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动迁成真,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头,更大的动静应该在后面。如果下定决心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必须将央企总部迁出北京,消除其繁殖功能,从根子上消除北京城市扩张的冲动。”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先生如是说(6月15日 凤凰财经)。
非常赞同刘杉博士的观点。此前,笔者也提出过相同观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首先要明确定位北京的地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非经济中心。这就决定了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应该是疏解经济中心功能,其中将央企总部整体搬迁出去是最难啃的骨头。将央企包括其他总部搬迁到到河北、天津以及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是疏解非首都功能重点任务之一。
目前的现状是,不但央企总部不愿意搬迁,而且其他总部如外企总部、私营企业总部都纷纷搬进北京。从深层次上分析,是目前大政府体制所致,大政府下出现的行政审批繁多,无论哪种企业都离不开这样的政府,仅仅一个审批链条就将政府与企业捆在一起并且牢不可破。多如牛毛的政府审批已经替代了正常的市场行为,甚至越俎代庖了企业自己的行为。加之,审批中的黑金利益链条等,企业不得不将总部设立在北京,以方便与政府拉关系,以容易获得审批事项甚至特权事项。
央企总部设立在北京背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目前央企基本是按照行政级别设置的,采取的是任命制。政府对待央企,有企业一面,更多的是行政政府部门。央企主要负责人都是由组织部门考核任命的,而且,政府的各类会议都通知央企负责人参加。把央企当作行政机构而非真正的市场化企业,央企怎能搬离首都呢?央企负责人每天参加政府性会议那么多,离开北京如何办呢?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以及其他企业总部离开北京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继续加大力度取缔和下放行政审批权。把市场内生机制能够优胜略汰进行自行调节的功能还给市场,把企业内部的事情放给企业自己办理。企业找政府少了,找市场多了,央企包括外企、私企对政府依赖少了,就可以无所顾虑地离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远点了。同时,一定要下决心将央企改造成真正的企业而不是兼有政府行政级别等功能。彻底取消央企、国企的行政级别,加快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等。
央企、国企以及其他企业纷纷将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市政府非常乐意、也不愿意企业总部搬离首都。北京市政府的一个“私心”是,企业总部设立在北京后对北京税收贡献很大。如果搬离北京的话,就直接动了其奶酪。一个不愿意走,一个又愿意留,两个一拍即合。直接导致央企国企以及其他企业总部很难搬离首都。在这种情况下,疏解非首都功能非常之难。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使出智慧,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目前,香港文汇报独家报道说,北京市四套班子将迁往通州,搬迁工作在2017年完成。与此消息同时流传的是,北京市四环以内交给中央直管,地位类似于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就此一招,“一个不愿意走,一个又愿意留”问题将迎刃而解。目前,大多数央企总部都在四环以内办公,如果直接归中央直管后,就没有税收等利益纠葛了,搬出北京难度大大降低了。
央企国企以及外企私企总部都应该搬离北京。比如说:金融类企业如四大国有银行总部应该全部搬到上海;涉及IT企业的总部最好搬到杭州;资源能源类企业搬到中西部省会城市;高端服务业搬到广州深圳;外企搬到上海、广州、深圳等。
总之,只要抓住央企总部疏解出首都这个重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任务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