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建发〔2015〕32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重庆市勘察设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2015年重庆市勘察设计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5年4月14日
2015年重庆市勘察设计工作要点
2015年勘察设计工作将紧紧围绕我市城乡建设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行业综合素质,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行业“保量提质”总目标。行业营业收入突破380亿元水平,人均营业收入保持全国前列,新增甲级企业15家以上,新增各类注册师300名以上,勘察设计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营造公平有序、诚信守法的勘察设计市场环境
(一)做好勘察资质换证工作
按照住建部《关于工程勘察资质换证工作的通知》(建办市函〔2014〕717号)要求,依据《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建市〔2013〕9号)的规定条件,对包括勘察劳务在内的勘察相关企业实施换证工作,重点加强业绩真实性、人员到位情况的核查,严格清除机制,优化调整行业结构。
(二)优化行业结构支持优秀企业做大平台
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鼓励具备条件的本地优秀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升级为甲级资质企业,从而优化我市行业结构。严格“三审一查一公示”的资质审查程序基础上对申请甲级资质升级的本地优秀企业进行政策服务指导,为企业顺利通过住建部终审奠定扎实基础。
(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本地企业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 锻炼队伍,增强本领,占领市外、境外市场,通过“走出去”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和转型升级契机。加强与相关兄弟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对接和协调,为本地企业在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市外企业入渝后的动态监管
依靠施工图审查机制,会同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外入渝企业开展动态抽查,重点核查市场行为,核查人员身份的真实性,核查质量水平,建立抽查结果定期通报机制,坚决治理挂靠、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快诚信管理系统运用
一是全面启动《重庆市市内勘察设计企业信息网上备案系统》,在已建立市外企业备案管理数据库、勘察企业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覆盖全行业的勘察设计诚信管理体系。通过实时披露工程项目、企业资质、备案人员签名、诚信档案等信息,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出台《重庆市勘察设计信用评价管理规定》,建立科学、权威的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启动信用评价,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并将其纳入勘察设计招标投标。
(六)建立不良行为通报制度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定期通报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的不良行为信息,利用社会监督机制,促使勘察设计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勘察设计市场信用环境。
二、认真落实质量责任,深入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七)全面贯彻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
将住建部要求纳入我市现行行政监管程序。凡申请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图审查的建设工程项目三方责任主体必须出示《项目负责人法人代表授权书》、《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否则不予接件;在工程竣工后,还必须在建筑物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三方项目负责人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并将三方主体项目负责人的质量责任,纳入初设审批和施工图审查进行动态监管。根据住建部《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引发投诉、举报、群体性事件等恶劣社会影响的相关建设、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依法处以罚款、吊销资格证书、向社会公布曝光等处罚。
(八)有效开展初步设计审查
落实《关于改进和完善初步设计审批管理的通知》(渝建〔2014〕46号),充分发挥初步设计审批的市场和质量管理关口作用。加强程序性审查,推行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现场讲图”制度,与勘察设计诚信管理系统联动,核实人员身份的真实性。坚持专家技术审查和审查结果定期通报制度。加大对区县建委的帮助指导力度,开展初步设计审查质量抽查。
(九)严格施工图审查机构准入、淘汰机制
会同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区县管项目20%,市管项目10%的比例,对全市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抽查,检查各审查机构运行情况,并依据《重庆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综合评价标准》考评打分。在满足住建部关于审查机构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标准,稳步实现审查机构“吐故纳新”,名录更替,增强行业活力。
(十)规范重大设计变更管理
在参与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设计变更及现场服务标准研究》课题评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住建部相关管理文件起草,明确重大设计变更的界定标准、审批程序和管理要求,针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主观随意变更行为加强检查力度,将其列入不良信用档案,并限制相关责任人的执业资格。
(十一)切实加强勘察质量监管
开展勘察企业试验室检查和对外提供勘察试验服务的试验室的认定工作,规范试验报告格式和签署,确保岩土参数测试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推行勘察外业工人“持证上岗”、完善“工程勘察项目信息系统”,实现勘察项目外业、试验、报告编写全过程参与人员申报,通过外业见证、施工图审查有效打击人员挂靠和外业资料弄虚作假行为。
三、推动技术创新,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建筑设计标准化,组织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设计图集,实现建筑与部品模数的协调一致。
(十三)完成第四届“重庆市设计大师”评选
完善大师评选办法,更加注重“大师”的行业影响力和作品代表性。通过第四届“重庆市设计大师”评选工作,在社会树立起勘察设计行业锐意进取、技术创新的典型,完成国家级设计大师后备人才储备。
(十四)提升勘察设计行业技术能力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信息化革命,大力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研究推广,通过BIM技术再塑设计作用、再造设计流程,使设计行业真正成为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促进行业产业化的先导和灵魂。探索开展白图替代蓝图、数字化审图等工作,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十五)做好技术培训
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勘察设计企业之间和设计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及注册师继续教育培训。坚持“案例教学,互动交流”的授课原则,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传授“实战经验”,从而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创作灵感,增强行业活力。
(十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在推动人才等资源向优质企业聚集,企业“硬实力”已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利用,提升企业“软实力”,包括提升企业内部质量管控能力、市场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等,逐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十七)加强协会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协会在规范行业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从业人员行为准则、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方面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协会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在国家放开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情况下,鼓励协会开展行业成本测算,出台行业参考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抵制恶意低价、不合理低价的竞争行为,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