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冶华天自主研发的“高效自吸混合式倒伞型曝气技术产品”、“少齿差减速推流技术产品”、“联动平衡转碟式高效曝气技术产品”等三项成果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国家级鉴定。
中冶华天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道明参加鉴定会并致辞。 来自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陕鼓动力公司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听取了中冶华天提供的技术总结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意见,并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实地考察了设备分公司生产现场和水处理中心实验室,经过深入质询和讨论,形成了鉴定意见,一致认为三项技术产品创新突出,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具有较完备的生产制造条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应大力推广,一致通过鉴定。其中,“高效自吸混合式倒伞型曝气技术产品”、“联动平衡转碟式高效曝气技术产品”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少齿差减速推流技术产品”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会上,专家对中冶华天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工艺与装备高度结合的技术产品化路线、行业领军和高端人才的带动作用、高水平成果给予了极大赞赏。这三项科技成果均为提升水处理装备效能、运行稳定性、使用寿命的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编制了相应了的国家/行业标准,引领和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认为中冶华天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有能力、有责任来提升中国水处理装备的质量和国际形象,建议将装备与工艺高度结合,成为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工艺包提供者和系统服务商,争做水处理装备先进制造的领跑者。 马鞍山市科技局、中铁水务、安徽中环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公司首席专家、科技发展部部长桂峰、节能环保研究院总经理詹茂华、副总经理陆红学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这次鉴定会对中冶华天承担的2014年度安徽省科技攻关课题(高效自吸混合型曝气及推流水处理装备的研制与示范)的结题及产品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