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李香玉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建设网_我要投稿李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邵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综合资讯

北京将在停车、养老等领域扩大与社会资本合作

发布日期:2015-02-09来源:网络来源编辑:宋珍珍

[摘要]

  北京市财政工作会议2月5日召开。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透露,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模式),将在排水领域外的停车、养老等领域扩大试点。

  停车领域将启动PPP改革试点

  通过PPP模式,可调动各方力量推动首都发展。据悉,北京市已在排水领域率先试点PPP模式,由排水集团作为投融资和建设运营主体,承担城六区污水处理等重点任务,市政府参照社会平均成本确定特许经营服务价格,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保障企业的合理回报。该项目吸引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4家社会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

  李颖津表示,今年将扩大PPP模式试点,研究制定本市《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指导意见》,分析研究北京适用PPP的行业范围,以及行业内适合的项目。

  哪些行业将试点PPP模式?参加会议的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北京将积极研究建立PPP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解决政策体系、部门职责和操作规程等问题,认真总结排水集团PPP模式的做法,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污水、垃圾、道路、养老、停车、郊区旅游、生活性服务业等方面加快启动一批PPP改革试点。

  京津冀率先打通国家高速路网

  李颖津介绍,今年北京将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推动首都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其中,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将统筹资金推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领域实现“率先”,重点推动新机场拆迁,打通国家高速路网、干线公路“瓶颈路”和“断头路”,保障京津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

  此外,在资金保障上述五大领域的同时,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和“约法三章”工作要求,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财政供养人员及“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配合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

  一卡通公司运作模式采取市场化

  深化财税改革也列入今年的工作计划,李颖津称,将出台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26项措施,从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完善各类收入管理、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强化资金监督问效等四个方面推动相关领域改革。

  具体而言,研究在居家养老服务、道路保洁清扫作业、垃圾处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重点领域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轨道交通补贴改革,研究推动一卡通公司由政府补贴转为对公交运营企业收取服务费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等;对文化、科技等2015年即将到期,以及其他未设年限的大额专项资金,研究论证其延续性,并修订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细化管理要求。

  此外,进一步做好“三公”经费、行政经费支出等事项的公开,推动部门结余结转资金、政府购买服务以及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等内容公开,研究建立政府债务公开制度。

  现场

  “依靠土地发展已经走不下去了”

  5日上午,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经济工作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依靠土地、资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已经走不下去了,需要探索首都财政新特征。

  他称,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发展到现阶段,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依靠土地、资本要素投入,搞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已经走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要素的优势日益突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首都经济的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李士祥表示,首都财政将迎来什么样的新特征需要探索,也要提高三个能力,即把握规律与统筹平衡的能力、依法依规与改革创新的能力、调整结构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之都的能力。

  更多PPP资讯,详见本网PPP频道 http://www.chinacem.com.cn/ppp/index.html

【相关阅读】

投资建设

行业要闻

会议活动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