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滇池岸边大观楼上“海内第一长联”对滇池的描写,刻画了“高原明珠”滇池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近20年来,滇池水环境急剧恶化,原本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湖区,湖滨带水网消失,鱼虾绝迹,滇池外海水质沦为劣五类,饮水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座我国六大重要淡水湖泊、位于城市下游、昆明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已经成了昆明300多万居民的“潲水桶、化粪池”。一时间,滇池告急,昆明人民吃水告急。
为治理滇池污染,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出了“环湖截污和交通、农业生产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 六大工程为重点的治理思路。特别是从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牛栏江向滇池补充生态水量,这一蓝图逐步呈现在昆明人民眼前,每年向滇池调6亿立方米水资源量成为清洗这个巨大“潲水桶”的活水之源。
牛栏江距离滇池百余公里之外,如何让牛栏江之水流入滇池?经过规划,在牛栏江干流上修建坝高142米、总库容4.48亿立方米的德泽水库,再修筑扬程 233米的干河提水泵站,建设总长115.6公里的输水线路,最后利用盘龙江河道输水至滇池。这条蜿蜒百余公里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路90%都是穿行于山体中的隧道,其中大五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集中了滇池调水工程施工所有的难题。
2009年10月,公司中标受命承担建设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大五山隧道中的近7公里输水线路。广大建设者来到美丽的春城,在大五山上安营扎寨,凿隧道、排涌水,一波三折磨杵作针,为了拯救“母亲湖”而鞠躬尽瘁。
工程遭遇“滑铁卢” 牛栏江建设者卧薪尝胆树品牌
由一分局承建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施路11标段包括10号、11号、12号施工支洞和大五山隧洞,其中3条支洞总长1467米,主洞长6859 米。引水隧洞断面采用标准马蹄形断面,底拱半径为4米,侧底拱半径为6米,顶拱半径为2米,开挖断面4.8米×5.4米;施工支洞断面均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5米×5米。2009年10月4日,工程开工建设。
由于前期受到征地、地质条件等影响,工程建设面临异常的困难。主洞施工多为灰岩段,围岩变化频繁,溶蚀裂隙多、夹泥现象突出、地下水发育,爆破效果差,喷混凝土工序耗时长,又多次突发大涌水,造成人员和机械设备窝工。2011年3月20日,12号施工支洞主洞下游控制段开挖时发生塌方,并于4月22发生塌方冒顶;2011年10月11日, 11号施工支洞发生涌水,如此等等诸多的困境造成工程施工一筹莫展,引进的多支合作队伍每每干不了几天,就纷纷选择了放弃,工程建设一度停滞不前,至2012年初工程建设仅完成30%至40%的工程量,业主、监理等纷纷给水电五局亮起了“黄牌”,评价水电五局是“水军”,水电五局在云南市场遭遇“滑铁卢”。
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心系诚信履约、工程建设,运筹帷幄,公司总经理贺鹏程、党委书记刘光、党委副书记高宗文等多次来到牛栏江项目工地,他们爬矿斗车、坐平板车、淌着污水巡视工程各个施工作业面,为工程建设出谋划策,并及时调整了项目部领导班子,一分局副局长张俊临危受命,从千里之外的喜儿沟工地星夜兼程赶往这个烫手山芋般的工地,承担起了重塑五局品牌的神圣使命。贺总、刘书记反复强调了牛栏江项目对于公司进一步开拓云南市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求项目新班子一定要做好工期安排,确保达到业主目标要求;抓好安全工作,做好安全生产;搞好商务管理,做好资料收集;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要协调好、监督好、服务好外协队伍。项目部要稳扎稳打,做好安全、洞内排水、开挖、浇筑等工作,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范,多检查,屏蔽安全风险,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能达到业主的各项要求,真正树立起水电五局的品牌,把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民生工程、放心工程!
总攻的集结号已经吹响。牛栏江项目部在新班子的带领下,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克服了涌水、塌方、施工场面狭窄等困难,项目部广大员工以昂扬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勇气、坚定不移的决心,为了企业的荣誉而战,为了企业的品牌而拼,一时间工程建设捷报频传。2月28日,一分局牛栏江 -滇池补水工程首仓混凝土顺利浇筑;一年来,各施工作业面开挖施工进展顺利,共完成主洞开挖支护6433.069米,占主洞施工量的93.8%;完成11 号与12号施工支洞间主洞混凝土垫层浇筑1586米,主洞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12米,主洞混凝土全断面衬砌792米。完成石方洞挖23万立方米,占总开挖量的92.7%,喷混凝土2.1万立方米,锚杆88259根,钢支撑2427吨,注浆管棚28万米,钢筋制安1379吨。牛栏江项目部广大员工不负众望,用无私奉献和卓越的智慧使工程形象大为改观,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常务副总指挥长刘家喜高度肯定了项目部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无论是项目部员工的精神面貌还是工程进度都有很大的改观,水电五局无愧于“铁军”的称号!刘厅长勉励项目部继续保持背水一战的干劲,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为把牛栏江滇池补水工工程打造成品牌工程而努力。
金碑银碑不如口碑,水电五局牛栏江建设者们用任劳任怨的拼搏精神和卧薪尝胆的坚强意志为企业争得了荣誉,向市场树立了品牌,一举扭转被动局面,得到了业主、监理、设计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在云南市场树起了“水电先锋”的大旗。
命运多舛10号支洞 牛栏江建设者钻山塞海志不移
云南到处都是发育典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在牛栏江-滇池引水工程工地也有丰富的喀斯特地形,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所遇地质条件堪称博物馆,其中各类干湿溶洞断层大大小小十余个,特别是10号施工支洞,可谓命运多舛,把牛栏江项目部的广大建设者们折磨了一次又一次。
10号施工支洞全长625米,角度为24.037度,支洞高差239米,支洞主要承担大五山隧洞长2240米的施工任务。如此长的斜井施工在五局尚属首次,如此陡的坡度和高差,装载机搭配汽车出渣的传统方式不能应用于这种坡度的斜井出渣,而主洞内爆破产生的洞碴如何运离作业面,成为摆在项目部广大技术人员的首个难题。技术人员们经过反复计算,提出采用一台双滚筒的卷扬机、铺设两条轨道配合4立方米矿斗车进行出渣的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大坡度斜井出渣难题。这项施工方案也填补了技术空白,在如此长的斜井中采用卷扬机拉矿斗的有轨运输方式在五局历史上也是首次。
出碴问题解决了,施工人员进出通道又摆在了项目部面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在600余米的斜坡上修筑了人行台阶。于是,牛栏江项目的建设都们沿着狭窄的台阶每天至少需要上下80层楼,其体力消耗可想而知。困难压不垮有梦想的人,牛栏江项目建设者们就在这样严酷的施工条件面前,完成了主洞控制段1214.7米的开挖、支护任务,剩下1000米开挖施工胜利在望。
然而,要取得真经非九九八十一难不可,上天再次将考验降临在他们身上——2012年3月29日,10号施工支洞作业面内在主洞右侧溶洞突发涌水,最大涌水量700米/小时,并伴随大量黄泥,洞内水位逐渐上升。项目部为控制洞内水位,在洞内已有排水设备全部运行的情况下,又投入了大量排水设备及供电设备进行抢排,但水位仍在不断上涨,3月30日11点30分洞内水位已与防护围堰基本齐平。为避免涌水进入变压器室带电,保护洞内变压器室及水泵房内人员的安全,项目部艰难的决定,对洞内变压器断电,紧急转移洞内抢险人员。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中午12点左右洞内变压器拉闸断电,洞内全部的材料及施工设备被淹……4月6日,洞内涌水已经淹没全部主洞及支洞的三分之二处。
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水电先锋”。项目部马上重新采购了6台大功率离心泵对洞内涌水进行抽排。然而祸不单行,在抽排过程中,发现从洞内抽出的涌水经过洞外排水沟、渣场落水洞、地下岩溶通道、三潮水龙潭、地下岩溶通道再次流回隧洞内,形成了8字形循环排水线路,强排数天前功尽弃!这支年轻的团队究竟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必须避开所有“漏斗”重新设置排水线路!按照最终预测水量1080立方米/小时设置排水方案,5月4日,项目部建设者们用时一个月架设完成一道长3800米直径529毫米的钢管排水通道,有效避开了施工区内隐藏的天坑和漏斗,与此同时,项目部在洞内采用6台离心泵进行抽水,潜水泵辅助排水,并租用一台630千伏安变压器投入使用,保证洞内6台离心泵在需要的时候能全部启动,至此,洞内排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12年6 月底洞内排水基本完成,洞内恢复生产。
牛栏江项目部的员工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准备开足马力把因涌水失去的工期抢回来之时,老天爷又再次给他们开了个大玩笑,7月10日,9月12日,因昆明地区普降暴雨,洞内再次涌水,10号支洞各项施工作业再度陷入瘫痪。有了第一次排水施工经验,这两次排水组织有序及时,业主要求全力保证10号支洞的排水,桀骜的水魔在水电五局人坚强的意志面前,驯服地沿指定线路流动,10月17日,10号洞掌子面顺利恢复施工生产,截止目前,仅余440米尚未贯通。
管理提升如虎添翼 牛栏江建设者审视自我促飞越
为了使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真正落地,牛栏江项目部做了扎实的工作,通过深入调查、征求意见、代表座谈等形式,重点从经营理念、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估诊断。发现问题是改正问题的基础,牛栏江项目部针对诊断出的管理问题,制订了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项目部负责人张俊带着他的团队,打破了前后方管理脱节的局面,理顺项目管理程序,减员增效,项目部由原来的80人调整为50人;项目班子成员各负责一条施工支洞,吃住在现场解决突发问题;调整提高前后方员工的收入,尊重员工的人格,认可员工的价值,项目部立足岗位,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拓展员工工作思维和方法,不断提高员工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尤其对近几年新分学生打破部门限制,充分发挥出全员参与项目管理的优势,项目部员工们重新焕发出活力,一改死气沉沉没有目标感的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项目部加大对协作方的履约管控,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分包队伍自身管理水平和履约能力,将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合作队伍引进来,坚决清退不合格队伍,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详细研究了施工过程控制,发现施工过程中需要改善之处,充分与协作队伍沟通,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在涌水发生抽排水工作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将水泵绑在油桶上,让水泵安全地浮在水面上以利于排水工作的进行;12号支洞下游出口段地质条件极差,软岩、粉砂粘性土夹杂,洞室埋深浅塌方严重,先后出现过4次大的塌方,项目部先后采取了固结灌浆结合双层小导管、密布超前小导管、长大管棚结合小管棚等超前支护方案和高压旋喷方案,均由于此段地质条件复杂而没有成功,经多次讨论,最终采取前方设立排桩墙作为支撑点结合大管棚的施工方案安全通过了塌方段,为工程进度赢得了时间;11号支洞控制施工段内溶蚀裂隙多,杂泥多,开挖爆破的效率不高,加之斜井高差达90余米,运渣车辆进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技术人员严格控制爆破参数,避免装药是出现 “漏气”的情况,并在斜井内设置平台车,上下“摆渡”运渣车辆,有效解决了洞渣运输问题;在混凝土衬砌施工中原计划采用先浇筑底拱,再浇筑边顶拱的方案,该方案模板投入大施工成本高加之质量难以控制,最终在公司的支持下采用针梁台车进行浇筑施工,不仅提高了工效也保证了施工质量。
管理提升活动在项目部深入开展,管理活动围绕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目标,使项目部管理如虎添翼,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市场竞争优势,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展示了“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创造了安全穿越喀斯特复杂地质修筑引水隧洞的又一施工奇迹。他们为美丽滇池重现“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旖旎风光,为重现“高原明珠”秀美景象和迷人风采,恪尽职守再筑丰碑。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