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色的外墙,瓦蓝色的坡屋顶,明净的玻璃窗映衬着典雅的铁艺栏杆,这样的建筑让不少城里人也感到羡慕。这就是位于郫县新益州的成都市最大规模失地农民安置房小区——富士康搬迁安置房。曾在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立下赫赫战功中国十九冶,在富士康搬迁安置房小区建设中被委以重任,肩负起了规划约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户数为7000多户的安置房施工任务。其中一期安置房(二)标段规划用地约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3739万平方米,住宅面积为7.87万平方米。该项目由4幢地上28~29层、地下2层高层住宅,2栋2~3层商业房组成。此标段设计规划为生活小区,其中设计有地下停车位878个,非机动停车位1100个,绿化率达到30%,居住户数为921户,其中一套一为268户,一套二为273户,一套三为380户,总居住人口为1954人。中国十九冶为民实现“安居梦”的重任,无疑也是中央企业助推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的参建,宣示着为2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工程建设提供了时间和质量上的保证。 2011年4月11日,首批35万平方米危旧住房改造回迁房工程正式奠基开工,10多架塔吊、1500多名建设者一下子搅醒了郫县德源镇。
“时尚”、“宜居”是成都郫县新益州板块的亮点。该板块总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就业人口、总居住人口达到60 万人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吸引1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和白领人士在此工作,约4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将在此安营扎寨。为了大量企业入驻,农民为新城舍弃了土地,7000多户村民让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因此,优质建设好安置房成为中国十九冶的重任。该工程作为成都市政府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对中国十九冶挺进成都平原,实现华丽转身的一次重要检验。然而,检验刚刚开始,中国十九冶项目部就遭遇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又具有“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报建)的特殊性,管理难度和施工难度直线上升。从建设之初,中国十九冶项目部就确立了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来建造安置房。在建设安置房小区前,建设者们深入安置房村落入户调查,将未来业主对“新家”的构想融入施工建设中。在户型设计中,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家庭的需求,与设计单位沟通,精心为村民“量身定做”不同面积的户型。甚至连房屋的采光、朝向、通风等细节都吸纳了村民的意见,设计推出“可变户型”住房,主要为50平方米、77平方米、112平方米不等。为不同人群量身打造,其灵活选择的做法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除了规划完善的商业城、公园、幼儿园、服务楼、清洁楼等生活设施,中国十九冶项目部还着力在新建的还建小区内,保证水、电、路、天然气、有线电视、光纤等公用基础设施齐全可靠。为让农民适应社区生活,小区还配备了图书室、医疗室、警务室、活动室、服务大厅的“四室一厅”。在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内部功能上,中国十九冶项目部按照“立足今天、着眼长远”的原则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郫县新城第一建筑亮点。在临建布置时,项目部按照中国十九冶VIS系统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标准,进行场地硬化、设置标准尺寸设施,在各个办公室和食堂分别设置空调和风扇;办公室内安装铝合金组合式办公桌;临建场地内设置车棚、篮球架;食堂餐桌和会议室的会议桌为乒乓球桌案拼合而成。标准化的临建设置既满足了项目部员工工作、生活及项目部开展活动、会议的需要,也给全体参建员工提供了娱乐、健身的便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依照中国十九冶VIS系统设计的标准旗台庄严地竖立在办公区域正中央,时刻提醒参建人员牢记自己代表中央企业履行使命。
鹃城施工谱华章自2011年4月正式拉开建设序幕以来,由于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难度大,工程交叉施工作业多,给现场管理和协调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项目部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严格控制关键节点,进行24小时施工,3班制作业,人停机器不停,强力推进工程进度。同时,对工程进度实行“刚性化”控制,实行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和三周滚动计划,各项工程必须按节点计划完成;出台月度工程综合考核办法,奖励先进,鞭策落后,调动各施工队的积极性,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经过全体员工艰苦努力,中国十九冶项目部的施工进度是参建所有经济保障房项目中进度最快的。因管理到位,质量、安全抓得好,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业主的各项大检查中,项目部都受到了表扬。并总结出施工过程中“严把七关,严守现场”的施工经验,既加快了施工进度,也保证了施工质量。
首先是严把材料进场关和质量合格关。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项目部在采购时都坚持做到有产品批号、标号、合格证、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五证”齐全,缺一证件不订货。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坚持做到有检验、有报告,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入场.对于合作队伍使用的辅助材料,不管是每一颗螺丝钉、每一具混凝土模版,项目部人员都亲自查看,有合同的查阅合同,没有合同的翻阅发票、收据,既让自己省心,也让合作队伍放下戒心,更让工程质量放心。其次是严把图纸复核关。该工程的所有下发的施工图纸,项目部都坚持做到数据认真复核,现场实地对照,未经复核的图纸不下发。图纸下发前,要召开由具体施工单位以及项目经理部参加的图纸会审会,明确设计意图,贯彻设计精神。不管是挑灯夜战还是现场监督,项目部管理人员时时刻刻携带施工图纸,发现与施工图纸有偏差立即改正。再次严把施工方案会审关。每项新工程开工,项目工程管理部都要分派专人深入现场仔细调查,详细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写好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有关科室人员对其进行会审和优化,经审核小组签字同意后,方可下发实施。第四关,严把开工批复关。每项工程开工前,都要逐级填写开工报告申请单,项目工程部门派专人深入现场,认真检查施工准备情况,要求做到路通、电通、水通、场地平;另外,还要检查施工预案和质量保证措施,缺一项都不批准开工,杜绝盲目开工。第五关,严守安全生产关,项目部对安全工作和文明施工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项目部和各参建队伍主要领导参加的工程安全管理部,构建了安全保障体系;与各参建队伍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自上而下、管理严密的安全监察网。由于施工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截至工程竣工投产,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第六关,严把质量技术合格关。在工程施工中,项目部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责任、权限,建立质量追究制度,对质量层层把关,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在加强质量控制上,项目部实行样板制,技术员、质检员全天候在现场进行全程监督和技术指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因为该工程为房建施工,其工序繁多,给工程质量控制带来很大难度。从楼房立柱施工开始,第一步是放线,需要检查立柱主筋有无偏位,如主筋偏位要进行纠正。接下来是柱根凿毛,钢筋绑扎,预埋管线盒,安装垫块、定位筋及钢筋撑杆,柱根冲洗,自我质量检查合格后,报请专业质量检查工程师进行验收、签字后,才能进入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注。从一根楼房柱子从钢筋绑扎到最后混凝土浇注完成,前后有28道工序之多。每一道工序,员工们都认真按照技术要求施工,做到精益求精。项目经理王荣经常告诫下属员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在为民施工,我们决不能给中央企业丢脸!” 第七关,严把重点环节方案关。该项目在工程重大节点时,均要求项目成员及时按照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将项目节点的方案认真优化,坚决执行。特别是在基础混凝土浇筑上,在36小时内,需要完成3185m3混凝土基础浇注任务,由于浇筑深度大、面积广,混凝土的浇筑由两台泵机分别从内圈和外圈分层浇筑。项目部根据地形的特点,制定了浇筑与振捣同时进行,振捣间距为1米,这样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排尽了混凝土内的气泡,使分层处混凝土能够充分结合。同时,该混凝土浇筑也是项目部第一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为保证施工质量,确保预订方案顺利实施,项目部白天专人监督施工,夜晚分批通宵值班,作业人员分三班倒保证浇筑的持续有效的进行。另有安全员24小时巡查施工现场,并配备了一名现场医疗人员。夜间作业塔吊大灯与基坑边上照明灯齐开,保证作业人员有和白天一样的视觉光线。通过项目部认真筹划,以及执行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混凝土基础顺利浇注成功。
“严守现场”是每一名施工现场人员都明白并真正落实到位的,这在该项目表现的淋漓尽致,真真切切把失地农民的房屋建设看成是自家的大事。因为有组织的重托,有失地农民的期盼,十九冶人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由于前期各项手续的办理和开工准备影响了施工进度,具体承建的十九冶武汉分公司紧紧抓住成都金秋时节的有利时机,全力以赴,集中所有力量,日夜奋战抓进度、质量,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为了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武汉分公司安排技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年轻有为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该项目的现场管理。主管工程师何韬,10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建设和房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他认真负责,从严管理,从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调配、机械设备配备、材料供给、半成品加工等方面,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和原有建筑,优化施工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使四栋楼全面开工施工,互不干扰,资源共享,交叉作业,齐头并进。只要有人作业,何韬就不离工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他都与施工负责人、监理仔细研究方案,反复检查质量,履行签认手续,使工程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有人打趣地问:“何工,你整天泡在工地,家里人没意见吗?”他笑笑说:“我是心里着急啊,2000多人等着住房里,早竣工一天大家就早搬进去一天,我家里人能理解。”多么朴实,多么真诚。这就是十九冶人,无私奉献,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更把业主和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真正实现了“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
正是有了像何韬这样以岗为家,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素质好、有责任的职工,在一年的施工时间里,中国十九冶顺利向失地农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顺利完成了郫县的“一号惠民工程”12.4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建设,同时也为郫县的高速发展拉开了大幕。交房入住顺民意拆迁改造是还建项目中一个无法绕过的坎儿,而优质、及时完成交房验收,又是建好民心工程的关键。能否让搬迁的居民尽快搬进新居,是施工企业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的一个最直接的手段。同时,回迁入住涉及千家万户,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回迁安置房交工验收中,项目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是,由于其他项目受土地、资金以及工程质量等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回迁安置房的验收速度明显慢于拆迁速度。如果安置房不能验收跟进,就将影响广大群众对政府的支持力度,因此,项目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参与到失地农民验收的工作中,既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施工验收,又要参与政府拆迁办与失地回迁房农民验收,已成为城市拆迁改造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为加快回迁房验收速度,真正树立起民生为上的理念。在当天的交房仪式上,成都郫县德源镇政府组织了建设单位、物业单位、施工单位、社区参加,交房计划每日交付158套住房,共计交房921套,一次交房合格率为96.5%。交房小组分三组交房,交房组、维修组、咨询组,共计50人配合交房,为广大农民变身城市居民提供有效的帮助。在验收的时候,项目部也不能打“马虎眼”。同时邀请保障对象参与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十九冶项目部主动向业主单位提出应在工程醒目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标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责任人姓名;回迁住房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内,十九冶将定期进行质量回访,及时了解住户对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推行回迁房质量终身负责制。同时,由于验房过程中,项目部成立的维修组随交房工作组一起工作,待验房查勘房间时,记录小的质量瑕疵,立即派维修人员处理,如遇当时无法处理的,承诺处理完毕时间,以便安置农民满意。同时,在交房期间,项目经理王荣要求项目部所有人员态度应端正,和蔼可亲,笑脸相迎。不管验房态度和理由都要认真回答,耐心解释。针对有问题的房间存在的质量问题采用统一登记制度,并下发整改单到各队维修点,各队派出的维修人员处理完毕后及时反馈到登记处给予登记。做到有问题必处理、有处理必登记制度。正是有现场项目部及时整改,积极配合国土、规划、房管、城管执法等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目前该项目按照现代城市的理念,已经完善供电、供热、供气、绿化等各种配套设施,提高居民宜居水平。广大失地安置农民已经全部入住,在小区周边随处可见他们灿烂幸福的笑容。也许之前这里沟渠密布、村居散乱、地势低洼。如今,已耸立起清新别致的现代社区、开阔大气的楼房,路网不断延伸,设施持续完善……
所有的一切,无不昭示着一个现代化新城区的崛起。四栋回迁房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这最美好的蓝图,被西部铁军辛勤的汗水实实在在地写在了上面。中国十九冶也从攀西裂谷挺进成都平原。西部铁军正满怀激情,虎虎生风,向着更高的发展平台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安居梦”而努力。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