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百转,电流四溢,稻花飘香的八月,一个在川东北老区人民心中“酝酿”了50多年的梦想,终于在“水电先锋”水电五局建设者手中夙梦成真。
2013年8月7日11时20分,承载着川东北人民期望和重托的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首台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比合同工期提前20天实现并网发电,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共筑“中国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肘管安装首战告捷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境内,是嘉陵江干流开发中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以防洪、灌溉及城乡供水、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并具有拦砂减淤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长江防洪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电站装机110万千瓦。
2010年7月,公司组建亭子口机电安装项目部进驻工地现场,拉开了机组安装的序幕。首批尾水埋件单瓣重约10吨,长9.2米,共分11节。现场安装环境复杂,桥机尚未形成,塔吊够不着,大型汽车吊无法深入,怎么办?如何把这十余吨的铁疙瘩在年内按工期要求顺利吊装就位?任务已经摆在了项目部的面前,而此时项目部生活营地还处于征地阶段,二、三十名员工的吃住尚未解决。
面对业主、监理单位质疑的眼神,亭子口机电安装项目广大员工暗地里拧成一股绳,一方面配合移民,负责临建,在缴纳一定管理费情况下,找兄弟单位解决了临时吃住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向业主沟通,主动向缆机单位协商,采取切实可行的论证方案,利用大坝缆机实现尾水埋件吊装工作。最终尾水埋件顺利安装完成,临建施工营地也按期实现交接,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机电安装首个节点目标尾水肘管安装顺利完工,被业主评为“肘管安装示范点”,同时在3号、4号肘管安装过程中形成“示范-复制-推广”模式。
首批尾水埋件安装当年提前完成,打出了机电安装首战告捷的漂亮仗,亮出了安装实力,赢得了业主认可,为后续机电安装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蜗壳安装刷新纪录
亭子口机组蜗壳共分为33个管节,其中32、33节设计穿过厂房上游墙,即须浇筑在上游墙体中。第33节为凑合节,必须在其他管节安装完成之后,才能与压力钢管伸缩节进行配装,并最终在蜗壳混凝土浇筑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入压力钢管伸缩节室进行焊接。
32、33节安装顺序决定了只有蜗壳全部安装完成后,厂房上游墙才能进行浇筑。从厂房施工情况来看,蜗壳安装将制约厂房上游边墙浇筑滞后近3个月时间,并最终将直接影响首台机发电工期。
项目部组织以起重班和水轮机班形成尖刀力量轮番上阵,焊工班昼夜施工,成立青年突击队,开展“大干五十天”劳动竞赛,机关工作人员重心前移,全力配合生产,服务生产,班子成员跟班协调,上下一心,掀起“抢蜗壳,保安装”劳动竞赛热潮,力争最短时间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1年11月,正值蜗壳焊接高峰。有一天,电焊工小高的鞋带被电焊烧断了,正拿着一根细铁丝把两根断鞋带绑在一起。项目部现场生产副经理李刚正在工地现场指挥生产,他看到后说:“小高,赶紧回去换双鞋吧,一会儿别把脚硌破了。”小高却说:没事,就这一下焊完了,换个鞋又要下午了,这两天要赶紧焊完呢。”正是这些有能力有热情、工作踏实的年轻人在这个时期被安排到关键岗位,成为亭子口的中坚力量。
2011年11月15日首台机组蜗壳焊接完成,焊缝焊接总长850米,所有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99.3%,质量合格率100%,单元工程质量等级优良。其中,2号机蜗壳提前合同工期近一个月完成,并顺利通过了四川水利地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鉴定,刷新了国内同类型水轮发电机组单台蜗壳安装工期新记录,创单台蜗壳安装工期国内第一。
主机安装优质高效
2012年末至2013年初,亭子口电站主机设备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
2012年5月31日,总长27米,跨度26.1米桥式起重机大梁如同一条彩虹横跨厂房,又像一条巨龙从厂房腾空而起。
2012年7月,两台桥架先后安装完成,2012年8月,两台桥机顺利通过各项试验,提前投入使用。桥机顺利安装,彻底扭转了机电安装被动施工局面,有了桥机,安装人如虎添翼。
桥机提前投入使用,为后续工作开展赢得了宝贵时间,在2012 年末2013年初,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项目部连续实现了首台机组定子、转轮、下机架、转子等重大设备部件吊装,为首台机组提前发电奠定了基础。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胜利召开,春风鼓舞,项目部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首台机定、转子施工过程。首台机定子高4米,内径13.8米,由 255000余张0.5毫米厚硅钢片分8次叠压而成。如此规模的机组,其质量要求为水平最大误差0.8毫米,垂直最大误差0.2毫米。叠片要达到如此精确度,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最终,首台机组定子一次通过质量验收,安装优良,11月20日完成吊装。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是一种不可避免、非常有害的现象,它不但产生噪音,还加速机组结构部件疲劳损坏,降低机组服役期,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产生振动主要原因是机组转子组装质量不均衡。尤其是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其直径和重量一般都很惊人,而且均在施工现场叠装而成。虽然在安装过程中为使转子均质分布而采取了对磁轭铁片称重分类进行叠装和转子磁极称重后均衡配置等措施,但仍然无法做到绝对均衡。
亭子口机组转子设计直径13.745米,磁轭高度2.07米,转子起吊总重835吨,这么庞大的机组,组装后一次开机启动成功,机组各部位震动、摆度在过速试验变速过程最大增幅不足10微米,表现优秀;下摆、水摆随机组转速升高呈现下降趋势,至75%转速后幅值稳定,空转工况下各振动幅值小于轴承间隙 75%,数据良好;机组在最高转速150转/分的工况下,上下机架水平振动最大测值仅为22.3微米,堪称优秀,各项试验数据表明,首台机组平衡性良好,安装质量优秀,无需配重。
首台机组按期发电
首台机组转子吊装就位,让业主重新提出要求: 2013年亭子口“一年三投”,大唐四川公司总装机100万千瓦。
要实现“一年三投”,首台机必须2013年7月具备发电条件,而施工实际情况为:厂房电缆桥架2012年12月18日开始安装,首批电缆2013年3月 31日到货,最后一批2013年6月7日到货。在此情况下,1号机组7月份具备发电条件是无疑给项目部带来了极大挑战。
亭子口机电安装项目经理李则泉深思熟虑,调动项目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精心组织、科学策划;公司领导也对工程建设给予了关注,抽调精兵强将支援工程建设,加大人员、设备、资金、安全投入,确保亭子口1号机组按期发电,并将亭子口1、2号机发电列为全分局年内工作重中之重,项目部在原有人员基础上,新增人员168人次,投入资金260万元。全体施工人员放弃春节、五一等节假日, 24小时昼夜施工,抢抓工期。项目部开展“大干120天,确保发电目标顺利实现”、“决战20天,确保首台机组按期发电”劳动竞赛;与作业队签订节点目标责任书,作业层实施重奖,直接奖励一线约200万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施工作业人员积极性。最终2013年6月20日1号机组相关控制系统具备静态调试条件。
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了1号机组所有发电及相关电缆安装工作,在同类规模机型电缆安装工期上,虽不敢说是创造了新的奇迹,但也绝对是施工一流。
7月18日,亭子口电站首台机组一次充水成功,7月22日一次启动成功,7月25日一次稳定瓦温成功,7月31日一次并网成功,8月7日一次试运行成功。
“发电了”,“发电了”,“亭子口发电了”,当地老乡听到这些消息后,不由得竖起拇指夸赞说:“这么快就发电了,你们水电五局安装速度好快呀。”
三年来,水电五局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全力打造着“再造一个当代都江堰”的梦想;三年,水电五局人用汗水和智慧圆老区人民百年夙愿。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