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确布设用于施工的单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加密控制点,认真满足施工要求;
2、严格执行施工测量技术交底,认真进行各工序的施工测量及复测,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保证施工进度和测量质量;
3、对测量工作必须有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承诺人:黄建
走进黄建的世界,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幅充满激情的画卷,里面有敢做敢闯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有只争朝夕孜孜不倦的努力,有数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奋斗,有坚忍不拔拼搏奉献的精神……他是机装分公司测量队伍的排头兵,是新时期技术工作者的榜样,是十九冶人青年一代的典范。他用坚定的决心诠释了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深刻内涵,用实际行动一笔一划地勾勒出追梦的蓝图。
逐梦之路:
几年前,黄建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毕业于内江师范学院体育专业的他却对建筑行业痴迷。机缘巧合到了攀枝花,坐落在大山间的各种建筑物让黄建惊叹不已,精致的人工布局与自然的巧妙融合将建筑艺术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座有着“象牙微雕”美誉的钢城让他深感建筑工作者的伟大,从此与工程测量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一名建筑工作者的强烈愿望和对工程领域的极大兴趣促使黄建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最终选择,他毅然决定放弃体育教育事业,报考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测绘工程研究生院,开始逐梦之旅。
筑梦之路:
方向已定,整装待发。可万事开头难,自06年应聘到机装分公司从事钳工安装工作和测量工作后,为彻底完成两个完全不搭界专业的转化,黄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别人的几倍,除了利用空闲时间系统学习专业技术外,他将同事当作师长,诚恳谦虚讨教设备安装工艺,扩展测量技术,了解测量的目的、误差允许范围权限,思考并尝试更省时、省力的测量方法。工作之余,黄建去图书馆翻阅工程测量资料,上网查看相关音像资料,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与坚持不懈的实操演练使黄建在测量专业上不断成长壮大,他先后参加了安阳120加热炉工程以及重钢环保搬迁料场工程、山东莱芜泰山钢铁厂 1800优特钢热轧线新建工程、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二期烧结设备安装工程、山东日钢1580热轧驻厂检修、广西柳钢二期1450热轧新建工程、广西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一期(二期)高炉和烧结新建工程、北海诚德压延金属有限公司1580热轧新建工程等多个项目的施工任务,在筑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圆梦之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建常说:“干事业就要干出个样来。”作为提供技术保障的“幕后英雄”,他守住清贫、耐住寂寞,长年累月在施工一线与各类技术难题打交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梦想迈进。
2009年,黄建负责广西柳钢二期1450热轧新建工程全线设备安装测量工作。为克服施工环境恶劣等不利条件,保证安装精度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黄建经过周密思考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高精度设备安装中心对点器》和《用于安装机械的划线器》两项专利,大大提高了安装精度,避免了因测量失误造成的返工。
2011年,黄建独立承担起广西北海项目部测量放线控制工作,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根据任务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让测量工作先行于施工,使测量服务于施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为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赢得时间。在高炉项目中,热风炉预埋地脚螺栓轨迹为圆形,圆形定位难度远大于直线,传统测设定位方法会影响定位精度和施工进度,他通过现场考察并结合本项目部先进的测量仪器设计出一套简单可行的螺栓定位方法,得到了业主的肯定与领导的好评,其编写的《AutoCAD配合全站仪定位热风炉地脚螺栓》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矿热炉工程中,回转窑同心度的测量是一个难题,主要难点在于筒体内无法架设仪器和筒体同心度测点长。根据实际情况,黄建同志采用自创的定点仪高法顺利完成整个筒体的测量工作,该项技术《大型回转窑同心度测量》取得2012年国家发明技术专利。
2013年对黄建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他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水平仪》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受理。其编写的QC成果《轧机安装精度控制新方法》,获得了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以及2013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他参与的课题《特大型回转窑设备安装及吊装技术》已通过中冶集团及攀枝花市科技局的成果鉴定,获得攀枝花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今年也是充满激情和期待的一年,黄建编制的QC成果《研制组合型多功能水平器新方法》已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评选。得心应手的测量本领与独挡一面的精湛技艺使黄建成功的蜕变成懂技术、会施工、善管理的“多面手”,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瑰宝。
造梦之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无到有,造梦者黄建实现了最初的梦想。现在,他又萌生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成为双型建设者。他给“双型建设者”下的定义是,能够熟练精通的掌握和实际操作专业技术;对专业理论,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将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并提升到理论层面,达到以科技促生产的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没有水滴石穿般的持之以恒,黄建现在可能还在职业汪洋中迷茫,永远抵达不了既定的港湾。对决定负责、对目标负责、对人生负责的态度让他从未停止追求梦想的螺旋桨,最终得以冲破航行途中的迷雾,发现阴霾以外的碧海蓝天。
听,汽笛声响……承载梦想的船又将扬帆启航。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