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他们身着统一的红色工作服,戴着黑色墨镜,时常攀爬于高耸的塔吊上,远远看去,仿佛美国大片中的蜘蛛侠。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只要哪里有需要,他们便立刻出现在哪里排忧解难,他们就是中建二局三公司华南分公司租赁站的塔吊安装工人——一群被称为钢铁上的“蜘蛛侠”。
对抗风雨的安全员
7月的深圳,高温是主题,天气却变幻莫测,大地时而被毒辣辣的太阳炙烤,时而又被瓢泼大雨肆虐。在三公司第一高楼——深业物流中心施工现场,租赁站的塔吊安装工人在短短三天内,就多次经历了从烈日到暴雨,再从暴雨到烈日的煎熬。“只要是在工作,我们的衣服就一直是湿透的,出太阳的时候是被汗水浸湿,下雨的时候是被雨水淋湿。”深业物流中心项目的塔吊安装,只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冷、热我们都不怕,风雨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田玉全是租赁站的老师傅,1992年跟随分公司从青岛来到深圳,一直在租赁站工作。说起租赁站师傅遇到过的最大的敌人,田师傅感慨万千。“2005年8月11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那天,田师傅正在项目上安装施工塔吊。当塔吊顶升到80米时,天气骤变,刚刚还是烈日当空,突然就刮起大风,乌云立即布满了天空。“我们站在最高处,很清楚的看到乌云铺天盖地翻滚过来。”由于天气变化实在太快,师傅们根本来不及反应,顷刻间,大雨就像泼下来一样,让所有人不知所措。
风,使劲地吹着,吊臂似乎也在摇晃,而回转离标准节的销口还有50公分,随时都有滑落的危险,五名塔吊安装师傅和一名塔吊司机此时被困在了80米的高空,命悬一线。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和一阵阵隆隆的雷声,吓得塔吊司机本能的要往下缩。田师傅以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判断,在这危急关头,塔吊司机如果突然离开,悬空套架就有滑落的危险,而且人冒着狂风暴雨往下爬,不仅会引起塔吊的摇晃,还会因为打滑而更加容易发生事故。田师傅当机立断,要求大家坚守岗位,在稳定自身的情况下,把这一节塔吊固定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避免了这次意外的发生。
“干工程几十年了,租赁站师傅是我最敬佩的人了,他们就是一群对抗风雨的安全员,只要有他们在,我们就不会担心!”一位项目安全总监一边看着师傅们安装塔吊,一边说到。
保障生产的润滑剂
张福贵是2008年来到华南分公司租赁站的,如今他已记不清自己安拆过多少台塔吊了。“现在在施的每个项目的塔吊,我基本上都打过交道。”张师傅骄傲地说着。
租赁站现有大型器械操作证的师傅12名,拥有塔吊24台。华南分公司工程分布地域广泛,以广东为中心,辐射湖南、江西、安徽和三亚。“哪里有我们的设备,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一旦塔吊停止运作了,整个工程就得停工,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保障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
秉承着“担当生产润滑剂”的宗旨,他们几乎全年无停歇。“1995年来到深圳后,基本上都是两三年才回一趟家。”2014年春节前夕,好几年没回家探望父母的张福贵,本已请好假,早早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但临时接到通知:中洲项目甲方要求在春节前,必须把央筑花园的塔吊全部拆除,安装到湾上花园工程。经验丰富的张师傅深知工程量巨大,他二话没说,退掉了已经买好的火车票,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当最后一台塔吊安装完毕时,已经是除夕夜前夕了。张师傅顾不得疲倦,匆忙购买了第二天凌晨回家的车票。“终于可以赶上和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我感到很满足!”在家待了没几天,张福贵就早早回到了租赁站,因为蓝爵花园项目又要开始安装塔吊了……
“他们就是项目生产的润滑剂,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施工生产很难顺利的进行!”项目经理谢凯感激的说到。
惜时如金的救火员
“我们的工作就和救火队员一样,需要随时候命,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得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袁发明是租赁站的后起之秀,被大家称为全能选手。但与其他前辈们相比,他显得格外腼腆。“我没有师父们这么多宝贵的经历,只能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每个项目的塔吊都能安全运行。”
为了项目的正常运作,塔吊的安装、拆除和维修都会选择在工人休息的时候,也就是太阳最毒辣的中午,或是气温最低的夜晚。炎炎夏日,被太阳烤了半天的铁架热得烫手,虽然带着手套,仍如同手抓在高温的锅炉上一样。“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时间就是效益,我们不可能等到凉快的时候再去作业。”塔吊维修的时间紧迫,袁发明为了不耽误项目生产,总是争分夺秒。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经常连水都不敢喝,时常在塔吊上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午餐、晚餐基本上都是在塔吊上解决。
2014年4月的一个晚上,袁师傅接到天和家园项目塔吊出现故障的通知,他立即从深圳赶往河源。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塔吊的钢丝绳需要更换。但维修过程中,却遇上了风雨这个最大的敌人。为了保证塔吊第二天能正常运作,袁师傅选择了留在塔吊上,等天晴后继续维修。可惜天公不作美,在塔吊上等待了三个小时后,风雨依旧不消停,此时已是凌晨1点多,无奈下的袁师傅只好暂时爬下塔吊。清晨五点不到,袁师傅发现雨已经停了,便立刻兴冲冲的爬上塔吊进行维修。天亮的时候,天和家园的塔吊已在朝霞的映衬下转动着它长长的旋臂,而袁师傅,早已匆匆赶往下一个项目……
“现在大多年轻人都觉得这个行业很辛苦,没有前途,不愿意学习这项技能了。”袁发明说:“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们就如同救火员一般,每次接到抢险电话时,都会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内心很满足!”
“我们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租赁站师傅们这么形容自己。但在分公司其他员工眼里,他们就如同钢铁上的“蜘蛛侠”,在高耸入云的塔吊上来去自如,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彰显着“铁军”的英雄本色,护卫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虽很艰苦,但他们从无怨言,不愧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中建二局三公司 池洁蓉 张国军)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