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随着白鹤滩电站右岸坝顶以上边坡的一声爆破声响,水电八局承担的右岸坝顶以上边坡施工至834米高程,预示着白鹤滩施工局按期完成右岸坝顶边坡834米高程开挖任务,圆满地实现了业主赶工计划要求。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白鹤滩施工局2012年2月初进驻白鹤滩工地,承建下红岩边坡治理工程(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开挖工程),后来相继中标大寨沟沟口挡渣坝、下红岩堆积体抗滑桩等工程。
由于征地拆迁等原因,右岸坝顶以上边坡2013年3月中旬才开始基本正常施工。2013年6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现场实地考察时,提出了右岸坝顶以上边坡2014年8月底开挖至834米高程的要求;7月初,将工期再次调整为2014年5月底开挖至834米高程,合同工期由原来的26个月,压缩为 14.5个月。
施工局在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2013年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全线开挖至965米高程,右岸进水口边坡全线开挖至980米高程,创造了一个季度开挖下降80米,半年下降155米的最高纪录,荣获白鹤滩电站施工区2013年度进度、安全、质量、综合治理等四项管理先进。在2014年到来之际,施工局号召全体员工鼓足干劲,力争“5.31”目标顺利完成。
2014年初,业主根据工程需要,对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开挖进度进行调整,要求仅对右岸进水口边坡(临大寨沟780m集渣平台侧)进行局部开挖,其他主要以支护施工为主,右岸坝顶834米高程以上开挖延至2014年10月底开挖完成。
随着5月上旬导流洞下闸任务实现,5月11日全面恢复右岸边坡开挖正常施工;在这三个月里,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开挖施工基本处于停工状态。5月22日,业主重新对右岸坝顶开挖进度进行调整,新的进度考核目标要求:右岸边坡2014年9月15日开挖至834米高程。
计划调整,难度更大
业主下达的新计划,比以往的难度更大,综合难度前所未有。。难度之一,任务量更大,要完成目标,三个月开挖下降高度要超过70米,月平均开挖强度接近70 万立方米,2013年施工局一个季度下降高程曾超过80米,但那是在1020米高程以上,平均长度约500米,月平均强度仅50万立方米左右;现在已处于 950米以下,平均长度超800米,最长距离达950米;难度二,随着环保要求更加严格,业主和地方政府对开挖扬尘的控制更严;难度三,同样是环保的原因,整个开挖过程中严禁石渣下江;难度四,施工道路更加难以形成,尤其是坝顶980米高程以下,根本无法提前形成明线出渣道路,马脖子930米至810米高程无法形成出渣道路;难度五,业主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更高;难度六,支护紧跟开挖下降的要求更严。
积极应对,谋篇布局
面对业主新的要求,施工局局长谢卫东带领施工局全体干部员工没有畏缩、没有怨言,而是积极应对、谋篇布局。
新任务一下达,施工局立即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协作队伍负责人等召开了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谢卫东向大家讲清了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风险,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点、重点以及管控要点,并对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
施工任务是否能够完成,重点在于能否搞好钻爆与装、挖、运之间,开挖与支护之间的关系;而钻爆过程中,马道的欠挖处理、马道验收、锚筋桩施工、边坡验收,紧跟开挖工作面的边坡喷护、三排锁腰锚杆等快速支护的施工等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施工局在动员会上,就快速支护、边坡验收、开挖流程图的设计、分层时间的流程图设计、支护如何紧跟开挖等五个问题,明确了策划责任人、完成时间。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复推敲,各分管领导将各自的施工方案提交施工局。
针对石渣下江问题,施工局采取改变爆破方向、在C6平台和F17冲沟扩容,增加钢筋石笼挡墙,及时清除C6平台及F17冲沟集渣等措施,确保了基本无石渣下江。
针对降尘要求严,施工局采取布两套供水系统到作业现场,一套直接从大寨沟引水,一套接业主的管线;在开挖面,除安排20人日夜从主管道上接消防水管现场浇洒外,还新进了两台可以移动的大功率喷雾机,在翻渣作业时,进行喷洒,抑制扬尘;再加上原来已经采取的钻机增加集尘装置或打水钻等手段,施工现场进行钻爆的钻机基本无扬尘出现。
针对明线道路难以形成的困难。施工局利用2号交通洞布置高程894米、879米及864米辅助交通洞,确保每层边坡开挖有出渣通道,解决高程 907~864米开挖出渣问题;根据右岸边坡开挖集渣平台布置和运输条件,将整个开挖区分为上游、中部和下游三部分,其中上游和下游开挖区实施翻渣作业,分别利用大寨沟780米集渣平台、F17断层沟底集渣平台转渣,而中部开挖区则采取在工作面直接挖装和转运渣料相结合的方式运输渣料,渣料运输分流后,关键部位坝顶以上边坡出渣强度降低,为快速下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马脖子870米高程至810米高程开挖中,因道路无法形成,施工局直接将两台挖掘机和钻爆设备关在里面,直到挖至810米高程,与下线道路相连。
针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施工局采取分片责任制,将施工区分片划分,规定了分管责任工区,主要责任人,并要求施工局施工管理部、安全环保部对现场文明施工负监督实施职责,施工局纪检监察部门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整改不及时的,直接采取拍照、录像等形式,并及时反馈至各责任工区、部门。
施工局通过对钢筋、锚杆、混凝土等的集中供应,对制浆站的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对现场材料的堆码严格要求,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在2013年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满足了业主的新要求。
针对支护紧跟开挖的难度,施工局除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外,在坝顶920米高程、马脖子930米高程分别安装一台塔机,主要用于支护材料转运,缩短了材料的转运时间、减少了转运材料的安全风险,为支护紧跟开挖,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局采取工区负责人分片包干制,在施工组织上,对每个施工环节不留间隙,环环相扣,充分处理好上部作业与下部作业、开挖与支护等环节之间的关系,工区严格按照施工局的安排,整个施工有条不紊的循序推进。
施工局在加大内部人员管理的同时,对分包队伍的服务与管控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施工局根据业主的进度要求,专门召开分包队伍负责人座谈会,对面临的形势作了交底,对施工任务进行了布置,对资源配置作了明确要求。
施工局技术部门根据调整的施工任务,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调整的技术方案具有及时性、可操控性和经济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施工局对测量放样、验收等环节规定了时间,制定了奖罚措施,缩短了中间环节的时间,缩短了设备空闲时间;施工局工区实现职工带班制度,对分包队伍的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实行现场帮扶与监督,做到问题现场解决,现场无法解决的,做到及时反馈信息;施工局领导班子实现夜班值班制度,堵住了夜班处理问题不及时的漏洞。通过对分包队伍严格管控和大力扶持,分包队伍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辛苦努力,圆满完成
今年4月,施工局针对业主提出的新的施工任务,下发了《关于开展“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确保‘5.31’各项节点目标实现”劳动竞赛的通知》,施工局全体员工经过努力,完成了业主下达的2014年修订的“5.31”任务,并荣获业主二季度进度考核第一名。
6月以来,施工局克服了高温多雨、地质缺陷多、“8.03”地震等不利因素影响,三个月共完成开挖 220 万立方米,下降高度 73 米,并于8月31日再次提前15天完成了业主下达的又一个开挖计划。
新的征程,任重道远
奇迹创造了,但那已经成为过去,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新的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目前,施工局已经完成了下一个征程的策划工作,各项技术交底也即将完成,试验工作也已完成两次。
新的征程,任重道远,但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其中。相信我们会创造一个更好的佳绩。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