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墩,特别是深水墩,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历来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重大难题。如何快速优质高效经济地进行水中墩施工?十一局二公司在杭长客专浦阳江特大桥施工中给出了答案:以科技为原动力。周密细致制定科学方案杭长客专浦阳江特大桥位于诸暨市牌头镇,全长9.2KM,其中,185~191#墩为水中墩,横跨浦阳江。浦阳江水流湍急,平均水深5~7米,施工难度非常大。而其中,施工方案又是涉及全局和成本的关键和重中之重。上场伊始,十一局二公司就对浦阳江特大桥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项目部租用地质钻机对河床进行钻探,重点调查墩位处正常水位、洪水季节、最高洪水位等,通过钻探,发现了设计与实际情况的许多具体偏差,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方案设计及确定工程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项目部决定对 186~188#三个深水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由于双壁钢围堰加工、存放及钢护筒场地要求大,对位于岸滩及浅水中的 189#、190#、191#三个墩,则采用粘土筑岛作为场地,这样既加快了进度,又节约了成本。由于深水墩施工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施工方案制定后,为确保实现“第一次就做对”,项目部专门从国内聘请了有关专家对结构进行检算,对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方案进行了审查,直到全面审查通过后再正式定型,从而以方案的科学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全员全方位运用先进工艺按照确定的施工方案,深水墩施工包括栈桥搭设、钢套箱加工、水下爆破、水下清碴、封底等各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流程要求,哪一个环节出了一点纰漏,都可能导致重大失误,而公司杭长项目部的技术人员普遍没有深水墩施工经验,现场工人基本都没有从事过水中墩施工,如何使先进工艺得到全面应用,成为项目部面临的一大挑战。走出去,请进来,以学习培训快速掌握工艺技巧。项目部首先请有关专家到项目部为全体施工人员讲解水中墩施工工艺及方法技巧,通过80余课时的学习培训,使主要技术干部和领工人员对各项工艺流程及重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他们到类似项目进行了十多次参观学习,现场实地考察,对重要工序全程录像,之后再由这些人员结合项目实际,模拟演练,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讲解,一直到熟练掌握相应岗位技能为止。成功的关键在落实,项目部根据工艺流程和工序要求,制定了责任人过程监控检查表,从项目总工到现场技术人员和领工员,只要有一个人没有检查通过,就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始终抓住控制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放,严格精细管理,规范过程控制。公司人深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在坚持“样板引路、试验先行”的同时,在深水墩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始终坚持每天一个会,在当天的施工计划任务完成后,经常是半夜十一二点,在项目部召开专题会议,对当天的施工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制定第二天的施工方案,对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收到了较好效果。
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攻关浦阳江特大桥施工遇到了许多困难,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没有现成实例可套用的,必须依靠科技攻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进行解决。在186#墩水下爆破时,两个问题困扰了项目总工汪勇,一个是爆破后上面层石块很大,难以清碴,一个是爆破振动大,对距离50米的沿岸房屋有明显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通过不断调整各项爆破参数,进行了反复摸索实验,最后在装药时炮眼上方只留1.5米空孔,解决了石块大问题,把爆破振动由使用4个段别增加至6 个,使振动明显降低,基本消除了爆破对民房的不利影响。 “没想到深水墩施工最难的不是钢套箱、不是水下爆破,而是看似简单的清碴!”项目总工汪勇感慨地对笔者说。一般大江大河采用在大型驳船上安装浮吊,用10 多吨的冲击抓斗冲击抓碴,但由于浦阳江不通航,大型船舶无法进来,冲击抓碴方案被否定了。开始时项目使用液压式抓斗,通过浮吊慢慢轻放进行抓碴,结果只抓起了一些淤泥。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采用25米长臂挖机,但在平台的稳定性上又费了一些周折。开始浮体由6只浮箱组成,挖碴时浮体晃动厉害,项目部通过将浮体加大,在中间浮箱内灌水以降低重心的办法,最终保证了稳定性。挖的问题解决了,清运怎么办呢?在装碴船的问题上,项目部最开始使用砂场的小船,每次只能装5m ,而且不能装大石块,无法卸,这既严重影响了工效,又增大了成本。项目部邀请公司技术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共同攻关,利用砂场自卸的原理研制出了一次能装25立方的装碴船,较好解决了水上运输难题,而这一装置也于当年荣获国家专利证书。在栈桥稳定性、钢套箱加工、摸底清基、封底等工序上,浦阳江特大桥施工也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十一局二公司以科技作为武器,一一予以化解。如今,杭长客专已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而浦阳江特大桥,无疑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