员偏少,劳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弱”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中在一线从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大多是近两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对劳务风险预控措施不力,对劳务施工过程的有效管控偏弱。“淡”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从管理层到项目部,将劳务供方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层面管理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来培育的意识淡薄。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这一点,但也只停留在宣传中、会议讲话中,对劳务供方真正做到主动管理、主动关心和主动帮扶的少。“多”是指双方在履约过程中因为利益博弈最终导致的劳务纠纷甚至是恶意讨薪的恶性纠纷会越来越多。
尤其是最后一种情况,随着普通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和社会对劳务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一些劳务队伍为了维权甚至过度维权,与建筑施工企业对簿公堂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局面也严重影响了双方之间的互信基础。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管理人员缺乏与劳务队合作共赢的意识和对责任的担当,不能及时认真地处理好劳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发生矛盾就往上级推,以致增大化解的困难。二是一些企业在选择中标队伍时,过分偏重低价,对劳务综合管理能力、经济、人员组织能力,履约风险防范能力考虑比较少,在履约过程中施工企业对劳务供方因工期延长、指令错误导致劳务队伍返工以及工程变更签证等合理诉求不能及时响应,导致不必要的劳务纠纷。三是过程中付款比例偏低、完工后结算周期过长、结算后不及时支付款项的现像还依然存在,现在劳务大多是清包工承包模式,劳务方的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加上劳务人员流动性大,辞工或清退都要结清工资,劳务队承受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四是劳务队伍存在“以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缺少合作诚意的理念,有些劳务心存侥幸心理,先以低价进入,施工过程中和劳务结算时软硬兼施,逼企业在利益上做出大的让步,达不到目的就鼓动工人恶意讨薪。
儒家文化对劳务管理的启示
运用儒家文化的修身之道来坚持完善企业的劳务管理体系。儒家文化的修身之道有三个最基本的方法:一是不断反省,把矛头对准自己,开展自我批评,即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二是倡导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并应用于实践;三是主张从小事做起,以伟大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小事,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这就告诉我们,在劳务管理过程中,要经常从企业的角度去分析出现的问题、原因和危害,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并一个一个落到实处,不断地完善管理。项目部是劳务管理的前沿,要重视运用儒家文化修身之道,注意劳务管理过程中的细枝末叶,把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提出建议。在企业上层,作为劳务管理政策的制定者,要注意经常通过座谈会、劳务考核考评、调研等手段,了解劳务管理各方面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发生不足的原因,根据市场行情和劳务方的合理诉求,不断修订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比如目前,在税金方面,我们可以由企业出面为劳务队伍统一作税务筹划,为劳务队伍合理避税提供管理支持;结算方面应强化项目对劳务管理的精细化,全面推行项目月清月结,专业施工验收后及时结算,减少审核时间;劳务管理模式上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探索更为有效的共赢的合作模式;对合作多年且信誉良好的优质劳务队仍可免除履约保证金的收取;等等。
运用儒家文化崇尚“诚”的基本理念坚持与劳务供方诚信互用。儒家文化修炼和崇尚的目标就是一个“诚”字。诚者,真诚、实在、守信。所谓“信之用,和为贵”,“人无信不立”。这就是说我们在劳务管理中,要认真遵守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治经济、利益驱动经济的原则,把中建五局“以信为本,以和为贵”的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企业与劳务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沟通机制,加强了解、理解与支持,从而确立合作伙伴式的真诚相待,互敬互信的关系,按照合同诚信履约。劳务队伍投标前,企业应把项目的特点、难点、特殊工艺、超高情况、施工方式、质量要求以及工期、劳务安全风险等要素向劳务全面交底,条件许可时还可组织参与投标方到项目现场实地考察。劳务中标后,,双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合约条款坦诚沟通,尤其对施工隐藏性强、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严,工期紧的子项充分商量,明确表述。履约过程中,对变更大的子项,要签订合约的补充协议。总之,双方合作的一切商务活动都应有文字依据,都要诚信守约。
运用儒家文化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坚持齐抓共管。儒家文化推崇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坚持集体主义,强调“和”、“合”、“和谐共生”。它向人际关系渗透有五个基本准则,即追求利益平衡;讲究优势互补;遵守情理交融;倡导恕道,将心比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张报恩的思想,相互之间要有感恩之心。这就明确的启示我们做好劳务管理工作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作为双方中处于强势的企业,一定要坚持上下联动,纵横结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除企业机关生产安全、商务合约、财务资金、物资等部门要指导、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劳务的日常管理外,企业党群组织和党群工作者尤其是工会组织要从融入生产经营,服务中心的高度介入劳务管理工作。要对劳务队伍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文化上支持、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爱。比如在劳务招标时要主动了解劳务骨干人员思想、管理理念及所持的价值标准。中标后和履约过程中,经常找劳务人员谈心,耐心地宣贯本企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理念,并帮助其办好农民工夜校。项目工会或项目联合工会要在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除维护好农民工经济政治权益,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与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组织农民工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外,把对农民工关爱的重心放到研究如何解决农民工因两地长期分居、家属探亲、留守儿童寒暑假与父母团聚的问题上,并积极向党政组织提出建议,切实为农民工排忧解难。项目团组织要根据项目抢工的情况,联合劳务队伍,组织青年突击队,完成项目急难险重任务,等等。
运用儒家文化的价值标准坚持与劳务互惠共赢。儒家文化有两个基本理念,即价值标准。一个是恪守中庸之道,凡事讲求恰当合适。另一个是追求双赢,讲求共存共荣,即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个理念指导劳务管理,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第一,在理念上要把劳务作为合作伙伴以诚相待。建筑企业要科学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优质劳务作支撑,而优质劳务主要靠企业来培育。儒家文化认为,所有人职责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人格都是平等的。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尊重劳务人员的人格,凡事坚持平等协商,友情沟通。制定得力措施,大力提高劳务队的管理、成本、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所有劳务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技能水平,培育合格优秀的劳务队伍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比如协助劳务队办好项目农民工学校,安排管理人员担任讲师,帮助劳务队为技能差的农民工配好师傅,要求质检员、安全员跟班作业,现场指导;组织各劳务队相互交流施工经验体会;加强对劳务的过程考评、讲评等等。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创办劳务基地,对企业所需的劳务骨干进行专门培训。第二,在利益调整上要根据市场行情,区别不同地域、不同项目情况,合情合理地确定价格及付款方式。一切以满足劳务正常施工需要为前提,恰当地制定劳务管理政策。第三,做到奖罚分明,对各劳务队的履约综合组织能力、信誉、管理理念等情况,要定期进行考核,进行分类管理。如对能力强,信誉好长期与公司合作的劳务队在政策上进行重点扶持,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对技能高,品行好的骨干劳务人员要在培训,子女就学、家庭照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爱,尽力留住人才。而对履约能力差,信用不佳的劳务要及时清退。(作者:中建五局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刘建铭 肖保安)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