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15时16分,由山东电建二公司承建的新疆国投哈密电厂2×66万千瓦一期工程1号间冷塔工程顺利到顶,标志着这一备受关注的国投公司重点电力建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国投哈密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薛长军对此评价:山东电建二公司在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以非凡的勇气,科学的组织,确保了项目如期完成;以极大的智慧,精心的施工,创造了工程建设的新纪录;现场标准化管理到位,体现了央企风采和中国电建的管理水平,这是老牌“电建铁军”精神和新时期企业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
新疆国投哈密电厂2×66万千瓦一期工程间冷塔工程为双曲线型带肋现浇钢筋混凝土间接空冷塔两座,单塔高178.45米, 直径为160.9米,“X”柱高30.5米,冷却面积为16000平方米,是目前亚洲冷却面积最大的间接冷却塔。回眸过去,成功的喜悦背后隐藏了多少创业的艰辛,面对图纸到位滞后、设备制造运输不及时、自然环境恶劣、运输距离远,临时道路损坏严、工期异常紧张等诸多困难,山东二建哈密项目部全体员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原本认为达不到的目标变成了现实,在这片荒芜的戈壁上,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波澜壮阔、雄浑磅礴的建设乐章,向业主展现了超强的履约能力,树立了中国电建良好的企业形象。
攻坚克难保“施工”
新疆国投哈密电厂2×66万千瓦一期工程1号间冷塔工程于2013年3月13日开始浇筑环基基础第一方混凝土,至2014年3月31日浇筑完最后一方混凝土,历时384天,共浇筑混凝土约46000立方米。山东二建国投哈密项目部自该项目开工以来,战胜了大风扬沙、烈日高温以及严寒天气,严格按照整体工期目标,细化排定施工节点,强化过程管控,严把安全质量关。在各参建单位、监理公司的紧密合作下,紧紧围绕工程建设任务目标,选派精干力量,抽调精良设备,坚持精细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使间冷塔工程不断向前推进。
该工程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关键部位需要不断修改调整,导致设计图纸不能一次完全到位,给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材料准备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在图纸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哈密项目部一方面与业主、监理积极协调,多次召开专题会,积极催交图纸,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加强与业主的联系;一方面要求项目部计经部、工程部在图纸到位后迅速编制预算书、排定单项工程进度,以此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寒来暑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山东二建国投哈密项目部千方百计加大劳力组织力度,认真研究制定工程施工主线,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有力的推动了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按期完成了业主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哈密“疆电外送”工程抢送第一度电的工程施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争分夺秒抢“进度”
为实现新疆国投哈密电厂2×66万千瓦一期工程一号机组7月30日完成并网发电的里程碑目标,确保实现哈密“疆电外送”工程抢发第一度电的重要任务,1号间冷塔能否按时顺利到顶至关重要。任务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山东二建哈密项目部全体员工掀起了一场间冷塔施工的“战役”。2013年6月,1号间冷塔工程进入攻坚阶段。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部管理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盯靠在施工现场,随时解决应对施工中的各类问题。1号间冷塔X柱施工方案由最初确定5步施工法,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研究并试验后改为4步施工法,提高了X柱的施工效率,仅1号间冷塔的X柱施工周期就缩短了20天。由于连续三个月的高温天气,40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多达80多天,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了抢工期、赶进度,项目部坚持24小时不停工,最大限度地保证1号间冷塔的施工进度。为确保间冷塔主体节点目标按时完工,项目部开展了“比、学、赶、超”的施工竞赛,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7月底,1号间冷塔X柱施工完成在即,为了争分夺秒赶工期,在45℃的高温酷暑下,员工们在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同时,坚持在30米高的间冷塔X柱顶部进行高空施工作业,从上班到下班,工作服就没有干过,员工们的皮肤都被汗水泡得红肿了。即使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全体施工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争分
夺秒抢抓工期,实现了间冷塔X柱于7月20日完成的目标,比计划工期提前了20天。
1 号间冷塔X柱完工后,项目部又迎来新的工期目标——2014年3月底间冷塔风筒到顶!为加快间冷塔风筒的施工进度,项目部又增派了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施工,集中优势施工力量,掀起了新一轮施工会战热潮。针对剩余工程量多、任务重的实际,项目部领导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协调关系,解决难题。积极组织开展了“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大干一百五十天”为主题的劳动竞赛。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项目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每周对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现场协调等五项内容进行考核,并根据月度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兑现。项目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白天黑夜盯靠在现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现场监管,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类问题并现场解决。针对资金紧张导致材料供应不及时的实际,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前提下,更换了新的供货商,以保证材料及时供应。项目部还合理调配增加施工人员,做到三班轮流,24小时穿插施工、交叉作业。同时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现场管理、材料供应、后勤保障等都安排专人负责,各环节协同作战,确保不断加快施工进度。为鼓舞员工的干劲,职工食堂把饭菜送到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白天盯靠在施工一线,到了晚上依然坚持巡视在夜班施工的现场。国投哈密发电工程地处戈壁腹地,冬季气候寒冷,夜间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0℃。为满足冬季低温环境下,高耸薄壁结构的混凝土施工,项目部通过现场多次实地实验,在做好常规冬季施工保温措施的前提下,采用预埋加热元件辅助升温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有效的防止了砼浇筑后发生冻融现象,延长了间冷塔风筒施工时间,满足了施工工期,得到了业主的好评。经过384天的努力,全体施工人员迎风沙、斗酷暑、战严寒,发扬铁军精神,抓质量、保安全、赶进度,确保了2014年3月31日1 号间冷塔施工到顶目标的实现。
千方百计铸“精品”
在工程施工中,山东二建国投哈密项目部从安全和质量两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并定期进行工程安全和质量大检查,把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进行同等管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针对项目部所处的戈壁环境,项目部积极制定了夏季和冬季专项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严抓工程质量,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始终把工程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主线来抓。他们针对工程实际,建立健全了技术、质量管理网络,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定和专项施工措施,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狠抓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实用性,全面加强细部工艺控制和质量通病治理,自觉、主动地把业主需求转化为高质量产品。施工前,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详细的技术交底,从主观上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他们还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制度。在施工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内部会审,依据会审内容向业主、监理提出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申请,由业主、监理主持召开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为保证工程质量,他们还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小组,严格执行质量创优策划,提前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他们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构件、成品及半成品全部检查出厂合格证,并组织实验、工程、物资等部门进行现场验收,由实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对实验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针对夏季高温天气,他们实施了淋水降温和夜间施工等措施。在冬季低温严寒天气中,他们则严格落实专项冬季施工措施,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和包裹多层塑料布、棉毡等保暖措施,确保了冬季施工质量。
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山东二建国投哈密项目部制定了间冷塔安全管理精细化方案。为将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在作业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员工明白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及应对措施。管理人员每天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检查、落实,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周召开一次安全评比会,树立正反两方面典型,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奖罚兑现,极大调动了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项目部针对工程高空作业的特点,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完善和应急预案的演练。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已编制触电事故、防风、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应急预案,并组织多次大型综合演练,对各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进行了实际检验,通过演练,提高了队伍的协作和应急处理能力,也增强了项目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指挥决策能力。
由于塔筒施工采用三角架翻模的施工工艺,采用液压顶升平桥作为主要垂直运输设备,属于较为危险的作业项目,因此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聘请多名工程安全质量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次施工论证,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间冷塔共有X柱52对,X柱断面尺寸1.1米×1.55 米,X柱顶面中心标高为30.5米, X柱砼方量6500立方米,钢筋2100吨。由于X柱体积大,自重大,且是三向倾斜,整体环形布置,因此脚手架搭设是个庞大的工程,脚手架高32米、直径 160米,使用脚手架管达7200多吨,工作量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项目部为此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并经专家论证确定,体积庞大的间冷塔扣件式脚手架,从搭设到拆除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得到了业主、监理方的充分肯定。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方以及新疆自治区电力质监中心站等主管部门进行了严格把关,多次检查,均对本项目工程质量给予充分肯定。从工程开工到竣工,该项目未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未发现任何质量瑕疵,难怪一位国投电力公司的部门领导在对该项目检查时称赞: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标杆工程” 。
攻坚克难寻常事,力擎高塔展雄姿。回眸380多个日日夜夜,盛夏的戈壁,酷热难忍,施工现场却干劲冲天;腊月的新疆,寒气袭人,工地深夜的灯光依然彻夜通明……高高屹立在戈壁滩上的间冷塔,熔铸了山东二建人的辛勤汗水,记录了他们的拼搏奉献精神。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那一段段难忘的瞬间,一幕幕华彩的乐章,已悄然汇入中国电建事业发展的历史长卷。如今,充满激情的山东二建人正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朝着更高的目标扬帆远航。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