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不畏路途艰辛;遇水架桥,彰显铁人品格。
长江从这里奔流入海,在安徽境内,这里的人们亲切地称作“皖江”,皖江既是安徽人的“黄金水道”,给人民提供便利的运输和充分的农林水源,但也是一道安徽人祖祖辈辈想要跨越的“天堑”。多少年来,皖江两岸人们“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期盼没有改变,追求皖江“架长虹”的梦想始终如一。
1998年时,中铁一局这支筑路英雄来到安徽芜湖,参建全长10.59公里的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这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跨世纪工程,其中,铁路引桥 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尚属国内首创,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19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被业内人士誉为“国内第一梁”。
老金是这座大桥的主要建设者之一,他最有发言权。如今,老金已经退休,但还作为公司特聘专家经常到各个工地检查指导工作,为大家解忧排难,受到上下员工爱戴。他作为第一批进入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工地的筑路人,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据老金回忆,当时他来时正值芜湖的三伏天,热的像蒸笼,让人无地躲藏。老金说,和他们一起来的有十几个人,年龄大一点儿的四五十岁,常年闯南走北,四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因无法适应这里潮湿的天气和蚊虫叮咬,满身起了湿疹,最后不得不调转到西北地区的项目了。他们常常光着膀子,只穿一条短裤,脖子上搭一天毛巾,个个身上汗流浃背,一起吆喝着在工地干活儿,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成功解决了预制箱梁内外模板的设计、加工及浇筑工作,并在鉴定会上得到桥梁专家的极高的评价:“这是国内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同行业制梁施工的空白。”更值得老金骄傲的是,经过他们三年多时间的浴血奋战,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完工后,凭着工程质量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于2001年 12月被中国建筑协会和中国建设部评为“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这是老金他们那批大桥建设者莫大的荣誉,也是中铁一局“诚信创新永争一流”企业精神的体现。
也许是历史巧缘,在时隔十二个春秋的2013年末,正当2014年的新春钟声敲响的前夕,中铁一局中标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节段梁预制安装工程C-2标段。十二年前是芜湖长江“一桥”,现在是芜湖长江“二桥”,这支曾经勇战皖江铸造精品的“铁军”再次来到这里参建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他们要再次圆安徽人皖江“架长虹”的梦,也要圆中铁人“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梦。
2014年春节刚过,当老金乘坐的火车穿越他们修建的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踏上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芜湖时,他的心情无比激动,这里有老一辈“铁军人”辛勤汗水的结晶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故事,也有他们曾经驻足江边,思念亲人的深深情怀……
老金这次作为特聘专家,来指导大桥的前期建设。芜湖长江二桥位于长江下游黑沙洲河段和芜裕河段交界区,是《安徽省长江过江通道布局规划方案》提出首批建设的8座过江桥梁之一,大桥距上游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约24km,距下游芜湖长江公铁大桥约34km,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横八纵”中“纵二”的一段。中铁一局参建的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承担着6026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安装工程,共计节段梁预制安装任务为4186榀。
从天堑变通途,绝非易事,要实现梦想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勤劳的汗水,这一点从每一个中铁人背起行囊,告别家乡的那一天起已经做好了全力以赴的思想准备,老金更是深有体会。
自2014年2月12日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始部始终以“高起点进入、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决战、高质量取胜”为原则,以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标准化管理手段为抓手,以“誓把芜湖建鲁班”为目标,克服雨水天多、便道阻力大等不利因素,抢晴天、抓阴天、见缝插针用雨天,加大人员与设备的投入,争取有效时间全力完成了驻地建设、场地硬化、生产线、制梁台座等任务,为确保首榀箱梁顺利浇筑创造了良好施工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4年6月28日上午,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节段梁预制安装工程C-2合标贵山制梁场内,鞭炮齐鸣、机器轰隆、人声鼎沸,老金是这热闹人群中的一员,他同项目管理人员、农民工兄弟一道,为首榀30米箱梁成功完成浇筑而喝彩,这也标志着中铁一局芜湖长江二桥节段梁预制及安装工程标C-2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榀箱梁的成功浇筑,既拉开了中铁一局芜湖长江二桥节段梁预制安装工程C-2合标贵山制梁场规模化投产的序幕,又为继续优化施组、施工工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昔日勇战皖江铸造精品,今朝再会芜湖续写辉煌。老金见证了昔日的精品工程,他将同我们年轻一代中铁人一道,发扬中铁一局“铁人精神”,落实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责任化考核,鼓足干劲,加快预制箱梁生产步伐,确保完成大桥阶段性生产任务,续写中铁一局在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设中的辉煌!
人们不会忘记,每逢列车穿越高山峻岭呼啸而过时,总会想起先前默默的铁军铁筑路人的辛勤汗水;无论逢年过节还是严寒酷暑,像我们一样的中铁人或多或少的坚持在施工一线;无论面对怎样的急难险困,总有敢于担当的中铁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愧为筑路英雄。
皖江的水啊,清悠悠,大桥建设才开头。“天堑变通途”的梦想让安徽人魂牵梦萦,把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设成为鲁班奖的梦想,也是我们中铁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