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大渡河枕头坝一级电站下游防渗墙右侧部分成功爆破,基坑开始充水,这是水电三局在枕头坝电站建设中如期实现的又一个重大节点,实现了2014年的防洪度汛目标。
“成如容易却艰辛”。自2011年底开工至今,三局人愈挫愈勇,且行且歌,相继如期完成甚至提前完成了基坑开挖、防渗墙施工、大坝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展示了“直挂云帆、击楫中流”的勇气和智慧。
顶层设计唱好“前奏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亦如此。
2011年9月,公司以11.56亿元中标枕头坝电站施工合同,主要施工内容:电站进厂公路、挡水及泄水建筑物、发电厂房、电气埋件、库区拦污漂工程等。
这是三局人首次承担大渡河流域大型电站主体工程施工。成败与否,关乎前景。公司对枕头坝施工局领导班子的人选极为慎重,三思而后定,由公司副总经理焦继轩挂帅,担任施工局局长,“沙场秋点兵”,精挑细选,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率领有丰富经验和过硬技术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开赴现场。2012年,公司又把在阿海水电站干出很多亮点的贾贵强调来,担任枕头坝施工局的常务副局长。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对于旅游者来说,大渡河金河口大峡谷是“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园”,但对于水电人来说,它却是“最难施工”的危险地带。
电站工期紧,任务重,前期截流、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等环环相扣,施工强度高,超过了国内同类工程的强度指标。
施工局首批人员于2011年9月26日进场,9月27日,焦继轩主持召开了首次工地例会,时任四川分局局长李刚、党委书记李红伟等10余人参加了会议。焦继轩从宏观上对工程进行了把脉。他强调,枕头坝工程的施工过程面临着五道难关,即截流施工、防渗墙施工、开挖施工、混凝土浇筑及砂石及拌合生产系统改造。闯过这五道难关,枕头坝工程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焦继轩高度重视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在他看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前期的策划和施工阶段,焦继轩都协调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到施工现场,重大方案的设计都有专家参与,给施工提供了很多建议。
由于前期策划到位,各类资源保障到位,施工局于2011年11月27日成功截流,到2012年6月,基坑开挖、基础固结灌浆等工作已完成,进而于2012年8月10日开始浇筑首仓混凝土。
由于受前期围堰防渗墙底部基岩渗水及阻工影响,大坝与厂房工程工期均有一定滞后。但业主“卡死”的发电时间不能变,这就迫使施工局不得不赶工131天,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此时的人工费已经比投标时上涨了两三倍,一旦赶工展开,资源要加倍投入,各项成本都会疯狂飙升,施工局能担当这样的重任吗?
“顺势而变,逆势勇为”,施工局在危难关头,多次召开紧急会议,举全员之力,研究制定了赶工计划。由于工期已经压缩到了最低限度,要全面实现赶工计划难度极大,为此,施工局在组织安排上以保度汛目标、保发电目标、保关键线路为重点,把工程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自2013年6月16日赶工展开以来,施工局对内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简化混凝土施工的工作流程,提高现场门塔机设备使用效率;对外做好与业主、设计、监理的沟通,同时做好与相邻标段的协调工作,及时沟通,出现问题及时研讨,充分利用每天的现场碰头会解决当天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标段之间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干扰,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进行,避免了工期浪费,实现双赢。
优化方案演好“进行曲”
枕头坝施工局副局长赵正平告诉记者,枕头坝工程虽然技术难度不大,但工期要求很高,如果按原定技术方案“一条道走到黑”的话,几乎不可能把时间抢回来。
单有拼劲还不行,要讲究技巧,三局人干工程靠的不只是力气,还有头脑。生产过程中,施工局对技术方案做了一系列的优化。
进入2012年,枕头坝施工局结合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厂房及大坝回填及堆石混凝土改为碾压混凝土》、《温控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调整》、《尾水扩散段顶板由现浇混凝土改为预制梁》、《将现浇廊道改为预制廊道》、《4号机增加一条临时排水廊道》等优化建议,为项目节约成本约760多万元。在满足设计结构要求、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得到了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的支持和肯定。
工程不完,思考不休,优化不止。2013年6月份,在全面掀起赶工热潮后,施工局为确保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又自伤了很多“脑细胞”,又对大量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
调整施工机械布置。将安装间下游的一台MQ600B门机调整到1号、2号泄洪闸消力池内安装,安装间底部的混凝土用长臂反铲,辅助上游坝顶的MQ600B门机入仓,下游排架柱则用汽车吊辅助入仓。施工局考虑到起吊能力和覆盖范围问题,2013年9月份以后,陆续将厂房尾水渠内的两台MQ900B门机移装到尾水平台,这样,既解决了尾水副厂房混凝土施工问题,又辅助了2号、3号机座环的吊装。
优化水泥配合比。施工局在进水口胸墙、主机间蜗壳及泄洪闸胸墙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做了进一步的优化,采用低热水泥、多掺粉煤灰、使用高效缓凝减水剂等综合措施,降低了水泥用量,减少裂缝出现的机率,同时减少了混凝土的冷却费用。
优化钢衬模板。蜗壳结构复杂,蜗壳模板全是异形模板,蜗壳扭面部位模板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模板加工制作以及拼装难度大、费用高。蜗壳内为高速过流区,流道内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高。为了确保蜗壳的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局提出“将混凝土蜗壳改为耐磨、耐腐蚀、耐冲刷强的蜗壳钢衬”的优化设计方案。混凝土蜗壳优化为蜗壳钢衬后,确保了蜗壳整体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节约了蜗壳模板的费用投入。
对连系梁采用预制方案。厂房进水口和尾水闸墩间共设有60根联系梁,若采取现浇混凝土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铺设模板等工序,对施工进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是高空作业,存在高空作业危险。于是,施工局将厂房进水口和尾水闸墩间的联系梁采用预制梁施工的方法,提前预制,加快了施工进度,并节约了人工费、材料费等成本。
优化厂房坝段尾水平台门机梁结构。施工局考虑到主机间座环吊装单片重19.5吨和吊装距离,以及为了保证2014年的防洪度汛以及发电目标,尾水副厂房工期十分紧张,施工局委托贵阳设计院对厂房坝段尾水平台门机梁结构重新设计,在尾水平台安装两台MQ900B门机,增加了主机间和下游副厂房的机械设备投入,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这些优化方案,在满足设计结构要求,保证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加大投入奏好“交响曲”
合同就是信用,信用就是品质,作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三局人把这种作风带到了枕头坝电站。施工局总经济师宋彩云告诉记者,到2013年10月,厂坝工程全面进入上部结构,体型复杂、承重支架、模板、钢筋等工程量大,备仓难度大幅度增加。虽然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等较投标时翻了倍,但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施工局反而“变本加厉”,增大了各类投入,加快备仓速度。
加大人员投入。混凝土施工压力最大的部位为厂房坝段进水口及副厂房,厂房坝段进水口胸墙以上单仓备仓工程量约为:模板安装1000平方米,钢筋制安80吨。施工局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才能声震天”,要实现工期目标,混凝土施工需同步全面展开,保证各部位的施工人员投入数量。施工局按照双班作业人员进行配置,每台机组进水口段配置作业人员80多人,4台机组副厂房共计配置250多人;在尾水闸墩配置施工人员60多人,且随着尾水闸墩逐步到顶,尾水施工人员全部投入于主机间段施工,满足了强度要求。到2013年11月主体混凝土施工赶工阶段,人员投入高峰期达到2300多人。
加大材料投入。厂房进水口在最初进行规划时,承重架的搭设材料按三个浇筑层周转使用。但到赶工阶段,进水口一线工期极为紧张,施工压力最大,这燃眉之急该怎么解呢?施工局斩钉截铁,对厂房进水口胸墙承重架所需的工字钢、槽钢、快速架管、模板、方木等材料,不再周转,而是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备仓,省去了对下部承重架进行拆除的时间。在尾水副厂房楼板施工时,模板、钢架管、方木等按照四台机组三层楼板配置,进一步减少了材料周转过程对工期的影响。
加大设备资源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施工局顶住成本费用压力,坚持加大设备投入,加快备仓速度及混凝土浇筑速度:一是增加移动倒链。厂房进水口模板主要采用多卡模板面板及由小钢模拼装而成的组合模板,便于其整体提升。为缓解门、塔机的生产压力,加快其仓号备仓速度,施工局增加了汽车吊及人工拉倒链配合门、塔机进行模板吊装;二是增加混凝土输送泵及混凝土罐车。随着进水口高程的逐步上升,其仓号面积逐步增大,混凝土量也随之增大,施工局增设混凝土输送泵,配合门、塔机入仓以增大混凝土入仓强度。根据现场情况,对厂房坝段增加6台混凝土输送泵,增加混凝土罐车13台;三是在厂房尾水平台增加一台门机。施工局先是在厂房尾水平台布置了一台门机,用于副厂房材料吊装及混凝土浇筑,但施工压力仍然较大,因此,施工局又在厂房尾水平台增加布置一台门机,辅助进行材料吊装及混凝土浇筑。
通过加大资源投入,三局人奏响的交响曲开始逐步进入高潮,而善于“弹钢琴”的贾贵强,则让这些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各种音符更流畅地跳动。
协作队伍同力“大合唱”
采访中,枕头坝施工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陈强告诉记者:“对分包商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枕头坝没有采用大包模式,而是采用了‘以自营为主,与工序分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好处是能够掌握主动权,像机关的管控,包括在现场设立土建工区,专门对现场进行管控,管理人员旁站、跟班,从安全、质量、计量、进度等各方面进行考核控制。
2012年6月,施工局对混凝土工序分包进行了公开招标,从40多家投标单位里面选择10家。工序分保基本是按区域划分,大坝、厂房按上下游方向分进水口、主机间、副厂房,按左右岸方向分左岸非溢流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一二号泄洪闸、三四五号泄洪闸。
“在枕头坝项目,感受最大的就是施工局的领导、职工全力以赴地支持着外协队。施工局对工期抓得非常紧,时时刻刻、实实在在地关注着,比如说钢筋厂要是忙,生产的钢筋量不能满足现场需求,给施工局一说,施工局就会安排其他队伍帮忙加工,不耽搁工期”,承担4号机进水口等部位施工的外协队负责人胡运进告诉记者。
施工局对于外协队的管理,既做到了每月都要结算,又做到了每天早晚都要清点人数。“在施工局的领导下,外协队没有说是干不下去就停住,总是埋头好好干,最后施工局领导给了我们合理的补偿”,胡运进诚恳地说。
“搞了这么多年的工程,还没有哪个项目像枕头坝这样从头到尾没松过活,始终都在忙着”,胡运进感叹,在枕头坝干活,始终是紧张的,天天在赶工期。在施工局的督促下,2013年12月20日,胡运进的队伍承担施工的4号机进水口最先达到高程,比计划时间提前近1个月。
既是大合唱,就要步调一致,高度统一。施工局将各外协队伍“涂上了黏胶”,相互调剂。假如某个外协队工期异常紧张,人手不够,施工局就从其他人力较为富足的队伍抽调人员,来相互支援。等结算时,由工区、经营管理部先后审批确认后,将被支援队伍的费用扣除,补给支援方。这一办法,非但让分布不均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而且也让外协队节省了人工成本。
为激励协作队伍,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施工局对主体施工部位、门塔机司机、混凝土运输车辆司机、拌合系统、砂石系统等,都做了详细明确的奖励规定。对于满足进度要求的协作队伍,奖金以现金的方式直接在现场发放,各个部位施工节点奖金共计3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质量管理站进行的质量巡视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对枕头坝工程的工艺、质量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勉励犹在耳,贾贵强向记者表示,目前,施工局全体员工丝毫没有松懈,依然保持着满负荷地拼抢状态,实现了今年安全度汛的目标,大家有信心如期履约,为实现2014年度的施工任务而不懈的努力。
一路走来,三局人且行且歌,在大渡河畔奏响了一曲奋进曲、励志曲,相信,在“不辱使命、诚信履约”的信念下,凯歌即将奏响。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