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龙腾陕北大地

—榆绥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4-12-24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夏日时节,走进榆绥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一句句安全生产温馨提示,一块块危险源告知牌,一幅幅操作规程警示牌,一条条安全标语、警示带引人醒目,一名名现场安全员往返巡视,呈现出一派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这些安全施工的理念已深深铭刻在了全体工程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心中。

  全长118.806公里的榆绥高速公路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主线穿越毛乌素沙漠区、风沙草滩地貌区、黄土沟壑区,所经区域沟壑纵横,地质状况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桥梁、隧道数量多,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生产风险尤为突出。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榆绥项目管理处以安全管理标准化为抓手,以打造 “平安工地”活动为平台,牢固树立“质量是根本,安全是保证”的思想,通过实施“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的“三全”安全管理模式,营造了 “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近三年的严格管理,榆绥高速公路创造了建设至今无一起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佳绩。

  宣传教育 人人讲安全

  抓好项目安全施工,安全宣教工作是基础。2010年3月开工以来,榆绥项目管理处把安全宣传发动工作放在了首位。榆绥高速公路全线各施工、监理单位按照要求设立了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栏,驻地、施工现场悬挂了大幅有关安全生产、施工的宣传标语,安装了安全温馨提示牌、安全警示牌。通过在全线持续开展 “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等安全专项活动,制作安全漫画宣传牌,岗前施工作业安全宣誓签名,组织安全知识竞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仅仅提升建设者的安全生产意识还远远不够,为进一步提升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操作水平,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思想跨越,并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榆绥管理处通过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等形式,邀请专业人士对安全监管人员、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技术培训,有效地规范了一线人员的施工作业标准。施工单位以“施工夜校”为阵地,针对隧道掘进、高空作业等高危施工环境有计划地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使他们掌握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各参建单位在思想上取得了统一,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对抓好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丰富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做到了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保障 人人懂安全

  榆绥管理处从人、财、物、机制等基础工作入手,狠抓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筑牢“平安工地”第一道防线。开工伊始,榆绥管理处便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在质量安全科设立了办公室,总监办、各高驻办、各项目经理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

  施工单位是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体现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好”与“差”的重要环节。制定并下发了《榆绥高速公路文明工地建设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榆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20余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年年初,榆绥管理处与全线各施工、监理单位都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要求承包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与应急预案,配备专、兼职安全员,装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落实主要领导“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分解方面,夯实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施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到项目经理部、施工队、施工班组、每个操作员,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生产全过程,督促施工单位承担直接责任。

  榆绥管理处要求各施工单位将合同价款的1%作为安全专项经费,并督促施工单位在中标进场后迅速加以落实。为确保安全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榆绥管理处规定,安全专项经费只能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开展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等与安全生产有直接关联方面,并进行安全经费专项计量支付,有效杜绝了挤占、挪用的现象发生。

  有着充足经验的现场安全员是一线建设者的“守护神”,榆绥管理处严把专职安全员的配备关,按合同价款每5000万元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全线持 B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8人,持C证106人,“三类人员”持证率达到100%。对于合同价不满5000万元的施工单位要求配置经过省级相关部门认定的兼职安全员。每年邀请榆林市安全部门对全线专、兼职安全人员进行培训,并多次进行现场演练,以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先后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年初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坚持每月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年底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同时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制订并下发《榆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榆绥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榆绥高速公路“安康杯”竞赛实施方案》、《榆绥高速公路“平安工地”活动实施方案》等。全线形成了以施工单位为安全责任主体、监理单位为安全监管、管理处为安全监督的组织结构,为“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和项目建设平安、和谐夯实了组织基础。

  重在监管 人人注意安全

  为切实做好全线高墩大跨、隧道施工等重点环节的安全保障,管理处对杨家砭跨铁路高架桥等一些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案多次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评审,并在精细化实施细则上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施工管理措施,特别针对高空作业、隧道施工等较为危险的场所,要求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方可上岗,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在高空作业场所,搭设施工作业平台和围护栏杆,并牢固焊设钢丝防护网。上下作业平台时搭设踏步笼梯,现浇梁施工现场设置 “Z”字形爬梯,严禁用吊车吊人上下,施工人员进入场地时必须戴安全帽,施工时必须悬挂安全带。高边坡的危石及时清除。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在施工现场有专职的安全警戒人员。隧道开挖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严格控制循环进尺,提前做好爆破设计。在隧道内设置逃生通道,并配备专职安全人员24小时在岗坚守,严格隧道出入洞登记制度,洞口设立进洞人员显示牌,实时反映洞内施工人员的姓名、工种、照片等详细情况。爆破物品严格管理,并做好出库入库记录。初期支护必须按规范要求紧跟掌子面,每循环出渣完成后立即喷射砼封闭掌子面等措施,有效地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进入2012年,主体工程基本成型,通车目标近在咫尺,但由于路基、路面、绿化、交安等交叉作业较多,210国道堵车特别严重,社会车辆随时都有可能闯入施工区域行驶,为了确保不发生安全意外事故,榆绥管理处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榆绥项目施工区域交通管制的通知》,对项目施工区域实行统一交通管制,由管理处统一编号印发“榆绥高速公路临时通行证”,路面施工单位全权负责本辖区的交通管制工作,严禁社会车辆进入榆绥项目路基、路面施工区域,有效的保证了榆绥项目的施工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管理处充分发挥业主的安全生产动态监管的职能作用,除了将安全生产动态监管与“桥梁和隧道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相结合外,还把安全生产动态监管融入到日常项目管理当中。管理处管理人员除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专项检查外,还经常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深入到各施工作业点,检查现场监理、施工单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执行情况,以及监理、现场安全员在不在岗、在不在行,能否有效履行职责。各施工、监理单位也积极跟进,对所辖的安全监督员、现场监理实行不定期的全天候巡查、检查、督查,有效地做到了安全监管不留隐患,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为提高危急情况下一线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规范榆绥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管理和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的应急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研究制订了《榆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在施工工地开展了模拟食物中毒、触电、水灾、火灾、高空坠落、隧道坍塌、防暴等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了全体参建单位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榆绥人将继续以 “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载体,紧盯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榆绥高速优质、安全、按期建成通车!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