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送喜讯,恰逢盛夏捧金杯。7月上旬,水电三局云南分局郑州北三环项目部捧回了一个沉甸甸的奖杯——中国钢结构金奖。金灿灿的奖杯背后,是项目经营团队的务实求索,是参战员工的创新和奉献,更是公司实践科技兴企和转型升级的具体体现。
开启转型之路新篇章
北三环快速化干道工程是云南分局转型路上首次承担的大型市政项目,而大型钢箱梁施工更是首次接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分局党委书曾朝斌亲自挂帅,兼任云南分局郑州北三环项目经理。
郑州市三环路快速化工程BT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分为北三环和西三环两大部分,其中箱型钢结构桥梁工程在北三环和西三环的20公里道路里面,总重量26000吨,由水电三局、五局和十一局共同施工。
在桥梁施工中,采用钢结构具有跨度大、重量轻、速度快、容易保通等优点,云南分局负责施工的郑州市北三环文化路立交桥钢梁部分全长2075.16米,共分为 19联,总造价2.1亿元,重量13800吨,占整个BT项目的53%,超过了五局和十一局两家施工总量的总和,这部分工程施工不但是北三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分局郑州北三环项目部施工的重难点工程。
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工艺,必须要有新的观念和思路。在公司和云南分局的统筹安排下,曾朝斌和他的团队对项目施工进行了“顶层设计”。
当时,水电三局还不具备大型钢梁的施工资质,曾朝斌首先想到的是“借壳下蛋”。通过中国水电路桥的协调,分局邀请了国内五家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最终选定武船、中泰、海波三家单位,而按照曾朝斌和他的团队的设计,作为合同条款的约定之一,公司制造安装分局作为施工队伍参与施工,他们肩负着为公司取得大型钢结构施工资质的使命。
施工期间,工期压力是第一压力。
按照业主的要求,整个北三环2013年7月底要保证南线贯通,8月底要保证北线贯通,现场的情况是:直到2013年6月12日,才完成桩基施工,后续还有承台、墩柱、箱梁施工等一系列工序,而留给施工人员的时间不足两个月。
时间不可谓不紧,任务不可谓不重。“三局不可能完成任务。”“整个三环路,只有曾书记相信他们能够吊完钢箱梁”。面对众多的质疑声,曾朝斌和他的团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那些天,曾朝斌和他的班子成员,整天都在思考如何减少吊装循环、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如何压缩施工时间?
“我们几乎在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刘千里告诉记者,吊装施工主要利用夜班进行,因为文化路的特殊地理位置,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所以白天是无法施工的,一般在晚上10点之后开始封路,引导车辆绕行,并开始支吊车的支腿,放配重块,这就需要花费2个小时,这段时间还要与交警进行各方面的协调。这种情况延续了有2个月的时间,
困难还不止这些,因地理环境受限,只有现场符合施工条件之后,才开始钢梁的进场,而且现场只能存放一跨的钢箱梁,所以,每一个环节都要衔接的非常好,才能保证任务的连续性。因此,施工人员从发货到吊装的先后顺序,都做了周密的计划,包括运梁车到了之后要在高速口停留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进场都精确到了分钟。
施工计划的落实也精细到了每一个班,每一个小时,为了减少现场吊装的次数,从而节省时间。施工人员提出将小块钢梁进行提前拼装、焊接,拼装完成后,采用500吨的大吨位的吊车,一次吊装完成,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项目部7月份吊装了6300吨,这个数据也创造了郑州市城建史上的单月吊装钢结构的记录,8月吊装了5000多吨,这两个月就吊装了11000多吨,剩下的2000多吨于9月30日前完成。
打造质量至上新观念
桥梁施工,关乎民生,关乎信誉,质量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曾朝斌说,钢箱梁施工的焊接工程量非常大,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焊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展开后,由于对焊接的工艺和流程不熟悉,导致部分工艺控制的不好,比如焊剂的烘烤、老焊缝的抛光等等,在现场的质量检测中还发现了气泡过多等质量问题。
曾朝斌和他的团队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一方面对不合格的焊接部位进行返工处理,一方面邀请公司制造安装分局的焊接专家进行监督、指导,同时,他们请教专家“把脉”,对施工工艺的参数和细节进行调整。
项目总工程师李国君告诉记者:“要紧绷质量这根弦,实现质量过程的控制,必须要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总工程师为主要负责人,与工程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次,项目部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程序严谨施工。从材料进厂检验、下料、拼装、组焊、形体及焊缝检验、厂内预拼装、除锈防护等环节入手,严把每道工艺质量。
曾朝斌说:“我们所有的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同时,项目部建立了质量追溯制度,施行实名作业制,每天焊缝是由哪个焊工作业的都有记录,要求焊工签字确认,在箱梁的内室还会喷涂焊工姓名和证号,这些举措不仅做到了质量有追溯性,还提升了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确保质量。”
郑州的七八月份,正值高温酷暑,地面温度40多度,而在狭窄的钢箱梁里,温度就会直线上升,为了保证焊工的安全和施工质量,每人每次进去工作一个小时,进行互换作业。
施工过程不断纠偏,施工方案不断完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针对钢箱梁的重点和难点部位,技术总工到钢箱梁厂家和现场作业班组召开技术质量交底会,对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制定施工工法,严格按照工法执行,质检人员全程监督,这样,就做到了既从源头参与,又使措施落地,确保了过程受控。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北三环通车前,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第三方对桥梁进行了载荷试验,符合设计要求。中水电(郑州)BT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以及郑州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按照市政工程验收规范及程序,联合对桥梁工程进行了验收,验收评定意见为:外观质量良好,整体工程内在质量优良,达到国内同类工程的先进水平,具备通车条件。
记者了解到,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测必须是通过第三方检测,项目部仅在这方面的花费就达300万元左右。
开创修路保通新局面
陈寨村,郑州市的一个城中村,他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村里有近40万的流动人口,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会有10多万人进出。
在郑州,车辆拥堵是个敏感话题,道路保通是所有施工单位不能逾越的红线。这种交通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也要求施工人员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细节。刘千里告诉记者,在施工期间的保通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包括前期进行桩基和墩柱施工时,为了方便市民的通行,施工围挡进行了多次挪动,施工方案不断调整,工程量也大大增加。“我们宁可自己克服这些困难,也尽可能给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施工人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白天车多拥堵,施工中不仅不能中断交通,而且要保证有双向四车道的道路畅通。每天有效的工作时段只有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凌晨 5点,特别是钢箱梁运输,由于属于超大件,在从高速路进入市区的过程中,需要交警以及项目部的多方协调才能到达现场,给现场协调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环境如此,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项目部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俯下身子细化方案,邀请专家论证,确保运输及吊装的各项措施更科学,更缜密。
一面是紧张的工期,一面是巨大的保通压力。李国君说:“项目部制定了制造、运输、安装的网络进度图,使这三个环节紧密连接。其次,建立了交通疏导方案,杜绝堵塞,确保畅通,安全施工。第三,项目部通过警示、提示宣传和交通管制,做到科学合理地分流车辆。”
记者了解到,通过项目部的努力,施工期间不仅确保了双向4车道的通行和夜间吊装期间双向2车道的通行要求,而且,项目部建立的一整套保通措施还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项目部多项“保通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打破了以往“修路必限行,修路必堵路”的老魔咒,兑现了中国水电路桥对郑州人民“修路保通”的承诺。
创新施工工艺占先机
工程的创新体现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上。
为如期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曾朝斌带领他的团队,着重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次又一次地将施工方案推倒重来,以期达到完美。例如,在钢箱梁制作、安装焊接期间,项目部采用国内先进的半自动C02气体保护陶瓷衬垫焊。这种工艺具有熔敷率高、坡口角度小、装配间隙广、背面不用清根、成型美观、变形小等一系列优点,经过施工检测,效果良好。
在吊装施工中,曾朝斌主持编排了北三环的施工计划和吊装方案,施工人员结合地段的特殊性,使用了160吨的液压平板车,并首次配备了500吨的汽车吊,并在施工工序和前后环节的衔接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施工方案的实施,项目部在7月份完成了吊装6300吨的好成绩。
在质量检测方面,钢结构的检测有三种检测方法: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X光片检测,X光片是有辐射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并且拍片速度是受限的,项目部引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TOFD检测,该技术可探测的厚度达400毫米,对厚板探伤的效果比较明显。同时,不会对现场施工人员产生伤害,TOFD检测操作简单,扫查速度快,检测效率高,不仅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提高了工作高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这些工法、工艺的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高难度的焊接任务。
树立央企品牌新形象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这支从江河走来的施工队伍的全新考验。
通过北三环的建设,云南分局郑州项目部被授予“郑州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荣誉称号,他们承建的项目作为“文明施工样板”在全市推广。2013年4月9日,郑州市“蓝天行动”建设工程扬尘整治暨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观摩会在三环项目举办,项目部的施工场地整洁,标牌规范,受到了各方好评,在郑州树立中水电路桥的品牌形象。
这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
开工伊始,项目部即将文明施工提升目标设定为“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纳入项目考核奖惩范围。通过建立机构、明确职责、确立标准、样板引路、整顿提升、观摩学习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整体状况不断提升和改进,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在展示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方面,我们不能拉后腿。”刘千里说:“进点施工以来,项目部按照总包部的要求,制作了大量的围挡、宣传牌、宣传横幅标语等,进行悬挂和宣传,在重点施工部位,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工地始终存在着美感和动感。”
围挡内是“自留地”,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无可厚非。施工人员把围挡外当做“自家院子”,定期清扫垃圾和洒水降尘,定期张贴一些人性化的标语,得到了郑州市民的好评。
在降尘排污方面,曾朝斌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钻机打桩阶段,为了避免钻孔产生的污水、污泥污染施工面,项目部专门安排一台装载机随时清理,对于装载机清理后的浮土,再用一台小反铲(背面带推土机刀片)的刀片二次刮洗,最后再用洒水车冲洗,人工配合清洗边角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钻渣对场地的污染。这虽然降低了效率,却增加了成本,但为了郑州的天更蓝、水更绿,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2014年2月份开始,郑州北三环项目积极配合总承包部申报“中国钢结构金奖”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专业、细致的后期评审,郑州北三环项目最终获得了此项殊荣,同时,曾朝斌获得第九届“全国钢结构工程优秀建造师”称号。公司制造安装分局顺利“借壳下蛋”,为公司拿到了了大型钢结构的二级施工资质。TOFD检测工艺在参加的河南省建筑业协会和河南工程建设协会QC质量活动中同时荣获QC小组二等奖,曾朝斌还被评为“郑州市百优转移就业青年”,项目部被评为郑州市“青年文明号”。
如今的北三环快速干道工程已经是车水马龙,远去了施工的“硝烟”,曾朝斌说:“为三局赢得信誉和升级资质是每一个项目管理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通过钢结构施工,我们培养了一批人才,熟悉了大型钢结构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再有一个这样的项目,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效果也会更好。”
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向公司发来文件中,希望公司“再接再厉,创造更多的精品工程,为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捧回“中国钢结构金奖”不是结果,而是开始。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