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基础理论 > 正文基础理论

安防PPP正迈向从量变到质变历史性拐点

发布日期:2018-05-15来源:网络来源编辑:张继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缩写PPP)已被视为一剂破解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困局的良药,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的高度关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对“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统计,截至2018年4月,全国智慧城市PPP项目共计107个,其中2016年项目数量最多,共有50个,2018年以来尚未有项目入库。全国智慧城市PPP项目投资总额844.15亿元,其中2016年投资额为341.52亿元,为历年最高。

   2016年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财金[2016]90号)推动PPP模式推广应用。在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可根据行业特点和成熟度,探索开展两个“强制”试点。具体来看,在公共治安、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在其他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要“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PPP规范引导政策也将迎来密集出台有效的法律体制,这是化解PPP项目运营风险、提高PPP项目运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但随着2017年财政部、国资委、央行等部门相继出台约束PPP的政策文件落地,标志着此前呈高速发展阶段的PPP领域正式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而作为PPP领域中的重要参与者,安防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2017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对市场及PPP领域影响颇大。根据文件,3月31日是财政部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的限期。同时文件对入库以及清理入库项目设定了相关标准。

   整体来说,PPP清理对安防行业的影响并不大。2017年集中爆发的安防PPP项目中,目前绝大部分都处在前期的审批以及项目准备评审阶段,实质性投入并不大。智慧城市运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PPP清退项目大部分处于识别阶段,占比73%;准备阶段的项目占17%;采购阶段的项目占3%;执行阶段的项目仅占7%。确实也存在个别地区智慧城市项目暂停的现象,但是总体是对不规范项目的清理。因此对参与建设的安防企业影响较为有限。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PPP项目正式进入被监管的时期,这对于当地经济、政府、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裨益。PPP监管趋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禁止PPP的发展,是为了引导PPP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良性、健康地发展。通过此次清理整顿,过去PPP那种“虚假繁荣”的时代结束了,未来将迎来更加注重质量的时期。

   PPP模式逐步走向正轨,对安防智慧城市建设来说具有推进作用。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体量较大,在公共服务需求迫切、政府财政收入紧缩、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的背景下,PPP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中国PPP第一人王守清教授表示PPP模式有助于缓解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资金紧张的困局。以PPP模式让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之中,政企各司其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可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动力源。

   对于PPP的未来,一位业内人士认为,PPP项目库清理常态化有利于PPP的规范发展,之前几年爆发式增长已经不太可能。未来是追求项目质量的阶段,支持的重点是更加接近落地的项目,这样更有利于PPP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结语:PPP模式作为“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以取得一定成果,预计未来将不断发展,而安防与PPP模式已结下情缘。不过,在此也要提醒,适度放缓GDP增速,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当前形势下更为重要!

【相关阅读】

综合资讯

政策法规

投资建设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