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强,中国水电八局石济铁路专线项目部架梁工区负责人,今年57岁,人称“强哥”。他下过乡、当过工人、搞过管理,干过十几个水电工程,是赫赫有名的水电吊装大王。从2008年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起,他转行搞箱梁架设,干过三个铁路工地,亲手架设了750多榀箱梁,总重620000多吨,总长 24公里,不仅优质高效地完成箱梁架设任务,而且从没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被大伙誉为架梁大王。
“瞟学”成大师
箱梁架设是一项风险极高又十分精细的工作,必须周密布置、科学地组织提梁机、运梁车、架梁机等设备协同作战、空中接力,把一榀榀面相积相当于篮球场大小的箱梁安全精准地架设到每一个桥墩上,十分不易。 2008年初,组织上把京沪高铁556榀箱梁提、运、架任务交给了舒国强。舒国强尽管有着丰富的大件吊装经验,但是对箱梁架设当时还是门外汉。每榀厢梁重达八百多吨,要从制梁台座脱模移运到存梁台座静置存放,经过多次预应力张拉,在架设前倒运至喂梁台座,然后利用两台450吨龙门吊联动作业提吊到运梁车上,再通过桥面上长距离的运输,最后用架桥机放到桥墩支承垫石上,整个过程复杂,又不可逆转,不允许有半点闪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满足工作需要,队伍还没有进场,舒国强便组织员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之后又带队三下武广高速铁路三个梁场学习观摩,还到设备制造厂家了解设备性能,请专家到工地现场授课,他虚心请教,刻苦钻研,记了大量的工作笔记。
6月,京沪高铁邹城至曲阜段开始准备架梁,舒国强率领团队来到了邹城梁场,他们一方面紧锣密鼓地投入施工准备,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学习。京沪铁路工地全线有十几个梁场,他只要听说哪个梁场有提梁、运梁、架梁施工,便不辞辛劳地的带队赶去观摩。有的梁场拒绝他们进入现场,他们就躲在远处观看,为了把细节看清楚,他们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直至把施工流程、手段和方法通通弄懂、吃透。回来后,他们将各个梁场提、运、架梁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取其精华,以丰富自己团队的技术方案。舒国强还率领员工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设计了简单实用的架桥机轨道拖运车,400吨落梁千斤顶拖运车和架桥机轨道垫板拖运车等架桥专用设备,同时还设计了安全实用的900吨架桥机前支腿L型安全防护栏杆。 架梁中箱梁落梁定位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活。规范要求,每一榀箱梁支座中心线与垫石中心线误差小于20毫米,砂浆厚度控制在2-3公分之间,4个千斤顶压力误差控制在5%。开始,监理认为舒国强他们的团队第一次搞箱梁架设,对其技术和工艺水平持怀疑态度,规定只要监理人员不到场,不允许施工。舒国强为了争得监理的信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们每一道架梁工序、每一个施工工艺,甚至每一颗螺栓的扭矩都是精益求精,架设的每一榀箱梁的坐标都优于规范标准,有的甚至达到了零误差。
工地的流动床
在箱梁架设中,舒国强总喜欢强调这样一道算术题:京沪高铁556榀=1,武冈城际198榀=1,石济客专804榀=1,用他自己的话解释,即安装每一榀箱梁必须作为第一榀箱梁来对待,精心架设。
无论是在京沪高铁建设工地,还是在后来的武冈城际铁路建设工地,乃至在石济客运专线建设工地,“钉在现场,守在一线”是舒国强最大的特点。在京沪,他率领员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拼搏在一线,饿了泡碗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困了钻进车子的驾驶室打个盹,又接着干。项目副经理周长华说:强哥几乎每天 20个小时在现场,吃住在前方,不仅抓进度,更关注安全质量,无论是人员问题,还是设备问题、乃至土建问题,工作准备问题,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确保架梁安全、优质、高效的推进,一辆旧吉普成了他流动的床。
一天,架桥机一个配件坏了,这种配件只有设备制造厂家有,厂家离工地差不多1000多公里,若是等厂家发货,最快也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到工地。舒国强立即带领两名驾驶员,带上矿泉水、方便面,轮流驾驶,日夜兼程,(往返两千多公里,把配件运到工地,从来没有因为设备故障停工24小时,而影响施工。)这种事,在整个架梁过程中曾今发生过很多次,但每次他都是想方设法,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架梁机过孔、跨路基、跨下穿公路和掉头,是架梁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阶段,过程十分惊险。为了架桥机顺利掉头,舒国强三天三夜守在现场指挥。 由于他们的努力,京沪高铁架梁工作快速推进,从过去的一天架设2榀厢梁,到一天架设5榀厢梁, 2012年2月7日,全面完成了556榀箱梁架设,并线创下2小时架好一榀箱梁,单机日架5榀箱梁,月架设92榀箱梁的最高记录。
身先士卒,精心带兵
舒国强负过工伤,是5级伤残。领导和同事都劝他,你年纪大了,又负过工伤,在办公室指导指导就行了,不要经常守在前方。家里人也劝他,干不了几天就退休了,又有糖尿病,不要什么事都逞能,搞坏了身体。但是舒国强总是当成耳旁风。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一车枕木运到邹城梁场,货主只是包运不包卸车。舒国强知道后,放下碗筷,立即带领员工投入卸车的战斗。 舒国强不仅自己时时处处身先士卒、模范带头,而且还十分注重团队的培养。他常说,本事是练出来的,只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才是真英雄。 黄灏,是舒国强的徒弟,第一次接触80多米高MD900塔机安装时,有些胆怯。为了帮助小黄克服恐惧心理,舒国强带着小黄爬机架,手把手地教,教他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如何进行安装,如何指导员工施工,怎样把好质量关。通过舒国强的“传、帮、带”,小黄进步很快,现在已经调到别的项目,成了那个项目的负责人,主管技术。 随着项目的增多,工地上一批批骨干被抽到新的工地,为了使工作不受影响,加速年轻人的培养,舒国强一方面给年轻人压担子、搭平台,让年轻人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输给年轻人。舒国强常常向年轻人灌输:“做人做事要做到人所不能为,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的境界,才会有大出息。” 舒国强十分关心员工,他常说:“没有优秀的员工,只有优秀的团队”,他事业上关心,生活上也关心。铁路施工,战线很长,人员分散,员工无法按时餐。为了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吃上热饭热菜,舒国强要求食堂的工作人员做流水席,随时保证热饭热菜供应。舒国强还定了个规矩,项目部如有员工过生日,一定要多准备几个菜,让员工充分享受到家的温馨。 舒国强相继被评为水电八局先进工作者、标兵,还被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了2008——2009年度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去年5月,舒国强完成武冈城际铁路198片箱梁架设任务,凯旋而归,准备内退,回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他又接到单位的指令,石济客运专线有804片箱梁由他带队去架设,他二话没说,又转战到河北。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