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刘彬,第一时间解读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李总理的报告释放21大信号:
信号1:总理讲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增速,而结构调整又必须爬坡过坎,可以说7%目标就是兼顾发展与改革的结果,中央认识到今年经济比去年还有严峻,因而寄望于通过改革提供增长动力。
信号2:军费开支增速下降,基于国际政治考虑,在此之前,中国多次释放善意,强调并不想成为老大,因而降低增速即是进一步释放和平发展善意。不过由于基数较大,10%的增长仍是是不小数字,这会继续带动军工产业发展。
信号3:总理强调稳增长也是保就业,但增速与就业关系发生变化,服务业占有重要地位,宏观调控基调仍是结构调整为主,以供给促进需求,以微观促宏观,如何平衡调结构与稳增长依然是今年宏观调控关键。
信号4:提出提高研发力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不是单纯刺激增长,而是增长与经济升级并进,稳增长一个重要方面是改进民生,这一方面促进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老百姓生活。
信号5:总理再次强调全民创业,这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推手,鼓励创业就要提供更好制度环境,因而政府继续简政放权,是政府改革重点。放权关键是地方政府不能截留权力,不能中央政府放了,地方政府不放,因而放权关键是改革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能太任性。负面清单管理应该全面推广,特别是投资审批要减少,由微观主体自主决定投资项目。
信号6:价格改革再次提出,原则上放开消费性产品价格,在价格连续走低背景下,为价格改革创造了条件,关键看政府决心。
信号7:财政改革可能提速,特别是制定中期财政政策,是本届政府重要改革点,财政改革关键是平衡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
信号8:金融改革重点是鼓励民间银行发展,不设限数已经明确。汇率改革会加大幅度,这有可能在上半年完成。因为境外货币普遍贬值,此时加大浮动幅度,有利于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人民币适度贬值。由于外汇储备丰富,中国不会发生资金外流导致的汇率波动。
信号9: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企业家才能,保护法人财产权,这与简政放权,增加供给思路相符合。如要刺激私人投资,必须保护私有产权。在此前一段时间,虽然有物权法等法律,但权力仍然猖獗,导致私人财产被官员以各种方式占有攫为己有。
信号10:外资推广备案制,负面清单管理,目的是鼓励外资继续投资由于中国投资环境变化,特别是成本提升,外资流入减缓已经不可避免。
信号11: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考虑政治风险,目前国有企业走出去障碍较多,主要是西方国家设置安全壁垒,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仍然延续老政策。中国将扩大双边自贸区谈判,目的是打破美国TPP对中国的限制,通过双边谈判建立中国贸易新格局。
信号12:重点强调改善消费环境,这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方面。目前假货泛滥,实际也制约居民消费。
信号13:城市危房改造增加,总数增加一百万套,实际成为稳增长重要手段,这体现提供改善民生来促进增长的政策思路。城镇化强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会增加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不会对住房需求带来刺激作用,更不会对房价带来影响。
信号14:一带一路结合区域发展,这让这一政策有了落脚点。专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国际社会仍有怀疑态度,而国内地方政府对此比较热衷。结合地方区域发展,更加务实。
信号15:产业政策明确将新兴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这会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发展,并促进新兴材料和能源产业发展。就投资而言,创业板和中小板存在结构性机会,而传统蓝筹股不会有大的机会。
信号16:政府鼓励企业创新,不再是强调财政支持,而且强调鼓励企业创新的制度建设,这是认识进步。建立公开统一科技管理平台,政府与企业在创新方面有分工,开放基础设施,鼓励私人参与。这是鼓励创新的务实做法。
信号17:收入分配制度再次提出,但整体看进展缓慢,主要是利益格局难以打破。目前国企高管收入得到抑制,但普通人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仍显迟缓,劳动收入占比仍较低。
信号18:教育改革有两个亮点,一是基础教育均等化,二是一般高校转型职业教育。前者提供平等教育制度,后者为社会提供可用劳动力,避免高等教育无效化。
信号19:环境治理是攻坚战,二氧化碳等排放要降低,这要求继续关闭高污染高耗煤企业,会影响到煤炭生产。因而煤钢等产业继续调整萎缩。当然,控制污染更重要的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因而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信号20:权力寻租的基础是权力过大,因而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通过减少权力来改善廉政环境,这是找到腐败的根源所在。抑制权力制约权力,既是廉政基础,也是鼓励民间投资的关键。
信号21:在对外关系中,提出维护个人和法人权益,这预示中国将加强外交,特别是领事保护工作将强化。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