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施工的结构物外观质量确实不错”,这是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局长李彦武在桥梁公司九江项目施工现场检查时,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创优工作所作出的评价。可谁又知道,这句评价背后,又凝结着项目部上上下下,乃至整个公司多少人的血汗和付出呢?
任务:一块硬骨头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重点工程,是江西省投资建设的第一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跨长江高速公路桥梁。早在开工之初,项目业主就围绕混凝土外观质量创优,制订了严格的工法及标准,并以工程“首件”为契机,要求承包单位必须进行大量的外观试验科研工作,以期使浇筑完成的结构物实现清水混凝土标准,并达到“每件必优”。同时,他们还制定了严格的评定制度,通过等级评定,来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外观及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项目经理赵云峰介绍说,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一次浇注成型,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为饰面,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由于该工艺在砼配合比、模板、养护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而且在国内又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即使是对于桥梁公司这样经验丰富的单位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目标:力争打造国优精品 作为一座连接赣鄂两省的跨江大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建成后对于缓解过江交通压力、完善赣鄂两省高速公路网络、加强长江两岸经济社会联系、加快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施工伊始,大桥的建设工作就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外观质量创优不仅仅是要把外观搞好,而是推行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的重要手段,它体现的是我们项目的管理水平”,项目书记苟宏安介绍道。对于外观质量,业主有“确保A级、严控B级、杜绝C级”的明确目标,而且“A级率还不能低于70%”。他们要求所有外露混凝土实体除了满足交通运输部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外,外观质量还必须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对九江项目部这支年轻队伍来说,任务的艰巨程度不言而喻。为此,项目部积极响应业主号召,深入开展混凝土外观质量创优活动,于2010年11月制定了《九江长江公路大桥B3合同段混凝土外观创优实施细则》,并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项目领导“挂点”制度、签订创优责任状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过程控制、完善奖惩措施、确保创优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对施工过程,项目部也实行全程无缝式管理,严格贯彻各项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全面提升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并以外观质量的创优促进内在品质的提升。探索:百折不挠勇向前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施工工艺,刚开始真是愁死我们了”,曾经参与线外试验的技术员感慨到。在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和制度后,清水混凝土工艺就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材料性能、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和混凝土构件自身的结构特点等。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先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各个因素进行线外试验,分析外观质量缺陷形成的原因,以进一步修正施工方案,最终达到消除外观质量缺陷的目标。而在线外试验初期,水泥和外加剂性能的不稳定,试验环境温度的不断变化等,都曾困扰过我们的施工人员,再加上原材料的一些小问题,如水的水质、碎石的含泥量等,更是让线外试验工作困难重重,试验工作甚至一度陷入困境。对此,项目部QC小组加大了试验次数,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严格控制试验过程的“不变因素”,最终找出产生某种外观质量缺陷的成因。并经过多次线外试验(圆墩柱15组,花瓶墩1组,预制小箱梁3组),确定了各构件施工时的最佳混凝土配合比、脱模剂、施工工艺和最佳施工环境,形成了施工工法。就在大家为自己的暂时性胜利欢呼,感觉成功在望的时候,一桶凉水却浇在了大家头上。2010年11月1日,103号左幅三个墩身浇筑完成,但外观质量却不太理想,没能达到业主的创优要求。业主甚至给项目部下达了停工令,要求限期整改,直到外观质量符合“清水混凝土”的要求为止。
挑战:知耻后勇方能进
业主给项目部下达停工令后,项目领导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于是,项目部召集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及其他参与墩身施工的人员,从工法工艺、施工组织、实际操作等多个方面,对产生外观质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力邀有关专家进行混凝土外观质量讲座,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布料方式、混凝土振捣方法、钢筋保护层控制、脱模剂的使用和脱模时间控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同时,管理人员靠前指挥,对现场技术管理、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工艺培训,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掌握操作要领。并通过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控制混凝土性能指标、采取合理的布料方式分层浇筑、加强混凝土振捣等措施保证结构物内在质量,有效地指导了后续施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所有人员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大桥的外观质量终于达到了清水混凝土标准,特别是预制小箱梁施工,更是达到了内实外美的镜面效果,受到了业主和其他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此外,作为整个工程的重点任务,跨黄广大堤桥的外露混凝土结构更为复杂:花瓶墩混凝土体积大,截面形式变化大,预应力箱梁底板下缘为二次抛物线变化、模板拼缝多,且两者在施工中都使用拉条……此外,预应力束张拉和孔道压浆等都增加了外观创优的难度。对此,项目部专门编制了《跨黄广大堤桥砼外观创优实施方案》,花瓶墩外观创优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105国道来回车辆多、人流大,外观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形象,项目部在经过大量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同样编制了《跨105国道桥砼示范精品工程创优专项实施方案》,为创优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结束。混凝土外观评定A级达到了82.5%,超过了业主提出的70%标准,在全线六家施工单位中名列前茅。
胜利:一个又一个高峰
如今,走在桥梁公司九江项目施工现场,架设完成的桥梁和远处林立的墩柱十分引人注目,天气晴好时,阳光照射在墩身和梁体上,如镜面一般光亮耀目,剔透晶莹。而在项目部员工们的眼里,最耀眼的当是贴在墩身和箱梁上印着“A级”的蓝色贴纸,只有那些经评定,混凝土外观质量达到了A级的墩身和箱梁才能贴上这样的蓝纸。这些小贴纸不仅是员工们最引以为傲的“光荣证”,也是整个项目部的“身份证”,是整个桥梁公司的“名片”,是其在建设工艺上精益求精的象征。展望未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施工形势,中铁一局桥梁公司九江项目部全体员工还将继续秉承“不做强、就做死,保持现状就是倒退”的核心理念,为打造“活力桥梁、快速桥梁、高效桥梁”三位一体的新桥梁努力奋斗。而对他们而言,胜利并不是在眼前,而是下一个、下下一个需要逾越的高峰。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