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公司承建的安徽淮南平圩电厂三期工程淋水面积12500平方米,筒壁上口中面标高182米的冷却塔配合主吊机械21CJ290/18t塔机顺利拆除。很多人不知道,在看似简单顺利的施工背后,机械化平圩分公司所遇到的风险、困难与挑战。他们成立了QC小组及时进行技术攻关,用集体的智慧、精细的管理与必胜的信念实现了安装高度200.6米,安装五层柔性附着固定装置的塔机垂直偏差度0.5/1000,为21CJ290/18t塔机机型开创下塔身垂直偏差度最小的先河,并荣获中电建协QC成果二等奖。
填补国内空白 目标锁定千分之一
2013年,公司为平圩三期百万机组冷却塔施工工程购置了安装高度达200.6米的21CJ290/18t塔机,从拿到塔机资料的那一天起,机械化平圩分公司就有了挥之不去的“心病”。由于冷水塔淋水面积持续上涨,配合主吊高度也一直渐长,加大了设备安装与起重、操作人员的技术、难度和风险力度。而该机型厂家出台的安装控制偏差度为千分之四,仅在国外安装使用记录,使用单位均采用了千分之四的控制线,这与我公司千分之一的塔机安装偏差相差甚远。同时,此台机械在平圩工程为国内首次使用,国内安装记录是空白。
众所周知,以柔性附着固定装置达到安装高度200米的塔机,其偏差度与稳定性对塔机设备、操作人员风险安全及吊装施工标准都有较大的影响。而安全、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机械化公司深感责任重大,并对平圩分公司提出了一定要把该机械的首次安装使用做成同类型机械的标杆工程。如何填补好这项施工空白,如何加强稳固性,降低安装、使用与起重操作等配合作业人员的风险?
机械化平圩分公司迅速成立QC技术攻关小组,该小组的攻关项目为:增强塔机稳固性,降低21CJ290型塔机塔身垂直度偏差,目标值为千分之一。
QC小组攻坚克难 反复研讨测试确保质量安全
QC小组成立后,机械化平圩分公司依据“5W1H”原则制定了针对性责任分解、质量控制要求与标准、过程控制与技术方案跟踪落实等管理制度,通过对该机型组织专题学习会、机械专家调研、模拟试验、现场论证与技术研讨等多种形式,打响了技术攻关战。
经过科学细致的探究,QC小组对CJ290型塔机的顶升加高施工方案提出了质疑,攻关小组发现,柔性附着钢丝绳依靠挂规定重量配重块预紧的安装施工方案使塔身垂直度得不到二次调整,在五层附着的后续顶升加高过程中塔身垂直度无法控制,这是该机型垂直度控制度偏差大的主要因素。同时,塔机自吊配重件、预挂与卸载等作业环节复杂,导致顶升作业施工时间较长。其次,该方案需要预制五种不同规格的配重块,制作、倒运、装卸车等费工费时。该方案不利于现场施工。为此,QC小组立即邀请塔机专家与相关专业人员召开专题会,重新制度施工方案。新方案为安装筒臂滑轮支座及附着框,通过尼龙绳导向,拉设柔性附着钢丝绳,使同一层8根钢丝绳形成平、斜拉16道绳受力,对同一层各根柔性附着钢丝绳分别进行预紧,并通过机械式拉力计与手拉链条葫芦相配合,调整柔性附着钢丝绳受力大小,将塔身垂直度偏差值调整到允许的范围后,附着框三角头的位置采用钢丝绳压板固定柔性附着钢丝绳,同时采用Y-22的绳夹做好保险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QC小组多次对新方案进行模拟论证,不断对施工工序、安装流程进行改良,并认真履行了每层附着安装前实测、复测与拉力调整等工序,分段严格控制塔身垂直度,定期组织起重、操作人员对机械使用过程进行交流,严格落实安装工艺标准与相关要求。
有志者事竟成 电建儿女不断超越勇攀高峰
7月21日,21CJ290/18t塔机顺利完成了5层附着安装与顶升作业,达到了预期安装高度(200.6米)。经测量,21CJ290型塔机塔身最大偏差为25毫米,垂直度偏差范围约为塔身高度的0.5/1000。新方案不仅对塔身垂直度偏差控制取得了实效,也缩短施工工期约十天左右,节约材料成本近万元,同时,该项安装经验可以广泛应用于21CJ290型或采用柔性附着稳定塔身的塔式起重机安装项目中。机械化平圩分公司技术攻关项目产生了较大的施工效益、经济效益与良好的社会效应,QC小组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参与此项活动的技术攻关成员在实战中得到迅速成长,成员间互助精神、质量创新意识、QC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有了大幅度提升。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取得了成绩,却永不满足。一位成员告诉笔者:通过这次的技术攻关,成员们都发现自己对很多知识存在盲点,还有很多的不足,他将继续和成员们一起学习,一起为向新领域的拓展做好准备。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