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大电网”编织藏区光明未来

发布日期:2014-12-10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11月20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参与建设的川藏联网工程提前半年投运。该工程结束了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 使145万藏区同胞迈向“大电网”时代。投运仪式上,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南院”)线路设总黎亮作为参建单位基层代表受 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切接见和慰问。

  川藏联网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工程后,我国又一项穿越高海拔地区的输变电工程,总投资66.3亿元,新建巴塘、昌都两座500千伏变电站和邦 达、玉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巴塘至昌都500千伏线路1009.2公里,昌都至玉龙、昌都至邦达220千伏线路512公里。该工程是藏区电网的骨干网 络,也是西藏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南部水电外送的大通道,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民生意义。

  “大电网”带来持久光明

  西藏电网按区域划分为“一大两小”,“一大”指藏中电网,“两小”分别指阿里电网和昌都电网。川藏联网工程投运前,西藏仅有藏中电网通过青藏联网工程与西 北电网相连。而作为孤立电网的昌都地区,尽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但最高电压等级仅为110千伏,全部靠水电机组发电。受电源建设滞后、水电枯 期出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昌都地区缺电情况严重。

  “若继续维持孤网运行,昌都电网缺电问题无法解决,水电建设带来的丰盈枯缺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简称“电规总院”)副总工程师、川藏联网工程可研评审项目经理邵岚介绍道。川藏联网工程的投运彻底解决了昌都电网孤网运行的局 面,保障了昌都地区电力供应,加快了昌都电网升级,提高了四川甘孜地区供电可靠性。邵岚说:“近期可缓解昌都电网缺电局面,远期有利于昌都地区水电送出, 优化资源配置。”

  受国家电网公司委托,西南院通过对昌都电网与外区联网方案进行了反复分析和客观严谨的科学论证,完成了川藏联网工程可研工作。电规总院针对 川藏联网工程组织了多次专家评审会议,前后历经4次可研评审及 3次初步设计评审,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召开了多次技术专题专家评审会议,最终通过了西南院提交的报告,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工程开始付诸实施。

  从远景来看,四川电网作为华中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保障昌都电网安全供电外,远期还兼顾富余电力送出需求,承担着西藏、四川地区丰富水 电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任。未来,电网还将继续延伸,到今年年底,随着甘孜州“电力天路”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大电网将覆盖至甘孜州18个县。2015 年,昌都地区大部分藏区居民也将用上稳定可靠的电力。本工程投运后,除阿里电网之外,藏中电网和昌都电网都将与国家电网主网相连。目前拉萨至昌都电力联网 的“藏中联网”也在论证中, “大电网”必将带来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藏区同胞将享受持久光明。

  精心绘制电网“画卷”

  西南院是川藏联网工程的牵头设计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分别简称“西北院”、“中南院”)共同参与工程的设计,北京洛斯 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信息支撑,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陕西院”)等单位参与,与诸多建设者共 同描绘出壮美电网画卷。

  “和青藏联网相比,川藏联网途经地形起伏大,交通运输不便,地质条件复杂,这也为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带来极大不便。”电规总院副总工程师李 喜来说。西南院作为线路初施设阶段500千伏部分的牵头设计单位,是各种工程数据、技术原则的归纳点和出口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12年5月29 日国网公司启动川藏联网工程,到完成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作为可研阶段的唯一设计单位,西南院集全院之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通宵达旦圆满完成可研设计任 务。

  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川藏联网工程路径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高原脆弱的生态、不能通过自然保护区、减少开挖量等环保因素,确保藏区江河水源不受污 染,动植物繁衍生息不受影响,还要避开地质灾害频发区。被称作难度最大的“五跨金沙江”线路设计,除充分考虑塔基地形外,还考虑了绕过竹巴笼矮岩羊自然保 护区。在防震设计上,黎亮介绍说:“考虑到8度地震区的地质情况,在变电站设计中全部使用钢结构,在基础中大范围应用叠层橡胶隔震技术,给基础安装了‘弹 簧’,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针对交通运输“瓶颈”,建设者创造性地运用索道运输物资,共建设900多条1.5吨级货运索道,长度超过1100公里,服务塔基2700余基,大大提升了 物资运输效率。总计40万吨的物资运输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装配式施工也是减轻高原施工强度的创新,西南院变电土建主设卢懿介绍说:“除全面推行钢结构 外,我们还把各个组件模块化,工厂加工,成品运输,现场用机具组装,大大缩减了工期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用心锤炼电网“筋骨”

  全长1500余公里的川藏联网工程面临高原高寒、地质复杂、交通不便、冻土广布等一系列难题,其建设和维护的艰巨性要求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 采用高规格、高品质,以满足复杂环境和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的要求。特别是巴塘至昌都段,大部分处于高海拔的高山峻岭地段,沿线气候恶劣,施工难度大,对设 备的要求高。

  中能装备旗下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湖南省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分别简称“江苏装备公司”、“湖南线材公司”、“南京线材公司”)为川藏联网工程提供了大量电工装备。从装备制造到安装,均进行了严格把关,确保装备质量和安装水平。

  江苏装备公司承担了巴塘至昌都500千伏铁塔制作任务,以高度政治责任感,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湖南线材公司在川藏联网工程中承担了合 计560吨176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为保证质量,全线产品都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产品进行反复试制、验证,检验合格后才发货。南京线材公司在接到川藏联网工 程17、18标段的生产排产清单的第一时间就按照产品图样多、材质、紧固件、产品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组织人员进行整理及图纸核对,及时分解计划, 采购协配件,次日就将计划下达各生产车间。中国能建所属装备企业依靠专注、认真、负责的精神,最终全部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产品生产任务。

  川藏联网建设者成功攻克了高寒高海拔地区电力建设的难题,创立了送变电行业高原新标准,提升了我国电网工程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水平。

  走过高山大河,攀援高山绝壁,建设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高原高寒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付出巨大的心血,成就这条电力通道,送去难得的光明和温暖。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中,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