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分析研究 > 正文分析研究

PPP项目落地:多项难题待解

发布日期:2016-04-07来源:中国产经新闻编辑:宋珍珍

[摘要]

  “如果说PPP是一场球赛的话,上半场是通过公平的方式选择最有能力的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下半场就是融资问题。”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近日表述。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财政部PPP入库项目7110个,投资需求82750亿元,涵盖了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19个行业。

  然而,目前只有352个项目已进入执行阶段,签约金额4954亿元。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把推行PPP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任务来看待,重视程度空前。

  从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12月2日以发改投资[2014]2724号文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之后2014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金〔2014〕113号文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

  尽管国家政策不断地助推PPP项目,但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社会资本却比较冷。而且,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反映推行比较难。国企作为另外乙方参与较多,民企则参与不多。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看来,进入PPP合作,需要调动大量的资金。但是民营资本方难以从银行获得大量借贷资金。

  冯兴元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财政部控制地方政府市政债券的发行数量,这些市政债券也不是为民间资本方提供融资,而是为地方政府。待加入、想加入PPP项目的民营资本方,一般也不能指望从股市中获得融资。

  记者了解到,PPP融资应该以项目现金流为主,或者采取项目现金流+政府补助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多数PPP项目融资还没有转向以项目现金流为主,多数仍然以传统的资产负债融资方式。

  冯兴元坦言,国有企业有资金实力,但是运作能力低下。民营企业有运作能力,但存在融资难问题。各地地方政府已经债台高筑,金融机构如果继续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其实,不只是融资问题,PPP项目真正落地,还需解决多重问题。”冯兴元认为,目前很多地方是国有资本参与,而不是民营资本,这样一来,没有带动原来中央政府希望调动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初衷。

  据冯兴元介绍,政府与民营资本方往往存在相互不信任,政府官员更愿意选择国企作为合作方,选择国企之后,如果出现问题,不会有被指责为国有资本流失。如果选择民企作为合作方,则有此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由于PPP项目运行周期时间较长,政府很多政策存在所谓的地方政府“政治周期”。民企作为合作方难以获得足够长期稳定的政府支持。政府部门出资政策容易多变,民企利益难以保障。

  “政府配套政策或者设施没有跟上,使得项目运作成本发生变化,地方政府不能调整其支持方式和力度,民营资本一方难以实施项目,容易导致多种多样的信用风险。”冯兴元对记者说。

  事实上,我国的PPP项目初衷,是改善政府治理方式,推行政府治道变革,打破行政垄断、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调动民营资本的进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营效率,降低政府投入。

  “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财政收入减少。各地财政压力变大。地方政府负债严重。PPP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需要克服上述种种问题,包括民企融资难问题,真正让民企放心进入问题。”冯兴元表示。

 
【相关阅读】

投资建设

政策法规

经济要闻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