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荣接工记

发布日期:2020-03-06 来源:中铁四局

   2月20日晚8点,刚刚忙完一天事的席海荣,匆匆扒完两口饭。碗还没放下,手机又响了起来。

   席海荣一看来电显示,是厂里钢筋班工人吴以忠打来的。

   席海荣是中铁四局二公司物资分公司太湖隧道项目部钢筋加工中心车间主任。 

   “喂!”席海荣刚一开口,就被对方打断了。

   “席主任,现在兄弟们都想回去上班,但是外面疫情严重,大家都不敢出去,您能不能给想点办法。”

   “啊,老吴,别着急,我们正在想办法。你们不要自己往外走,我们来想办法,看能不能把你们一车都接过来。你告诉那些兄弟,等我电话。”

   挂断电话,席海荣就去找项目经理费晓春。

   吴以忠46岁,老家安徽,阜阳市颍上县谢桥镇刘家村人。多少年来,一直都跟着中铁四局,在工地上干工程,早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钢筋班工人。老吴前年转战到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项目,和他一起的还有同村的其他6个人。

   照往年,老吴过完正月初六,基本上就往工地上赶了。但今年情况特殊,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老吴被封在了村子里,进不能进,出不能出。

   老吴倒想得开,积极配合村里的工作,坚决不外出。

   老吴天天盯着新闻,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的形势。

   终于等到了中央提出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老吴松了一口气。

   “我们这些人,说起来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天不干就没收入。再说,那个工程的工期也耽误不得,老停着,也不得了。”

   但怎么走出家,走出村子,回到工地上,对老吴他们来说,是个头疼事。

   老吴看新闻上说,浙江都包飞机接工人了。就想到找项目部车间主任席海荣想想办法。所以,这才有了前面的那通电话。

   中铁四局承建的太湖隧道项目位于无锡市境内,是江苏省重点工程之一,一直以来工期紧、任务重、人员紧张。随着无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政策的出台,项目部也开始正式进入复工阶段,想方设法把耽搁的工期抢回来。

   席海荣和费晓春商量了一个多小时,决定从无锡派大巴车去阜阳,把老吴和他的工友们接回来。

   21日一大早,席海荣和费晓春就到无锡市内大小客运公司找车。

   找车也不简单,要有客运资质,又要满足防疫要求,一番摸底,席海荣和一家客运公司签订了包车合同。

   敲定了车后,席海荣挨个给家在阜阳的工人们打电话,确定集合地点、时间、出门防疫须知等等一大堆事。没有联系方式的,就让工人们互相通知。

   通知完了,晚上席海荣又开始统计返程的工友人数。

   “基本上,阜阳地区的工人都搭乘这个包车。”

   22日凌晨四点,席海荣就赶紧起床带着两名管理人员对大巴车里里外外进行清洁消毒。“防护服、温度计、口罩、消毒液、药品、毛巾、方便面、暖水壶一样都不能少。”席海荣对随车携带的防疫物资和其他用品一一对数,确保万无一失。凌晨五点,大巴车缓缓驶出项目部,向阜阳进发。

   11点10分,大巴安全顺利驶进安徽颍上界内。

   “你们那边都准备好了嘛,在指定地点等我们,车马上就到了。”

   看到排队的工友向大巴车方向挥手,席海荣安下心来。

   排队量体温、领口罩、仔细检查、上车、落座。

   席海荣为返程农民工发放防疫宣传手册

   考虑到防疫要求,原本核载55人的大巴车,却只安排了18人乘坐,路上大家一人两座间隔相坐,并且车辆尾部还预留两排座位,用作突发情况隔离区。

   “车子不进服务区,除了进检查站,大家一律不许去其他地方。”一上车,席海荣就给大家明确乘车纪律。回来的路上,他每隔两个小时就给大家量一次体温,每次进检查站下车前,他都要盯着每个人是否戴好口罩。

   22日晚9点,历经16个小时,往返1100多公里,大巴车终于顺利抵达项目部,而此时项目部防疫工作人员也早已“全副武装”待命在门口。

   “大家排好队,每个人都要登记。”席海荣一下车就忙着引导工友们测温登记、领取防疫物资、安排入住。

   “没有工人,我们就没办法复工。我们要求各项目部严格对车辆进行通风和消毒,每辆车乘坐率50%,全程佩戴口罩并统一就餐。同时,乘车人员必须提供村镇14天健康居家隔离证明、无重点疫区旅行史证明。复工人员抵达工地后,将在各项目部指定地医学观察14天后复工上岗。我们中铁四局二公司在建项目75个,已顺利复工46个,其他项目将在2月底前全面复工。”中铁四局二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春斌说道。 (高炼 蔡朝阳 陈文志)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