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企业动态

中铁十八局世界最大断面公路隧道管幕工程完工

发布日期:2015-06-02来源:本站编辑:李香玉

[摘要]

  5月28日,随着顶管机缓缓移出,由36根钢管组成的管幕,以曲线形式成功下穿我国第一大陆路口岸——珠海拱北口岸,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突破重要节点,同时也宣告了世界最大断面的公路隧道管幕工程全面完工。

  据中铁十八局集团项目经理潘建立介绍,拱北隧道采用的曲线管幕施工技术,就是沿着隧道的开挖轮廓线,在336平方米的断面上,布置36根直径1.62米、长 255米的钢管,组成环形支护体系,防止周围土层坍塌、地表沉降。这是目前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顶进长度最长、精度要求最高的曲线管幕工程。

  据了解,拱北隧道全长2741米,系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毗邻澳门。由于海陆地质条件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拱北隧道的设计施工非常具有挑战性。在隧道东段,采用在拱北湾海域上首先人工筑岛,然后再做明挖施工;当经过拱北口岸时,则采取了“管幕冻结暗挖法”施工,隧道由左右并行,变成上下双洞叠层;穿过拱北口岸进入陆域地段后,又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逐渐演变为左右并行的双洞平行结构。

  “特别是穿越拱北口岸255米长的隧道暗挖地段,开挖宽度约为22米,高度为24米,建设条件极其复杂。”潘建立告诉记者,拱北口岸日均客流30万人次、车流超万辆,周边建筑密集,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文明环保要求高。下穿口岸30多米宽的狭长地带,两侧的建筑桩基和地下管线“星罗棋布”,管幕距口岸桩基最近距离仅0.46米,而且地层富水、软弱,整体风险和技术难度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首屈一指。

  就管幕法的技术难度的问题,珠海连接线管理中心主任王啟铜博士解释说,隧道管幕法施工通常为直线顶进,而拱北隧道管幕施工采用的是曲线顶进,即沿88米缓和曲线与167米圆形曲线顶进,255米长的顶管轨迹必须精确控制。以往曲线顶管顶进误差能控制在15厘米就“相当了不起了”,而该隧道管幕工程的误差,要求必须控制在5厘米以内,几乎要做到“零误差”,否则就意味着失败。

  地表沉降控制是管幕施工中面临的另一技术难题。拱北隧道紧临海岸线,距地表最薄处仅4米,相邻两根钢管间距仅30多厘米,顶管机要在口岸下方限定的区域进行36次顶进,由于对地层反复扰动挤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另外,土层中夹杂的钢筋混凝土砌体、花岗岩等坚硬障碍物,也给管幕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为攻克超长、超大曲线管幕施工中面临的精确控制、地表沉降和障碍物处理等世界级难题,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单位联合开展了科技攻关。中铁十八局集团为此组建了专门的人才智库,投入近亿元专门定制了4套国际顶尖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利用“千里眼”UNS精确制导,建立了自动跟踪测量系统,并通过采取科学管理措施,解决了“高水压条件下顶管始发”、 “接收安全风险和管幕曲线轨迹控制”、“障碍物处理”等一系列难题。最终,管幕轨迹误差控制在设计所要求的5厘米以内,并分别创造了单根顶管日进尺56 米、最短施工周期9天、最小误差为5毫米的曲线管幕施工最好纪录。拱北口岸建筑“安然无恙”,通关没受任何影响。

  据了解,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长距离、大直径、曲线管幕”工程的顺利完工,对我国特殊地理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特别是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整个港珠澳大桥建设、早日为港澳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保持港澳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相关阅读】

ppp专题

专题策划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资质管理改革大家谈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管理案例

中建-结构转型

中建-结构转型

推进基础设施业务,不能像“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的慢,也要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乱,务必高屋建瓴,长远谋划,做好推进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专项考核的顶层设计。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