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投身水电,青春无悔

发布日期:2014-08-18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第一次见到徐磊的人,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中等身材,头发不多,总是穿着一身皱皱的工作服。略黑的皮肤,唏嘘的胡茬,近视眼镜后面藏着一双睿智的眼睛,看起来老成的他,一开口总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从历史事件到时事政治,从工程实例到娱乐新闻,他总能侃侃而谈。不太注重个人形象的徐磊,只是默默坚守着工作岗位,坚持着这份水电事业;虽然“其貌不扬”,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岸和高大。

  徐磊2005年大学毕业后加盟到水电八局,随后分配到三板溪项目部。地下厂房环境很恶劣,通风系统还没形成,每天施工厂房内能见度很低。早上8点钟的时候还能从安装间看到4#机组100余米远的位置,9点钟就只能看见眼前3米以内的范围了。之前几届大学生有的没来几天由于忍受不了环境离开了。然而徐磊没有退缩,他暗暗下定决心,既然自己当初选择了这个单位就要有一番作为。有人问他:“后悔来到这里吧?”他笑了笑回答:“还好,比想象中好一些,至少宿舍是用砖砌的,可以遮风挡雨。”简单而朴实的话语,却是徐磊投身水电事业的那份决心。 2007年公司国际业务逐渐增多,向国外派遣的年轻技术干部也增多。徐磊被调到越南项目部,突然来到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语言不通,文化迥异,初到工地的他着实有些不适应,但是随着工程进度的逐步推进,徐磊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现场的各个工作面都能看到这个不修边幅的技术员。在工作之余,徐磊开始自学越南语,虽然在现场雇佣了越南语翻译,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方便安排当地劳务工作,徐磊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半年下来,皮肤有些黑的徐磊俨然成了半个越南人。

  2011年,因工作需要,徐磊出任缅甸道耶坎2项目副经理兼机电专业总工程师。有一次项目部进行压力钢管充水试验,由于进水口闸门启闭机控制柜突然程序紊乱,无法提起充水阀。如果要将控制柜的程序重新书写,必须有生产厂家的专用端口与新程序。这些现场无法完成,只能等厂家派专业人员完成,最快也要1个月时间。充水试验不完成,相应机组投产发电日期也要推后。经过缜密的思考,并征求了试验与电气人员意见,徐磊果断在现场制定临时充水阀启闭方案。他在闸门竖井口安排一人,观察钢丝绳受力情况。另一人守在急停按钮前,发生意外情况可以随时中止操作。再有一人则直接在接触器进行操作。正式提起充水阀前,先进行启闭机下落操作,明显看到钢丝绳松弛,马上停止下落;再进行启闭机提升操作,明显看到钢丝绳开始受力,马上停止提升。往复3次操作,要求操作人员一定保持冷静,最后用这种非常规方式顺利完成了压力钢管充水试验。在场的一些老师傅感叹到:“你这么年轻哪里来的自信,敢做这样的决定?”他笑着说:“因为我信任你们。” 2012年5月的一个深夜,项目部突然下起了暴雨,并刮起大风,想到厂房上下游窗户还没有完全封闭,这么大的雨水肯定淋入安装间,此时1#定子正处在叠片阶段,虽有防尘棚,但是无法阻挡暴雨的侵袭。越想越是不放心,他马上起床,叫醒了几个同事带上防雨布,连夜将定子重新整体进行了遮盖,避免了雨水进入定子内部。第二天,碰巧是业主组织的生产协调会,业主对八局的这种敬业精神表示了敬意和感谢。

  2013年,徐磊又踏上非洲大陆,出任埃塞吉布3项目部总工程师,这已经是徐磊在国外的第6个年头。当年的9月份,项目部迎来了一批新大学生,徐磊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想起了自己当初刚毕业时候的模样。他想,培养人才就是为企业持续发展作最大的贡献,让年轻人少走弯路,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徐磊组织了项目部成立以来的第一届“青年拜师,导师带徒”活动,促成了6对师徒,着重培养年轻的技术干部。

  回首过往,徐磊参与了三板溪、越南、印度、柬埔寨、缅甸、埃塞俄比亚等大大小小7个项目的建设。苦过、累过、委屈过,自豪过,也吃过亏,走过弯路,但最终由一名懵懂的技术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总工程师。从走入三板溪工地那一刻,徐磊就做好了献身水电事业的准备,从踏上越南的那一刻,徐磊就明白自己注定四海为家。然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兢兢业业的工作,换来的是同事朋友的尊重,四海为家的辛劳,换来的是祥和温馨的万家灯火。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