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水之上(大渡河,古称沫水),中国水电七局安谷水电站厂房中控室内,参建各方代表屏气凝神的注视着首台机试运行数据显示屏。2014年12月11日凌晨 2点45分,由中国水电七局安谷机电安装项目部承担安装与调试的安谷水电站首台机组——1号机圆满完成72小时试运行。 业主圣达水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天亮使劲的拍了拍安装单位项目经理潘勇的肩膀,“祝贺,辛苦了!”简单的五个字,对安装人却是道不完的赞许和肯定。
安谷印象初相识
安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国内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机组,也是目前中国电建集团投资最大的水电站项目,安装4台19万千瓦和1台1.2万千瓦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7.2万千瓦。中国水电七局机电安装分局承建安谷水电站首台机组机电设备及附属设备安装,机组单机容量190兆瓦。安谷电站水轮机厂家的代表老骆,是个老朋友,听闻记者采访,兴致勃勃的给记者介绍起电站的机组情况:安谷水电站1号机组单机容量190兆瓦,是目前国产单机容量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具有工艺技术高、体型大、无经验借鉴等困难。尤其是转轮、主轴、支持盖、导流锥四体联吊,吊装难度大、风险大。水轮机的设计制造对生产厂家来说是个荣誉,对安装单位来讲意义更为重大,首台机的安装调试,积累的经验和收获对国内其他同类型机组的安装都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 听完老骆的介绍,对这颗沫水之上“明珠”的了解又增加了一份迫切的心情。
安谷也来跳“国标”
进入机电安装项目部,项目部总工韩强对首台机组的安装与调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安谷水电站首台机组定子共六瓣,153根定位筋,仅半径检测数据就有612个点,弦距有459个点,其测量点多,控制焊接变形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特点,项目部制定了“恒温”状态下的组装方案和焊接工序,焊接检测误差偏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如此精准的工艺得到了监理和厂家连连称赞,“这是工作多年来都很少见到的!”。 动平衡试验是机组正式投产前的一项重要试验,其目的是经过试验,逐步调整转子重量偏心问题,改善机组运行时的振动和摆度。该项试验启动后,七局的焊接技术专家全天候现场进行指导,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圆盘支架焊接反变形措施。按照相关验收标准,转子圆盘支架半径误差允许值为±2.5毫米,而水电七局负责安装的 1号机组安装结束后最大误差仅为1.23毫米,1号机组动平衡检测,最大振动值上机架0.03毫米,最大摆度值上导0.21毫米。中试所试验人员说,1号机转子已经无需添加配重——简直太平了! 作为对水轮发电机组整体安装后各部位轴瓦运行间隙的调整程序,盘车对机组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常以百分之一毫米来计算和读数,术语称为“道”。在施工前,项目部立下“军令状”,最终将各部位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控制在了8道之内,操作油管甚至达到了4道,远超国家标准。
采访过程中,记者和总工韩强打了个赌,把一枚硬币立着放到了机组风罩上,居然还真的没倒,记者信服的拿出了一包烟,韩总却只抽出来一支嗅了嗅就又装回放进了口袋,笑着说这里不让吸烟。采访过程中,记者和总工韩强打了个赌,把一枚硬币立着放到了机组风罩上,居然还真的没倒,记者信服的拿出了一包烟,韩总却只抽出来一支嗅了嗅就又装回放进了口袋,笑着说这里不让吸烟。“机组安装复杂、繁琐,你们的很多标准和数据超过了国家标准,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韩总工笑着回答说:“没啥,就是认真、认真、再认真。” 是啊,世间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 ——完善、改进了超大容量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装配、导水机构安装技术; ——通过控制下机架安装精度的方式,调整镜板水平及推力瓦受力情况,攻克了推力轴承为弹簧簇结构,推力瓦受力情况无法通过传统的“打受力”工艺调整难题; ——采用现场配制转子联轴销钉螺栓孔的安装工艺,解决了机组轴线调整对联轴销钉螺栓的安装影响; ——转轮、主轴、支持盖、导流锥四体联吊,组合体起吊重量565吨,高度18米,宽度9.46米,实现了水轮机安装的里程碑。 七局人在安谷就是凭着“认真”二字,攻下了一个个困难,研发了一项项课题。 不到一年的时间,安谷机电设备安装完成了109个单元工程,质量检验一次合格率100%以上,优良率达到了96%,着实的跳了一回“国标”。 安谷,“有毅力,就是这么任性!”
水电七局安谷机电安装项目部在2012年底进场,首先面临的是二期截流和度汛任务——完成电站所有金属结构的安装调试任务。 “工期紧、强度大,1年半的合同工期,压缩后只剩1年时间,期间还要和土建穿插作业,一个字是‘难’另一个字是‘累’。”已经奔赴新岗位的小朱如此阐述他对安谷项目的印象。 365天,只有365天,时间就这么多,截流在即、度汛责重! “应变战斗能力强。当月进点、当月形成强大的施工能力,一进场就迅速将人力物力转化为生产力。”业主对水电七局安装队伍赞赏有加,“四个字可以概括这支队伍的优势。”
舍。舍小家,顾大局。为了保证首台机的按期投产发电,项目部全体员工均以大局为重,舍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和节假日与亲人团聚的时间。项目部副经理刘翱记不清上次回家看孩子是多久了,技术员小张推掉了回家相亲的好事,项目部领导班子每天起床后就上紧发条,全天候坚守现场指挥调试运行……
抢。抢时间、抢工期。充分借助大公司的统一协调作用,加强与土建单位沟通,积极配合,穿插施工,有效的实现了工作面的无缝交接,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工期。
优。优化工序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了弧形闸门液压启闭机等相关传统的安装顺序,按照时间任务优化组织设计。坝顶重达300吨的门机仅用了45天就完成安装和调试,负荷试验得到了地方质监局的好评和认可。
拼。齐动员、拼毅力。前线指挥,布置精兵强将上阵,主攻班组人员三班倒;加强设备投入,24小时人停机不停;搭设防雨篷,全天候工作......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金属结构安装紧张而有序地开展,一个个节点目标均得以圆满实现。七局人用稳健的步伐不断刷写着“安谷速度”。 2013年7月7日,1号机座环吊装就位; 2014年6月6日,安谷电站1号机组转轮四体联吊顺利完成; 2014年6月26日,1号机转子吊装完成; 2014年7月8日,机组第一次盘车顺利完成; 2014年7月19日,上机架吊入机坑; 2014年7月26日,机组完成第二次盘车; 2014年8月13日,1号机导水机构验收完成; 2014年8月12日,耐压试验完成; 2014年8月14日,1号机主变安装及常规试验完成; 2014年8月31日,1号机无水调试顺利完成; 2014年9月5日,主变GIS特殊试验完成; 2014年12月5日,线路充电成功,1号机主变压器进行了抗冲击试验。 2014年12月8日,首台机组顺利进入72小时试运行。 ......
一个个奇迹就样创造出来了,顽强的七局人,有毅力,就是这么“任性”。 2014年12月11日,随着首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目前安谷水电站首台机组已正式进入商业运行,但中国水电七局安谷机电安装项目部的工作任务仍在继续着。 迎水电浪潮扬鞭策马创伟业,托沫水明珠砥砺前行树丰碑!安谷,这座大渡河水电开发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七局人谱写的又一雄浑乐章,激励着七局人奔向更高理想。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