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周光荣:拼搏在地下80米的虎将

发布日期:2014-06-09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清晨6点,左耳一阵剧烈的疼痛把周光荣弄醒,象往常一样,他一咕噜翻身起床,洗漱之后,简单吃了点早餐,就赶往工地——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厂房。

  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厂房,修建在地下80余米的山体内。每次进入这座地下工厂,周光荣都要经受一次身体上的考验。这里,环境昏暗、狭窄、空气浑浊,并产生一定的负压。踏进厂房,周光荣就会感到双耳不适,痉挛、胀痛,嗡嗡作响。周光荣患有严重的中耳炎,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彻底的治疗,导致左耳膜穿孔,几乎听不到声音。医生劝他,多休息、调养,抓紧治疗,不要经常到地下厂房去,不然耳病会越来越严重。同事们也劝他,身体不好,在后方审审方案,指挥指挥就行了,不必往前方跑。可是,周光荣依然坚持上前方,经常和员工一起在现场拼搏、熬夜,经常十几个小时不下火线。

  周光荣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安装分局的副局长、溪洛渡机电安装项目经理。他从事水电安装工作20余年,干过五强溪、二滩、三峡、溪洛渡等水电工程,曾经是三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发电的功臣,三峡工程建设优秀建设者、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是员工眼中的“拼命三郎”。2009年9月,在溪洛渡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竞标时,他患了急性中耳炎。10月,溪洛渡水电站右岸电站工程中标后,他病未治愈,就马不停蹄地率领团队进驻工地,中耳炎也由急性病拖成了慢性病。

  溪洛渡水电站装机1386万千瓦,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7万千瓦。水电八局中标右岸电站9台机组安装调试任务。右岸电站厂房像一个地下迷宫,施工隧洞四通八达,每台机组有近10层楼高、几十万个零部件,总重量6000多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一年要安装调试六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精度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对第一次负责大型项目的周光荣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他深感责任重大,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是把守在关键施工部位,指挥生产。

  蜗壳安装是机组埋件施工中工程量最大,难度最大的工作。蜗壳总重约550吨,由34节不封口的管节组成,最大管径7.74米,安装工艺特殊,工序复杂,板厚变化大,焊接要求高。周光荣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摸索,攻坚克难,2010年9月,顺利完成了金属结构埋件安装任务,安装的15号、16号、17号机组埋件被三峡集团公司溪洛渡建设部评为“优质推广工程”。

  长期的压力和忘我的工作,使周光荣耳病越来越严重。领导关心他,要他抽出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到大医院去好好治治。妻子埋怨他,把身体当儿戏,为他到处寻医找药,把一瓶瓶西药、中成药和一包包中药往工地上带。可周光荣总是一如既往,拼搏在一线。他说,我这是慢性病,拖一拖,没关系,等忙过了这阵子再说。治病的事一拖再拖。

  在周光荣和安装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7月15日,溪洛渡水电站右岸电站13号机组率先投产发电,比计划提前了15天,成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第一度电的生产者。7月24日,10号机组投产发电,比计划提前21天。8月24日,11号机组投产发电,比计划提前22天。9月22日,12号机组投产发电,比计划提前23天;10月21日,13号机投产发电,比计划提前一个月。

  周光荣并非铁石心肠,也有柔弱的一面,也有大山之外的牵挂。为了工作,他与妻子结婚20年,分居两地,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生活;为了工作,父亲、岳母去世,也没能看上最后一眼;为了工作,他把女儿一直放在老家、从小到大一直跟着外婆生活。2013年6月,女儿高考,本计划请几天假和妻子一起守在女儿身边,最终,周光荣没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为此,他常感到内疚自责,总想找机会给妻子、女儿更多的关爱,对长辈敬献自己的孝心,弥补自己的过失……

  2013年12月16日,15号机组发电,比计划提前4天发电。至此,周光荣和他的团队创造了77万千瓦机组“一年六投”的新纪录,年装机462万千瓦。目前,六台机组,运行稳定,性能优良,机组振动、摆度、各部位温度等各主要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4年,1460天,周光荣和他率领的团队在80米的地下,点亮了一颗颗明珠,谱写出中国电建最辉煌的篇章。然而,周光荣他们没有因此而止步,如今,这个团队正在进行后续机组的安装和精品机组的调试,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