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正文协会动态

住建部将借鉴国外经验研究雨水排放收费制度

发布日期:2015-06-30来源:住建部编辑:宋珍珍

[摘要]

  近段时间,“城市看海”已经成为了屡见不鲜的现象,南京、南昌、郑州、昆明等多座城市因降雨出现内涝,开启“看海”模式,“城市看海”再次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根据国家防总的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41座城镇因暴雨内涝受淹。

  据介绍,城市的外洪内涝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2012、2013、2014这三年我们有一个统计,平均每年100多个城市受到外洪内涝的威胁,2012年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这里边就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这个问题是非常突出。

  对于几十年一遇的大雨,出于市政设施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不可能完全防范,但排涝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也的确客观存在。

  实际上,排水防涝设施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现在内涝频现,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建设城市的理念偏差也是问题之一。城市的硬化导致了生态的变化,过度工程化导致了很容易形成涝水。

  一方面,每年有180多座城市被水淹,另一方面,我国还有300多座城市受到水资源匮乏的威胁。现在全国有16个试点建设的海绵城市,顾名思义,这样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争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当地积蓄、渗透,雨水不是负担是资源,今后城市的河湖要能蓄水、马路要能渗水。

  按照住建部的部署,今后将借鉴国外做法,研究实施雨水排放收费制度,在筹集建设资金方式上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社会多渠道筹资。

【相关阅读】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