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 抓住机遇 谱写知识产权工作新篇章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纪实
一、知识产权工作快速起飞近五年,中冶南方知识产权及相关工作迅速发展和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公司业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截至 2014 年 4 月底,中冶南方累计申请专利 1865 件,其中发明 838 件,PCT10件;获得专利授权 1570 件,其中发明专利386件。商标成功注册33件,接受商标转让 10 件,海外注册商标 9 件,取得计算机版权登记 35 件。先后获得“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知识产权先进集体”、“中冶股份知识产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冶南方”商标获得湖北省、武汉市著名商标并成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科教大市——武汉市、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冶集团知识产权管理领军企业。
二、统筹规划 建章立制为知识产权保护打好基础为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统筹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中冶南方 2010 年制定了《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从知识产权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公司 “以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第一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 并提出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目标应与企业发展的方针一致。同时规定了公司知识产权的长期目标和 3-5 年目标。公司的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把公司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行业第一企业。知识产权环境进一步完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企业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发展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知识产权 3-5 年目标是 :
1. 自主知识产权水平逐步提高,拥有量进一步增加。专利授权量及转化率位于行业前列,专利申请授权率保持在 70%以上 ;商标使用规范合法,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拥有强大影响力。2. 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产品比重显著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3.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提高企业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形成全员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格局。围绕知识产权战略要求,中冶南方在《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细则》基础上,相继颁布了《专利管理办法》、《研发管理规定》、《学术论文管理办法》、《技术文件归档管理规定》、《电子文档管理归档》、《科学技术档案、资料提供利用归档》、《商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相关的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制度的衔接配套,增强了管理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的首钢顺义冷轧工程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冷轧生产线——鞍钢冷轧2 号生产线
获得国家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的冶金行业首个高炉系统总承包工程——涟钢 2200 立方米高炉工程
获得国家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的马钢冷轧带钢后工序加工工程
三、重视激励 鼓励创新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为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激情,中冶南方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发职务发明人创新积极性,又能促进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保护专利权的同时,完善实施许可制度和奖励制度,充分运用政府补贴、资助、奖励等政策,保证在知识产权产品收益的同时,发明人能够及时、充分获得必要的奖励。在政策引导和奖励下,中冶南方近几年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率逐年上升,公司 2009 年申请量不到 100 件,2013 年已经超过 400 件,其中近 60% 为发明专利,专利申请的数量和品质均有质的提升。
四、突出重点 突出特色 在冶金行业硕果累累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保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率的同时,在冶金行业的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煤气余压发电技术、转炉煤气净化综合技术、高炉渣处理技术、供上料综合技术、铁水预处理技术、RH 真空处理技术、连续酸洗及轧制技术、取向 / 无取向硅钢退火技术、平整技术、精整技术,环保行业的烟气脱硫、垃圾焚烧、工业废水治理等领域初步构建起有效的专利保护网,建立起独具中冶南方特色的、完善的核心技术群保护体系。如今,中冶南方依托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在合同总额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技术产业化市场逐步扩大,知识产权效益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更加显现并升级。
五、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为迎接新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走科技创新型发展道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是中冶南方“创建国际一流科技型工程公司”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中冶南方紧紧抓住国家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契机,不断思考、调整、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及管理,逐步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和管理战略的网络系统化,使企业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不断创造新的科技产品,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助推企业跨入国际化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