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四院联合中铁建电化局、西南交通大学等共同申报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日前以答辩公示第一名的佳绩,荣获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5年,铁四院自主创新研发的“SIFCAT350成套接触网系统技术”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并被国际专家组评价为“代表当今高铁接触网系统先进技术”。经过十年磨砺与实践,伴随着中国高铁建设,该成果已经成长为一颗引领国际高铁接触网系统技术产业链的明星——《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高速接触网系统是国际高铁技术研究领域公认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高铁运输要求接触网常年具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稳定性,而这直接取决于高速接触网系统研发、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装备制造等重要环节的工程质量。武广高铁开通以前,国际上尚没有双弓重联运行超过280km/h的运营线路或成功试验。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戚广枫会同国家牵引动力重点实验室张卫华教授,早在1997年间,共同组建了高铁弓网技术攻关团队,历经十余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大量现场试验验证,攻克了250~350km/h高速接触网系统研发、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安全可靠性评估及检测等系列技术难题。精确一体化的工程实践,追求的是毫米级的精密平顺度,确保的是高速弓网安全良好的动态受流性能,打破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高速铁路技术封锁,为动车组装备上贴地飞行的翅膀。 2009年12月26日,应用了该成果整体技术的武广高铁开通,如今双弓重联接触网已经高速、安全运营4年,并于开通第一年实现了350km/h的成功运营业绩。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对此工程应用的评价是:“接触网符合设计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要求。运营速度300公里每小时是完全有保障的。” 2011年12月26日,广深港客专开通。运营2年来,以动车组重联的持续商业运行速度300-310km/h安全稳定运行,高速接触网系统成功实现了零故障率,各项技术技术性能优异。据统计,这项成果在近5600公里的开通高铁工程中得到运用,包括合武、沪宁、沪杭、京石武、哈大、杭长、贵广等,在近5000公里的在建高铁工程中推广应用,建造高速接触网累计近1.5万条公里,成果被编入国家标准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重要技术参数已纳入国际标准,推动了我国乃至当今世界电气化高速铁路的技术进步,经济、社会效益巨大。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技术奠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平台的国际领先地位,工程中适应我国宽型受电弓的无交分线岔、新型电分相等创造性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范例,可望为我国高铁技术“走出去”贡献一份宝贵的技术财富。 2009年,承担郑西客运专线接触网施工技术服务的铁四院,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SiFCAT350接触网系统新技术”,运用到现场的施工安装中,让这项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的接触网技术走完了从研发、设计,到施工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的一个完整产业链过程。 1997年,铁四院副总工程师、国际电工委员会专家戚广枫组建了高铁弓网技术攻关团队。在我国高铁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技术产业链的每个关键创新研发节点上,都留下了自己攻艰克难的足迹。以铁四院电化处副总工程师、国际电工委员会委员李红梅名字命名的 “李红梅创新工作室” , “孵化”了多项接触网重要科研成果。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