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探访世界最长的引水隧洞

发布日期:2014-06-25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四川省丹巴县,著名的嘉绒藏族聚居地,这里秀美的风景引人入胜。如今,亚洲最长的在建的引水发电隧洞,正在这片蜿蜒的山体内贯通成型。这条全长22.377公里的引水发电隧洞,是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革什扎吉牛水电站的主体建筑工程。它的建设与贯通,为美丽的加绒藏寨,悄然增添了一抹现代化的气息。

  探访关键词:世界之最

  吉牛水电站是国电大渡河公司开发的水电项目,位于大渡河上游支流革什扎流域“一库四级”开发的最末一级,2台机组共24万千瓦装机,计划于 2013年底建成投产。虽然装机不大,但它的引水发电隧洞却拥有22.377公里这样一个大胆的距离。这个距离,是目前在建的引水发电隧洞中当之无愧的亚洲之最。

  12月14日,带着一番探寻,我们走进了吉牛电站引水发电隧洞。

  同行的国电大渡河革什扎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培伟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取得了一次次挑战的成功。他说,除了距离,这个隧洞的建设还同时面临着很多难题:富含云母岩地区首创开挖长距离洞穴、施工便道高差超过500米的垂直高差、长距离单洞掘进、环境零破坏等等,每一项都是对大渡河水电建设者的挑战。

  吉牛电站所在的丹巴县,盛产云母,是非常优良的半导体材料。但它的特性,却为水电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原来,云母岩脉发软,又非常疏松,开挖效果又不理想,爆破效率仅为设计参数的61%,遇水又容易软化成泥,是典型的费时又费力的施工“老大难”地质,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效率。而隧洞施工便道高差超过500米,这样的尺寸顶得上一栋130余层的摩天大楼。再加上隧道分成了10段式施工,单洞掘进长、施工管理战线长……每一项的背后,都隐含着尖端的施工技术难题。但从2010开始,醉心于攻坚克难的大渡河水电建设者们,针对这些难题,均圆满地给出了破解之道。

  探访关键词:征服洞室

  吉牛引水发电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尺寸为5.9-6.8米(宽×高)之间。隧道沿线还布置了10条施工支洞,施工便道累计长达17.49公里、施工支洞累计长7.47公里,石方洞挖超过100万立方米,够得上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由于云母地质作祟,让一般在中硬岩开挖中大显神通的常规炸药少了“用武之地”。针对这一点,吉牛的建设者们开展了开挖炸药选型课题、开挖爆破参数研究,重点对掏槽布孔方式和装药方式进行了优化,获得了理想的钻爆参数,解除了爆破效率的制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火工材料单耗,还收获了宝贵的云母岩地区洞室施工经验。

  长长的隧洞,分成了10个单独的洞室同时施工。如何保证长距离的单个洞室在贯通后形状、轴心线的匹配?吉牛洞室施工智能监测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智能监测网是由全站仪、水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构成的监测网络,能保证洞室掘进不走样、洞形良好,在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曾有过应用经验。吉牛隧洞施工中,施工人员实行动态监测,随时监控测量数据,修正施工参数,保证了这条20余公里的隧洞贯通后严丝合缝,一一吻合,没有丝毫的偏差。靠着先进的施工辅助,吉牛的引水洞,不仅施工质量优良,还通过开展衬砌型式优化、钢筋优化、施工支洞堵头优化等,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障了施工质量,还节约投资超过 3000万元。

  探访关键词:超常施工

  坐上突突作响的拖拉机,向隧洞深处行进。一路泥泞、水汽、烟尘,施工环境非常恶劣。诚如大渡河公司副总经理严军所说:“这里,不仅是吉牛建设者们征服技术难题的舞台,更是他们挑战极限施工的战场。”

  由于地质原因,施工碎渣掉落在隧洞底板上,遇水软化现象十分严重,底板面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地质清基量。这些快速糟烂的淤泥,很快就形成了一片没过膝盖,车难走,人难行的沼泽地。严重的时候,连性能优良的越野车也进退维艰,只能依靠大功率装载机“解救”,倒拖离场。

  烂泥阻工,多亏了四邻八乡的藏族老乡们开着手扶拖拉机来给工程解困。大桑村书记格荣说:“修电站好,有电好,我们老乡支持你们。”靠着灵活、擅跑泥地的优势,村民们的50几台拖拉机顶替了正儿八经的工程机械,成了隧洞里运输施工物资、交通通行的主力军。虽然也是有偿使用,但这份雪中送炭的情,着实感动了吉牛的每一个建设者。

  小拖拉机发挥大作用,但新的困难总是接踵而至。革什扎公司工程建设处的石东诚回忆说,遇上连拖拉机也去不了的地方,大家就只能穿着及膝雨靴徒步进洞,近则2、3公里,远则8、9公里,日日在烂泥中跋涉。雨靴中,倒灌的淤泥含有矿物质,带有一定的腐蚀性,时间久了就会让皮肤发红发痒,严重还会导致溃烂;洞里作业,比爆破的粉尘更糟糕的,是用于粘合的环氧树脂燃烧后发出的气味,不仅呛鼻,还含有毒性,就算带上施工口罩,走不出500米,洁白的口罩就会变成煤炭一般的漆黑;洞室施工容易有积水,浇筑的混凝土水化热“发烧”,蒸腾的水汽,一年四季都闷热潮湿,部分部位长时间温度超过35摄氏度……尽管增加了很多劳动保护措施,但施工的艰辛仍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吉牛的建设者们为了“世界之最”,日复一日,整整坚持了三年。

  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正大步迈进投产发电终极目标。它的建设者们,怀揣建设世界之最的豪情壮志,正在大渡河上,不断书写水电建设的崭新篇章。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