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追梦崀山,创优品牌

—湖南洞新高速公路施工纪实

发布日期:2014-10-14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洞新高速全线最年轻的项目部承担着最为艰巨的任务,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的团队,又是如何完成施工任务的呢?


湖南洞新高速公路

湖南洞新高速公路

  崀山,位于湖南省新宁县,以其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而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尽管崀山的景色令人神往,但交通在崀山旅游开发过程中却一直是个“瓶颈”问题。 “2012年崀山的旅游总人次为280万人,洞新高速通车后,可望每年增加25%的游客量。” 当地一位主管旅游的官员说,曾这样憧憬着未来便捷的交通给崀山带来的发展机遇。这条当地群众盼望多年的“洞新高速”—— 北起湖南邵怀高速的洞口大水,南至新宁崀山侯家寨,是连通广西桂林和张家界的旅游黄金线路。9月20日,当我们来到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洞新高速项目部现场采访时,项目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即将全线贯通。

  采访中,我们从位于崀山景区北大门的项目部出发,驱车行驶在建设中的洞新高速上,陪同的项目部员工介绍:“五公司洞新项目部所承建的路面工程包括特大、大、中桥及隧道14座,桥隧近12公里,占总里程22.81公里的52%,是全线结构物最为复杂的一条线路。”

  “洞新高速全线最年轻的项目部承担着最为艰巨的任务,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的团队,又是如何完成施工任务的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这支昂扬着青春气息的队伍中。

  和谐团队 战斗的集体

  来到项目部时,正是中秋节后的第二天。说起项目部前一天晚上组织的中秋节团圆聚餐,201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项目部的技术员张寿文深有感触: “项目部的全体员工在一起聚餐,此刻没有了领导和下属的界限,有的只是一个大家庭亲人般的温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年轻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

  回顾在项目部一年多的工作、生活,令张寿文和其他几位大学生感动的事情有很多。

  技术员李振宇说,来到项目部后,项目经理李朝朋和书记刘希忠大胆启用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间很短的年轻人被放到了施工一线的重要岗位。很多事情都是边学边干,一段时间后,他们感觉自己成长的非常快。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场大雨中,一位老职工不顾泥泞,第一个冲进泥沼,带领大家将陷入的车辆推了出来,这给他们这些刚刚开始工作的大学生上了生动的一堂课。

  做财务工作的张朋说,有时,他会因工作忙而忘记给过生日的员工准备生日蛋糕,但刘希忠书记却都记得,会及时提醒他。在工作中,项目部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又根据项目部年轻人多的特点,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项目部的领导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站在身后及时关注,随时“补台”。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虽然领导的工作不轻松,但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却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技术员李宏伟说,有一次,他在晚上将第二天急需的一个材料写好后交给了李经理,第二天上班时李经理已经把修改后的材料又发给了他,发送的时间是凌晨3点……

  对于一年多来在项目部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李宏伟深有感触:“为什么我们这一年多能坚持下去,并且做好了未来吃更多苦与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就是因为有好的领导与兄弟姐妹在一起,使我们觉得不应该放弃,要坚持下去。项目部的领导和老职工们给我们传输了非常多的做人做事的‘正能量’,使我们确立了对企业、对工作、对社会的正确认识。”

  项目部的安全员于祯师傅出生于1960年,论岁数在项目上可是“老大哥”,他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老职工的心声:“经历了这么多的项目,感觉这个项目老中青搭配的很好,领导班子是最团结的,管理非常人性化。在洞新项目,工作虽很辛苦,但大家压力不大,不是没有压力,而是因为干起工作来很舒心。”

  “上下同欲者胜”,中国古代兵圣孙武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五公司洞新项目部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根本原因。

  周密部署 成功的保障

  队伍年轻,经验不足;线路复杂,困难重重。但是,这些都不能挡住五公司洞新项目部前进的步伐。对于项目经理李朝朋来说,虽然有着跟随企业南征北战的丰富经验,但他知道,每一个新的项目,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项目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现成经验,因此他格外重视项目的前期策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围绕项目地处湖南南部,春夏多雨、冬少严寒,路面施工最佳时段为8月至11月,有效工期较短;项目工程桥梁和隧道所占比例较大,在水稳和沥青砼摊铺过程中很难形成连续的工作面,挪动摊铺机次数将比较频繁的难点和特点,项目前期策划做到了几乎无微不至的地步。通过分析梳理,独具特色的四项工期保证措施应运而生:

  在计划安排上,具体规定了开工前后确保总进度计划顺利完成的各项措施和出现天气等意外耽误工期的补救措施。

  在组织管理上,对进场人员及组织安排、调度、计划、奖惩等均做出具体规定,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

  在资源配置上,对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劳动力、材料、资金等提出各项优先保证措施。

  在技术上,制定出项目有关各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

  围绕以上措施,项目部最后制定出了经营上实现“五个一”,即“一流的团队精神、一流的管理理念、一流的体系建设、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成本意识”;施工管理实现“四个零”,即“零缺陷、零污染、零事故、零腐败”;在工程进度上实现“达到业主要求,在全线5个路面单位中保二争一”的总体目标。

  李朝朋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后,有刘希忠这位老诚宽厚、施工经验丰富的支部书记在思想工作、关系协调、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鼎力支持;有曲伟、徐传波、李曙、吴晚平这样的虽然走上领导岗位不久,但思想活跃、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分别把守着项目施工组织、技术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等各紧要关口。他自信,有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完全有能力建设好洞新高速项目,实现他心中的理想和目标。

  成本管控 创效的基石

  按照项目前期策划,进场以后,洞新项目部的各项工作将始终紧紧围绕“成本控制”这个中心。

  在经营成本管理上,首先,加强分包合同单价与条款的核算与会签、上报、审批、执行管理,同时注重合同的实际履行,进行合同交底,降低合同风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坚持“日核算”制度,及时反馈核算信息、查找问题并解决。

  在材料管理上,首先,通过调查产地、质量、出厂价、运费,摸清材料价格组成,供货方能力、资金状况等,货比三家,择优采购;其次,加强对材料的收、发控制,对材料使用做到跟踪管理,防止超用与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自检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标准化管理上,首先,从料源控制抓起。各料场通过完善岩石除杂、硬化储料场地、修建隔离仓等重要生产环节,以满足项目施工的要求。试验室加大了对碎石材料出厂前的检测频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料场,最终达到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100%的质量要求。

  技术创新上,鼓励员工以“小发明小创造”来促进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如在施工中,考虑到本工合同段内施工项目多、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交叉作业多要求,需要在施工现场实行交通管制,项目部采用员工建议,选用废弃的PVC管,并张贴反光标志,用水泥块进行加固,既起到了安全疏导交通的作用,又节约了成本。

  生产管理上,进场之初,李朝朋根据路基工程施工进程和气候特点和分析,就预料到无法大兵团作战。因此根据洞新高速每个标段的土方施工单位来自不同的地区,工程进度难统一,施工区域施工期限较短的特点,项目部采取跳跃式施工,哪段施工条件具备了,他们的路面施工就推进到哪里。有时具备条件的路段只有几百米,明知设备转场很麻烦,也是尽力往前赶,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了无法连续施工带来的误工风险。作为项目经理,李朝朋每天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变化,不在工地上的时候,要求现场人员按照要求,把工作具体完成情况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每天按时发送给他。

  “只有成竹在胸,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及时”,李朝朋深谙此道。

  除常规化管理外,项目部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闪光点就是他们极力推行的痕迹化管理。为此,项目部准备了照相机、摄像机等一应器材并形成制度,确保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留下没有间隙、空白和死角的缜密工作记录。项目部还把痕迹化管理精细到每个人,李朝朋要求每天都要有工作日志,每次外出回来,他都要查看员工们的工作日志是否全面、具体,并提出改进要求。

  洞新高速项目的痕迹化管理,为五公司的路面施工留下了大量图文、音像和文字资料。这些记载,不仅可以成为今后工程检验的数据参考,而且作为历史材料,还可以作为今后新员工培训的生动教材。

  精细管理 优质的丰碑

  五公司洞新高速项目作为一个普通的路面工程,在公司建设的众多工程中尽管是个“常规项目”, 但为了更加优质地完成好施工任务,项目部采取了多项“非常规”的手段。

  针对桥梁多、现场施工难度大的特点,项目部在桥面沥青铺装过程中采用了水平振荡压路机并辅以传统的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以获得更好的压实度、平整度,降低压路机在振动碾压时对桥梁产生隐形破坏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更好的沥青施工质量,项目部引进了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转运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消除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因温度和级配离析带来的路面质量问题,进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后期的养护费用。

  项目部鉴于料场场地有限,转运困难,在料场自制了喷雾式石料水洗设备。据项目部机械材料部长胡新刚介绍,项目地处山区,场地狭小无处存料,这是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根据以往经验,路面施工前材料储备要达到总量的30%—40%才能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这个工地受场地限制,仅能完成20%的储备量。喷雾式石料水洗设备使用简单、节水,能减少处理场地空间并避免石料洗后二次倒运,赢得了工期并节约了成本。

  在沥青混凝土骨料加热中,传统用重油或煤作燃料的方法污染大、成本高。项目部研究后,决定采用天然气加热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油改气”不仅能减少工程造价、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施工人员的身体伤害,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节能减排。“油改气”施工工艺的实施,体现出了项目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常规项目上的“非常规”手段,显示了项目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超人智慧和勇气。2013年7月,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平到洞新项目指导工作时曾这样评价一局五公司洞新项目:这才是国有大企业的施工风范!希望你们对湖南省的高速公路予以更多的参与,带动全省高速公路的高标准化建设。

  项目团队 成才的舞台

  快速发展给企业的人才供给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企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事业成长的良好机遇,因此,大胆使用人才与“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必然的选择。正如洞新项目前期策划中所分析指出的:项目技术员多为刚毕业的学生,年轻有活力,但是施工经验相对不足,存在技术管理风险。

  风险,同时也是一种机遇。这些,项目经理李朝朋和书记刘希忠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深知,项目部肩负着的为五公司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

  2012年9月,项目部举办了“一帮一·拜师学艺”仪式,以“一帮一”的方式,让老职工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环境,提高技能。由此开始,这种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形式的拜师学艺活动便进入常态,深入到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由各部门负责人通过幻灯片演示授课、现场模拟学习、共同研讨交流,每个月的“学习——考核”制度等。

  项目部负责施工生产和协调的副经理徐传波说,很多年轻人头一次到工地,项目部除了安排各种培训、学习外,李经理有时候还安排这些年轻人到其他项目上实地参观学习,观看对方施工场面。通过取经、考试等多种方式,促进他们的快速进步和成才。

  洞新项目部人才培养上的另一项有效措施是经常性地组织、推荐他们去参加各种竞赛,以此巩固所学到的 知识。而项目部的年轻人也不负众望,先后获得湖南省洞新高速公路路面试验知识劳动竞赛团体组第二名、个人组第三名,湖南省洞新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劳动竞赛第一名,湖南省洞新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和路肩施工专项劳动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项目部培养人才,除了言传,更重身教。采访中,我们从项目总工曲伟那里了解到了这样的事情。去年秋天,项目经理李朝朋的妻子预产期临近,但因为施工紧张,他无法提前陪护在妻子身边,直到他的妻子已住院待产才回去。在妻子正需要丈夫陪护的情况下,妻子产后第三天,他就赶回了工地,将妻子托付给家人照顾。在这种榜样力量的激励下,项目部里尽管有几位员工都在施工期间遇到了结婚、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但谁也没有因个人事情影响到工作。

  9月3日,五公司洞新项目部在全线率先完成了沥青上面层试验段的摊铺。一年多来,无论是在项目标准化建设、生产组织上,还是在协调、保障与各项管理工作上,项目部均获得了公司与业主的好评。湖南洞新高速路公司总监付学问在检查项目工作时曾由衷地说:“你们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施工的工程质量就是好,我们放心!”

  为什么中交一公局五公司近年来连续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绩,为什么能够接二连三地在湖南交通建设领域唱响品牌?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湖南省交通厅和洞新高速路公司领导的赞誉中,从洞新项目部所获的一项项荣誉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这是因为五公司拥有一支在南征北战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队伍,拥有一群阳光而又甘于奉献的建设者,拥有一批将中国梦与自己的理想交融在一起的年轻人。是他们,在荒原里建成了一条条通衢大道;是他们,点亮了企业和每一个人的希望与前程。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五公司,看到了一公局,看到了中国筑路人的光辉未来!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