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雅江线上“藏汉一家亲”

—中国水电七局雅江线复建纪实

发布日期:2014-11-03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2014年10月6日,我国藏区综合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工程、拥有国内最高土石坝的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举行开工仪式。

  当中国和世界的目光同时聚焦在雅江两河口时,库区有一条路却也随之进入世人的视线-----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复建雅江县道XV02线两密段II标。它曾经是连通雅江与道孚的“生命线”,如今更是连接川藏与汉藏的“感情线”!

  在青藏高原昔日的茶马古道上,在海拔3000多米的雅江县瓦多乡,这条正造福藏区人民的复建道路记录着一个个情真意切的故事。

  大火无情人有情

  5月1日,杜密村一户居民夏兵兵家中突然失火,由于藏式建筑多为木质材料,整个村落布局密集,且山区草木茂盛,火势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但杜密村远离城镇,消防车辆从雅江县进入事发地,需经一条40多公里且极为陡峭的山路,开车至少3个小时以上,失火房屋又远在山腰,救火可谓难上加难。火情如险情,一分一秒也耽搁不得,千钧一发,相隔不远的水电七局两河口项目部经理杨凯中当机立断,带领项目部职工以及外协队民工50多人发扬大无畏精神,自发组织扑火队,勇敢冲入火海,并将仓库所有消防物资投入使用,不计消耗地帮助当地老乡参与扑火工作,确保当地藏族同胞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一场大火就像一块试金石,关键时刻,检验着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品质。七局项目部总会、共产党员张元树,尽管高烧38.9℃,双腿打颤,却瞒着大家,也加入了救火队伍;项目部副经理、共产党员刘建如,三次冲进火海,抢救居民财产。。。。。。在项目领导以及党员们的带领下,全体救火员工个个奋勇当先,历经5个小时拼搏最终将大火扑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火扑灭后,看到老乡残破的家园和惨痛的损失,项目部职工再一次行动起来,自发为受灾居民捐款,三支外协队伍闻讯也加入捐款队伍,短短1天,爱心捐款共计1万8千余元,第一时间送到受灾村民夏兵兵手里。

  事后,当地瓦多乡乡政府、业主、监理都发来感谢信,受灾村民夏冰冰一家人更是给项目部送来锦旗,感谢七局人对藏区人民无私的帮助和奉献。

  瓦多乡乡长魏东曾这样称赞七局人,钢铁一样纪律的队伍,太阳一般热心的人们。

  杜密藏村赞勇哥

  在施工区附近杜密村有一户特困藏族家庭-----阿日一家人。

  阿日左腿残疾行动不便,妻子没有工作,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耕地,但在劳动力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土地更是荒芜无力耕种,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是问题。

  两河口项目部了解这一情况后,给阿日安排了现场安全员等简单的工作,帮助阿日一家度过难关。

  项目部施工队3队队长李勇得知这一事后, 悄悄来到阿日家中,以个人名义将自己身上仅有的2000块钱,全部送给阿日一家人,并嘱咐阿日保密,不要告诉别人。而后李勇自己匆匆返回了项目部,继续投入紧张的生产工作中去。

  但拿到2000块救命钱的阿日一家人,却对这位恩人,一直牵挂。几经考虑,阿日还是决定将此事悄悄告诉村委会和乡政府,并通过多方帮助找到七局项目部,向李勇表达藏区人民最朴实的谢意。

  当杜密村村长呷达理带着一村人的情谊,来到项目部营地诉说感谢时,却发现李勇的卧室里满是破旧的衣物,而李勇本人更是因为晚上去工地抢工期、值班累的呼呼大睡,怎么叫也叫不醒。

  后来,李勇和阿日的故事在小小的藏村广为流传,杜密村上至60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只要见到李勇都喊勇哥,勇哥这两字一时间成了一个七局的代言。

  每当村里水果成熟的时候,村里总有人往项目部送东西,从苹果到酸梅,亦或是核桃,总是一筐筐。。。。。。

  藏区孩子行敬礼

  5月底的雅江夜晚温度便已达2、3度,看到杜密村里孩子单薄和破旧的衣物,两河口项目部的职工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为了能让当地藏区孩子感受到七局人的关心和爱,项目部经理杨凯中主动联系监理和兄弟单位,发起“六一”为藏区孩子送关心的活动,项目部全体职工积极行动,活动期间,共向当地小学200多名师生送去衣物和礼品。

  当谈及此事,两河口项目部质量部副主任成小娟感慨道;“作为一个母亲,我也有孩子,而作为一个水电人,因为工作难免对孩子有所亏欠。但当我把新衣服送给藏区孩子,当他们笑着说谢谢阿妈时,我忽然觉得什么都值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朴实的藏族同胞更是牢记了七局人的情谊,当地群众更是将此事口口相传。

  从那以后,当地的孩子见到七局的车子都会行“少先队”礼来感恩,瓦多乡很多人都将项目部4辆车的车牌号牢记于心,路上见面都会主动打招呼,遇到紧急时刻当地人都会主动避让,让项目部的车辆优先通行。

  有勇有谋谈协调

  6月份的一天,由于公路两侧栽种核桃树幼苗问题,当地村民要求项目部赔偿,而赔偿金额是笔天文数字,遭项目部严正拒绝后,极少数村民聚集施工区,阻挠我方施工。身为项目部协调办主任的兰祥荣得知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无论现场村民脾气如何暴躁,态度如何恶劣,他都是平心静气与其沟通协调。

  由于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大家整整讨论的一天都没有结果,当得知村民来到现场都没有带什么食物,兰祥荣主动把自己身上的干粮和饮用水送给村民。

  当看到村民惊诧的表情时,兰祥荣笑道,都别愣着,吃饱了才有力气吵架嘛!

  接到干粮的村民,陆陆续续离开了现场,原本很艰难的谈判,就这样轻松结束了,但没人知道,饿了一天的兰祥荣在返回营地的车上晕了过去。

  7月初,当地藏民布伟仲灯及其族人想承包项目的部分工程,由于这违反了公司相关规定,项目部断然拒绝。随后在施工期间,布伟仲灯及其家族成员对七局的工作极不配合,甚至抵触。

  月底,在成都办事的布伟仲灯因为突发重病住院。当得知布伟仲灯一个人在医院治疗,远离家人,没人照顾,兰祥荣主动带上慰问品,亲自前往医院,照顾布伟仲灯。

  事后布伟仲灯主动来项目部致谢,并对以往的事道歉,还带领亲人和朋友积极配合两河口的生产。

  每当谈到这些,兰祥荣总会笑道“只要你真心实意跟藏族同胞交朋友,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解决的!”

  两河口汉藏一家

  采访期间,我恰好遇到杜密村村书记优修阿日,由于村里没有打印机,所以村里的很多文字材料都是通过项目部打印得到。

  通过攀谈,这位有远见的村书记给我道出了心中的想法,我们很喜欢和七局人交朋友,我也告诉村里人要主动与七局人交朋友,别贪小钱、别怕吃亏,要有眼光。因为七局人给我们藏家修路,不但尊重当地的风俗,没有跟我们发生一次的摩擦,更义务为我们提供各种帮助,让我们收入和生活相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尤其等以后路修好了,两河口电站修起来,大批农副产品可以更好往外推销,我们杜密村的经济势必会翻几番!

  身旁的项目经理杨凯中也说道,我也告诉项目部人,工程其次,为人第一,尤其我们代表七局乃至电建在西藏的品牌,更要把汉藏关系处好了,反过来说,没有征地阻碍,当地群众又愿意出人出力,帮助我们,就没有干不好得工程!川藏也好,汉藏也好,单单这份兄弟情义,我们希望可以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说到高兴处,优修阿日与杨凯中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在工地上见到现场安全员阿日,黝黑的脸庞,刚毅的脸,尽管腿脚不便,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当知道我是七局人时,还是一路送了我好远,嘴里翻来覆去说着:“七局人捉不(藏语好朋友),藏汉一家亲!”

  是的,汉藏一家亲!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