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的一个雨夜,已经习惯12点之后才入睡的张永红接到了一个急切的电话,业主希望十九冶能抽调人手,配合地方部队抢修军用光缆。中国是就业集团的张永红二话不说,立即下床赶往施工现场。两个小时后,险情得到控制,虽然雨水还下个不停,但张永红却满头都是汗。
“干我们这一行,特别忙、特别累、特别脏,家常便饭,不值一提。”张永红是一个谦逊的人,但他带领的深圳分公司重庆双桥项目部却干出了特别耀眼的成绩。从2012年12月10日重庆市双桥经开区邮亭工业大道一期工程开工,到2013 年12月2日重庆市双桥经开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土地整治工程开工,短短一年时间,四个项目的滚动开发,创造了奇迹,赢得了声誉,使“西部铁军”的金字招牌在重庆双桥熠熠生辉。
“穿针引线”是一门技术活
重庆市双桥经开区位于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处于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拥有亚洲最大的高精铸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西部最大的轮胎制造基地、重庆重要的重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和渝西、川东重要的仓储物流中心。
作为“千亿级”现代产业聚集区,重庆双桥经开区蕴涵着无限的机遇。到有鱼的地方去撒网,到有草的地方去放羊,到最有活力的地方找市场,“西部铁军”来了!
2012年12月10日,重庆双桥经开区邮亭工业大道一期工程开工;2013年 5月10日,重庆双桥经开区再生铅产业园土地整治一期工程开工;2013年10月17日,重庆双桥经开区巨腾国际土地整治工程开工;2013年12月 2日,重庆双桥经开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土地整治工程开工。
四个工程相继开工,在很多人看来,场平工程不是挖就是填,技术含量不高,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张永红和他的团队,却用最简单的方式和最高超的技艺,证明了“西部铁军”的实力。
重庆双桥经开区邮亭工业大道是贯穿邮亭工业园区的主干道,一期工程全长2公里,全路段采用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的二级公路标准。该工业大道的建成,将为重庆双桥经开区提升承载能力,增强对外吸引力,打造国家级经开区打下良好基础。
“邮亭工业园是重庆双桥经开区的主战场,而邮亭工业大道则是邮亭工业园区的生命线,更是我们能否立足的试金石,干好这项工程,意义重大,质量控制尤为关键。”据项目总工程师许明君介绍,该工程存在两大难点,一是高填方回填施工质量控制;二是雨水管混凝土管道安装控制。根据设计,路基每8米强夯一次,路面以下1.5米为三层土工格栅,道路两旁雨水管为直径2米混凝土管。项目部经过实地勘察和技术“诊断”,发现在高回填区域存在严重的自然沉降问题,就地取土回填缺口较大,而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后,项目部及时向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和重庆邮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反映,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制施工方案,经过业主同意后,改8米强夯为6米强夯,回填采用沙石混填,仅此一项就增加成本40 万元,但却大大降低了质量风险。同时,为满足承插式柔性接口对安装平整度误差不超过10mm的要求,将雨水管下方20mm的沙垫层改为碎石沙垫层,解决自然沉降难题。截至目前,邮亭工业大道一期工程累计完成路基挖方38万立方米,完成总量的84%;累计完成路基填方48万立方米,完成总量的90.5%。
一回生,二回熟。凭借邮亭工业大道项目积累的施工经验和人力资源,重庆双桥项目部果断出击,顺利拿下第二个项目——重庆双桥经开区再生铅产业园土地整治一期工程合同。该项目占地面积1463亩,总挖方量529万立方米,总填方量 532.3万立方米。截至目前,挖、填方均累计完成总量的98%,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成功和失败就像天平的两端,当成功的分量越来越重,失败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对重庆双桥项目部来说,伴随着邮亭工业大道一期工程和再生铅产业园土地整治一期工程的顺风顺水,真正的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
“巨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土地整治工程可以说是一项政治工程,开工的时候,黄奇帆市长都来了。管委会非常看好我们,而我们也不负重望,一举中标。”用项目经理张永红的话来说,能拿下巨腾国际土地整治工程算得上一项不小的成绩,而能按期优质完工则是创造了“奇迹”。
巨腾国际土地整治工程占地约1040亩,总面积69万平方米,挖方量约260万立方米,填方量约221万立方米,总工期40天。该工程于2013年10月17日开工,11月25日完工。
40天时间完成相当于97个足球场的场地平整任务,重庆双桥项目部这一壮举,得到了时任重庆双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陈刚等领导的交口称赞,被誉为创造了“巨腾奇迹”。交工验收报告上如此写到:工程已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工程技术资料完整,内容详实,准确,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奇迹催生荣誉,看似简单却不易。事实上,巨腾国际土地整治工程存在着无数难题。
难题一:工期短。40天工期,雷打不动,偏偏阴雨天气就达15天,占到总工期的 1/3。为了后墙不倒,项目部见缝插针,合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整合各方资源,晴天24小时作业,平均每天挖方9万立方米,炸药用量平均15吨/天,每天机械投入挖机60台,运输车224台,推土机15台,装载机7台,炮机15台。
难题二:运距大。该工程主要地块均在大足区交通要道大邮路两侧,车流量大,平均每分钟要通行20辆车,既要满足土方运输需要,又不影响大邮路的正常通行,在不能封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方面,项目部在大邮路上增设两处平交路口,设置临时红绿灯,红绿灯时间根据交通流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错峰通行,运输车白天间断性通过,大部分安排在夜间,每晚平均通行2200车次以上。
难题三:安全隐患多。项目所在地上空四条国家电网高压线横穿而过,对爆破作业存在一定影响。为了确保安全,重庆双桥项目部要求爆破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压铁塔安全,同时采用钢板遮挡炮孔的方式,小心翼翼避开“雷区”。
在啃下巨腾国际土地整治工程这块“硬骨头”后,重庆双桥项目部乘势而进,继续“攻城拔寨”,顺利中标重庆双桥经开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土地整治工程。该工程面积约907亩,总挖方量102.8万立方米,填方量229.7万立方米,工期120天。目前,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从如履薄冰到游刃有余,重庆双桥项目部“穿针引线”,合理调配资源,将四个项目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桌子人的“一揽子计划”
重庆双桥清晨的雾,像一层纱布笼罩在大地上。
每天早上8点,张永红都会准时来到施工现场,和项目副经理田厚山一起巡视各个地块的作业情况。2013年11月14日这一天也不例外,在巡视工作2小时后,雾还没散去,他们又来到临时办公区与其他人碰头,安排工作、制定措施。突然,施工队长前来报告,某座铁塔基座由于爆破原因,出现了裂纹。张永红一边通知现场停止作业,一边向业主、监理汇报。经过现场检查,他立即拿出整改方案,首先对铁塔进行加固处理,土方施工放弃爆破作业,改为机械挖土,另外设置安全警戒线,派专人看管。
时间到了中午,随便应付了几口盒饭后,张永红他们又开始周而复始地巡查,“说白了,就是天天守在现场”。一直到下午6点,回办公室开会,该强调的强调,该调整的调整,该加进度的加进度,开完会又一头扎在工地。不值班的人晚上9点就可以回去休息了,而张永红总是要忙碌到深夜,一天的辛劳才暂告一段落。
迎着朝雾出发,踏着夜色回家。这就是被重庆双桥项目部员工戏谑为“白+黑”的生活工作方式,很平凡却很难得。
管着四个项目,而重庆双桥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却两只手就能数清,十个人,刚好一桌子。从项目经理张永红,副经理田厚山,总工程师许明君,到工程部长黄瑞雄,治安部长刘勇军,安全员陶福磊,施工员李昕宇,“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都是好汉子”。
在张永红看来,几个大项目能够顺利推进,首先要有奉献精神,“干这一行,不管哪个项目,都只能顾大家舍小家。”2013年,母亲过世,来不及料理后事他又匆匆赶回了工地。其次是制度保证,要充分落实责、权、利,建立规章制度,每个人都是一道闸口,项目经理是总开关。再次是协调同步,互相体谅,要站在项目总体高度考虑问题。
“不怕人少,就怕错多。”张永红介绍,无论是交通管制、危险源梳理、进度检查、安全防护、质量控制,还是后勤保障,首先是明确项目管理人员各自的责任,再明确各作业队的任务分工,事事都有专人负责,人人都有计划目标,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让制度和措施形成“闭环”。
“这个项目太‘折磨’人了,不过我喜欢。”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李昕宇看起来已经完全脱去了学生的稚气,连说话方式也更为老练。也许“折磨”二字太刺耳,他马上就改成了“锻炼”。能够独当一面,负责巨腾项目5号地块和再生资源项目2号地块现场施工管理的他坦言,收获最多的是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从以前“辩不过”到现在“讲得赢”,协调能力提升了。
“协调”二字在重庆双桥项目部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到四个项目的资源调配,小到项目部人员的分工合作。项目经理充分放权,年轻人勇于挑大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据估算,重庆双桥项目部“精兵简政”的直接影响,就是一年节约管理成本50万元以上。
“以前有事需要吩咐做,现在没有吩咐大家也会找事做。”这是李昕宇工作一年多来最深刻的体会。
生而优则“市”的范例
2013年,田野董事长开出了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根治“十大思想病”的十副综合药方,其中第六副药方就是生而优则“市”。
“缺市场必危,丢市场必亡。”刊登药方的报纸还在张永红的案头上。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重庆双桥项目部严格践行了田野董事长“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广交朋友,这样才能信息多渠;我们不能‘等、靠、要’,要做到‘找、闯、拼’;我们不能总是‘量力而行’,要做到‘整合资源、挖掘资源、集成社会资源’”的指示要求。
从一个6000万元的项目,到滚动开发出2.3亿元的市场,重庆双桥项目部有哪些秘诀?回答这个问题,张永红毫无保留和盘托出。
一定要选择合适项目。首先是经验判断,看能不能干,干不干得成,其次是系统地对现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物流、材料、社会资源利用等做好详细调研,出具可行性报告。
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合作队伍。管理型项目较多地依赖于外协队伍的施工能力,所以必须选择可靠的分承包队伍。
一定要有一支有责任心的团队。每个人都不可或缺,都要沉下心办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定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交流。要把业主当合作伙伴、朋友、同事,不保留、多协商,让业主少操心,争取更多的支持。
一定要珍惜每次机会,干好每一项工程。不能做“一锤子买卖”,要千方百计维护品牌形象,以活找活,以点带面,为下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五个一定’归结为一句话。”张永红说道,“就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这才是我们实现滚动开发的法宝。”
2013年,重庆双桥项目部通过了重庆双桥经开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站各项安全检查。重庆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检查组3次对工业大道一期道路工程进行了企业质量行为、安全文明施工行为、合同履约行为等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综合评价检查,平均分高达85分以上。
2014年,一切又将崭新开始。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让张永红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最头疼的,是下雨天干不了活;最满意的,是按时完成业主交代的任务,得到重庆双桥经开区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认可;最期待的,是赢得后续合作机会,再创“奇迹”。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