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建设网_我要投稿靳编辑 建设网_我要投稿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正文协会动态

当前房地产救市政策评估及后续政策展望

发布日期:2015-05-08来源:中国房地业协会编辑:宋珍珍

[摘要]

  “327”和“330”相关“救市”政策出台之后已经一月有余,政策力度如何、效果怎样,以及接下来有可能、或者说应该出台哪些政策,我也一并做下分析和展望。

  一、“救市”政策评估

  首先说下大家最关心的“330”和二套房营业税政策,这是对需求端和交易直接影响最大的政策。其中营业税政策实施简单,见效也快,我们看到4月份二手房成交 已经迎来全面回升,如北京4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上涨151%,环比大增六成;深圳同比翻番,环比增长近一半;而其他南京、厦门、青岛、天津等市的二手房 成交量亦出现了大幅放量。

  而 二套房政策虽然影响力度更大,但一方面落实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额度也要给出,二者缺一不可。从落实情况来看,部分城市速度还是显得稍慢,截止四月 底,广州、深圳等市二套房新政仍未公布落地,而上海、北京、南京等宣布执行新政的城市,银行的执行力度也有一定“打折”。从银行贷款额度看,目前国内是统 一对开发贷和购房贷款做出额度限制,这一块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差不多是在三成左右。如果这个额度不放开,那么最终还是因为这个天花板影响政策最终落实。

  “327”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的相关政策,短期内对市场影响不大,都不是能够立竿见影的。比如调整规划这肯定是个要扯皮的持久战;比如对于供大于求的城市减少土地供 应,其实如今这些城市不减少土地供应也没人买地;还有通过收购商品房解决保障房源,这些存货多的城市很多保障房也已过量。这些政策需要时间来慢慢体现效 果。

  最后是降准政策,万亿级别的资金流入到市场当中,对房地产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420”的降准效果,我们也可以给予更多期待。这1.2万亿出来,至少对房地产是及时雨,哪怕是从资金定向分配角度来讲,房地产也是受益最大的产业。

  二、后续政策展望

  从目前情况来看,首先是金融政策应该更进一步,此 类政策会对消费端、对需求端起到重要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两个相关建议:方案一,最简单的是把开发贷和按揭贷分离,各自给予上限额度,对按揭贷这块要大 大放开额度,让银行资金能够更倾斜进入住宅消费领域;方案二,加快住宅银行的进程,不要只停留在研究阶段,应尽快的推进住宅银行落地,中国式“MBS” —— 住宅金融专项债券也应该加快推进。

  第二个是一线城市调整限购,这应该是短期时间内最大的“核武器”了,对消费信心的恢复,对改善性需求的释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线城市目前是限购最后阵地,而维持限购的理由也是荒诞不经,据说是为了控制城市人口,为了规避相关政策限制,购房群体只能采取假离婚的手段,使得一线城市的离婚率和复婚率在限购之后居高不下,让限购成为了“恶政”,应该尽快调整。

  第三个是短中期见效最快的货币政策—降准。目前来讲银行准备金率还在高位,央行也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降准可迅速释放巨量流动性,和投资相关、需要大资金量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受益更多,其中房地产也应该是受益最大的行业。

  最后一个是税费调整。之 前的调整主要还是面向需求端,但更应该对企业税费做一定的调整。在现有的企业税费预征制度下,开发商承负颇重,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2014年规模 房企不赚钱的情况已经普遍出现。所以建议暂缓对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预征,毕竟只有市场中的经营主体能够实现盈利,行业才能实现健康持久 的发展。

【相关阅读】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