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10时49分,由兰州始发至乌鲁木齐的首列D2703次动车顺利从兰州西站出发,这标志着世界最长高铁——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兰新高铁是一条横贯我国东西方向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个省区,全长177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以上,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同时它又是世界第一条修建在高原地区的高速铁路、世界第一条通过大风地区的高速铁路、世界上防风工程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国内最长的客运专线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建成通车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由于沿途路段自然条件复杂,综合修建技术难度在国内高铁独占鳌头,堪称中国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高铁,也最能代表中国高铁的综合技术水平。
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承建的兰新高速铁路甘青段第16合同段三工区,地处玉门关以西、佛教艺术圣地敦煌以北的瓜州县柳园镇境内,管段全长31.31公里,其中路基就占到百分之九十。
在极度干旱缺水的戈壁滩上进行路基填筑,是全体参建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路基的零沉降控制就成为确保兰新高铁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形势下,项目部主动请专家进行科技攻关,通过试验论证,创新采用了“闷土”增湿施工工艺,以保证路基填料的含水量。为确保路基的压实度,采用世界最先进的 “路基智能过程控制压实系统”进行路基辅助检测,有效保障了路基填筑施工质量。2011年5月,项目部施工的首段4.2公里路基堆载预压土率先顺利通过有关专家连续6个月的沉降观测评估,使得十一局集团公司在甘青段十七家施工单位中独占鳌头,也为在极旱荒漠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积累了宝贵的路基施工经验。
兰新高铁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因受风沙和温差大、日照强的极端干燥戈壁沙漠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无砟轨道道床板的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纹。在线上无砟轨道先导段施工中,通过适时总结、分析、改进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品质,同时在施工现场采用斗送入模、作业棚内收面、混凝土掺内养组分、成品混凝土外喷养护剂养护、制作精调作业棚增加配重确保轨道精度,有效地解决了道床板混凝土的开裂现象,确保了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和施工精度满足高铁设计标准要求。
2012 年11月14日至16日,铁道部工管中心评估组对兰新铁路甘青段无砟轨道先导段进行首件工程评估,作为全线唯一的一家施工单位接受检查和评估,顺利通过。项目部以日均完成无砟轨道道床板浇筑405米的施工纪录,在全线17个标段中率先完成了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经全路权威专家评估鉴定,工程实体外形美观,线形顺直,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赢得业主全线通报表彰的同时,也填补了戈壁干旱地区长大高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
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兰新项目部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项目经理沈显才和书记姚向阳的带领全体参建员工在缺水缺电、干旱的环境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发扬杨连弟登高精神,在五年的施工建设中唯旗是夺、勇争一流,多次在各项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今天全线顺利通车,也是对以往付出最好的回报。
兰新高铁全线开通后,12小时之内即可从兰州直达乌鲁木齐,比现有最快的特快列车还要节省6个小时以上,且未来运营时间将进一步压缩到8小时以内。新疆到北京、上海、广州的运行时间会压缩到四分之一,实现夕发朝至。而随着几年后宝兰客专的建成通车,昔日的丝绸之路将全线迈入“高速时代”。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