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城市仅供水、污水排水、燃气和热力4类市政地下管线累计达到172万多公里,足足可以绕地球40余圈,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平均每年10万公里的速度不断增加。
作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线涵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八大类、30余种管线,承担着城市的水源输送、能源供应、信息传输、排水防涝等多种功能,是城市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工程。它的管理水平和发达程度,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坦言,我国很多城市存在“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严重滞后于地上空间,地下空间的使用缺乏基本制度规范,地下管线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不清,主体多元,规划、建设、营运、维护多头,条块间、条线间难以协调衔接”等问题,造成地下管线布局混乱、“马路拉链”问题严重。由于缺乏系统综合管理、“家底不明”、管线交叉等,导致管线泄漏爆炸、地铁施工塌陷等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还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
周岚建议,要明确城市政府的扎口管理职责。在明确相关主管部门职责的前提下,强化城市政府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运行监管进行统一协调、扎口管理的责任,将电力、通信等垂直管理的地下管线有效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
此外,还要规范地下管线的基本建设程序。明确各类地下管线工程立项、规划、安全、施工、竣工测量、验收等建设程序与审批要求,确保各类管线纳入有效管理,科学有序建设。
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多次明确提出,加强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周岚认为,这一方向必须明确并坚持。市政综合管廊、地下共同沟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地下管线可持续长效管理的有效途径,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在全国推进试点。她建议立法应打破条条藩篱,确立统一综合规划建设、合力维护运营的建设导向。
周岚还建议,建立地下管线动态综合管理机制。要在明确城市政府扎口管理责任的同时,同步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和动态维护机制,建立综合各类地下管线图型和相关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一目了然”。
周岚说,随着海绵城市等创新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地下基础设施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只有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体系,做到建设管理双管齐下,才能切实保护好城市的“生命线”。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