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 录 | 注 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中国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中国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正文一线风采

中国核建两员工海中勇救六生命

发布日期:2014-09-15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2名央企员工,2米深的淤泥,10来度的海水,6条鲜活的生命,被一次奋不顾身的营救行动绑在了一起。

  9月8日下午,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核二四”,隶属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两名员工刘彦龙和杜永利,从海水中救出了6条因车祸落入水中的生命,用见义勇为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核建正能量。

  9月8日下午,瓢泼大雨伴着中秋的浓浓相思,倾盆而下。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现场员工迎来了难得的半天休假。趁着雨小的工夫,水电综合作业队的刘彦龙、杜永利结伴而行,准备去张家庄渔港码头买点海鲜,与朋友们一起做顿好吃的。

  “吱——”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传入他们的耳中,紧随着是沉闷的“扑通”落水声和“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有情况!意识到事情不妙的刘彦龙、杜永利以最快的速度向码头奔去。看到水面上沉沉浮浮的几个人头,两名小伙子衣服也没脱,便一头扎进了海里。

  山东海阳的秋天来得比内陆早,此时海水只有十来度。刘彦龙、杜永利的宿舍离这儿不到一公里,这一带海域的情况,他们大致也了解一些。这块码头海水颇深,下面的淤泥厚达二米左右,即便是当地人,都不敢轻易下水,怕一不小心陷进去。听到落水人的呼救,刘彦龙和杜永利什么都没想,救人要紧。

  最先拉上来的是离岸最近的两个妇女,海中还有好几个人头在浮动。刘彦龙知道杜永利水性没他好,就安排杜永利在岸边负责拉人,他再下海里救人。杜永利随手抓起岸边的一截缆绳,套在刘彦龙的腰上。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又有四个人被顺利救上来了。其中的一名妇女,凭着求生的本能,在刘彦龙靠近时就挥舞着胳膊重重地打抓,然后死死地抱住不松手。刘彦龙被她勒得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杜永利见这情况,赶紧拉绳子把二人拽到岸边。

  就在大家都以为车内的人已经全部救上来的时候,坐在旁边大口呕吐的司机抬头说出一句:“副驾驶还有一个。”这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冲进海里的小卡车的影子了。筋疲力尽的刘彦龙什么也没想,返身跳进了海里。杜永利紧紧地拽住手里的绳子,这上面还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海水很深,刘彦龙尝试了几次,都无法触底。他游上岸,猛吐了几口咸苦的海水,环顾四周,想找到可以利用的工具。一个大胆到令人瞠目的举动出现了。刘彦龙抱起岸边的一块石头,跳进了海里。他要借助石头的重量沉下去,去找副驾驶的那个人。看到这一幕,站在岸上的本地人被惊得目瞪口呆,终于有几个人主动加入到营救的行列。

  沉入水中的刘彦龙好不容易摸到了卡车的位置,整个车头已经完全陷入淤泥。刘彦龙想尽办法打开车门,进入驾驶室一阵摸索,终于把最后一个人拉出了水面。但由于落水时间太长,那名女子最终还是溺水身亡。

  据落水司机回忆,他的小卡上上,除了副驾驶的1人,后面车厢还坐了5人,受地面湿滑影响,速度没控制住,掉进了海里。“多亏两个小伙子,不然我们全没命了。”司机的感激涕零溢于言表。坐在旁边大口喘气的刘彦龙和杜永利却一言不发,看着眼前一条无法再呼吸的生命,他们觉得非常内疚,只怨自己动作怎么不能再快一点。

  110警车和120救护车赶到了,现场一片混乱。刘彦龙和杜永利穿着湿漉漉的衣服,默默离开了现场。回到项目部,他们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当地派出所根据岸边群众提供的线索,给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打来了电话道谢,大家才知道他们救人的事迹。

  因为救人,刘彦龙被淤泥里的玻璃瓶、海蛎子壳划了好几道伤口,杜永利也被求生心切的人抓得满胳膊伤痕。危急时刻的半个小时,他们事后想想也都后怕,但关键时刻,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该伸手的时候,不能见死不救。”

  “再加把劲,最后一个人或许能救得活。”事后他们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己,是没能救活的那条生命。据同事说:“俩楞小子因为最后一个人没救上来,半夜三点都没睡着觉。”

  刘彦龙、杜永利,中核二四两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多个素不相识的生命。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核工业建设者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用爱心传递了中国核建正能量,也用青春和热血唱响了大爱之歌。

 
 
【相关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国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