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传来捷报,北元化工二分公司再获得5项国家专利,分别为“一种石墨块打压试漏器”、“一种氯气纯度分析用气量管”、“一种转化器抽装触媒挡板”、“一种内置弹性小球除尘器”和“一种带有滤芯液封杯的酸雾捕集器”。
在PVC生产过程中,石墨材质设备的吸收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检修。受石墨块的质量、人员的操作、设备运行环境、运行时间等因素影响,石墨块存在换热孔互串而漏水的情况。在没有检测试漏装置的情况下,要找出泄漏的石墨块和具体位置几乎无从下手,经常要把每台设备上的全部石墨块返厂维修,返厂周期长、费用高,严重制约着系统产能。北元员工张波、张国奇、党宝安发明了“一种石墨块打压试漏器”,通过紧固件连接设在石墨块上下表面的盖板和底座,盖板上分别设有排气管和进水管,排气管上有排气阀和压力表;盖板和底座上沿其周边均布有若干个便于贯穿紧固件的螺栓孔,通过若干个紧固件将石墨块与盖板和底座紧固相连;盖板上的排气管和进水管分别对应于石墨块的换热孔。该装置解决了因石墨换热块换热孔互串泄漏而返厂维修的问题,能对石墨块进行快速修复。利用该装置维修周期短,影响生产时间短,维护费用低,效率高,便于推广使用。目前,常见的氯气纯度分析用气量管,上下都使用4号考克,中间部分分为3段,手持部分较细,在装有大量液体时极易断裂,冬天使用时玻璃遇冷易碎;读数刻度分度较大、误差较大,在离子膜制碱工艺中对氯气纯度和杂质要求严格的情况下,达不到使用要求;长时间使用会对色谱柱的峰分离带来影响,损坏色谱柱,降低色谱柱的使用周期,给氯气纯度分析带来了不便。北元员工李小娜、张国奇、王小平发明的“一种氯气纯度分析用气量管”,将气量管进样口、小直径段色谱柱、读数刻度进行了改进。改造时,缩短进样口,杜绝了液体带入色谱风险;将取样针头改为0.5×40(同类型使用0.5×80的注射器针头),最大程度减少液体带入色谱柱;改进了小直径段色谱柱的结构,并将其管柱直径设为30cm,尽量避免取样时气量管破碎;读数精确度由1.0提高至0.1,用于分析氯气中含氢、含氧的分析更加简单快速和准确。聚氯乙烯合成装置区的转化器,在去掉封头进行抽吸、装填触媒过程中,由于花板与封头法兰在一个水平面上,大量触媒洒落对转化器周围环境造成了汞污染。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和环境要求,罗海斌发明了“一种转化器抽装触媒挡板”,制作时把M24*210mm的圆钢焊接在圆弧挡板上,每个圆钢间距以 Φ3000mm*3300mm的转化器封头螺距为准,直接将焊接成型的圆弧挡板插入转化器封头螺孔内,约制作15个小挡板进行连接,挡板与挡板间垫一个橡胶片,作为连接密封,围接转化器上封头边缘。使用时,将其围接转化器上封头边缘,能减少和避免大量触媒洒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现场环境。聚氯乙烯分厂干燥尾气洗涤塔排净处飘出的轻树脂,对厂区环境有很大负面影响。北元员工赵省军发明的“一种内置弹性小球除尘器”,即用DN40管焊接上一段 DN25的管,在DN40钢管内放弹性橡胶小球,阻碍轻树脂被吹出,同时在DN40管一面和底部开一定数量的小孔,便于所夹带水分的均匀喷出。该除尘器的发明,减少了树脂的飘落,使干燥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干净、整洁、清洁、舒适,保证了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效改善了现场环境。乙炔分厂清净工序采用浓硫酸进行除杂和干燥,精乙炔气夹带的酸雾由酸雾捕集器进行吸收。由于酸雾捕集器下液管插入酸雾捕集器底部酸液面以下液封,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底部大量酸飞溅,捕集器底部封头内的硫酸含有大量杂质,硫酸粘度较高,飞溅并附着在滤芯上极易将滤芯堵塞,从而造成酸雾捕集器压差增大,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检修费用增加。马建国、刘强、付长江发明了“一种带有滤芯液封杯的酸雾捕集器”,给酸雾捕集器滤芯下液管增加一个专用液封杯(DN80*80mm),将液体收集杯利用螺丝固定在密封管上,能调节高低,且拆卸方便。“液封杯”内装能承装高度75mm的浓硫酸,当收集的液体快满杯时,从收集杯上方溢流开孔自然流出,避免了酸的喷溅对滤芯造成堵塞的影响。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周期,降低了检修费用及检修带来的安全隐患。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