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6月24~25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在长沙组织召开科技项目验收暨鉴定会。公司4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验收;其中3项分别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
近年来,公司积极依托在建工程项目开展技术创新,逐步培育非电业务领域核心技术能力,对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超大型高强钢外加强梁三分岔管制造关键技术》课题依托埃埃塞俄比亚吉布Ⅲ水电站工程。该压力钢管设计为一管五机结构型式,每条钢管设有一个三分岔管,两个二分岔管。其中三分岔管为外加强梁型结构,由4个管节、4个U型梁及2个联接圆柱构成,外型尺寸达15000mm×13000mm×12500mm,其加强梁板厚150mm,岔管单重400t。研究采用制造厂整体预制、分单元运输、现场二次组装焊接及水压试验的方法,创新了多种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制造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外加强梁三分岔管,效果良好。经检测各项制造安装指标均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海拔大温差水电站厂房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课题依托西藏雅鲁藏布江藏木水电站厂房工程,工程位于3260m高程,极端最低气温-16.6℃、最高气温 32.0℃,日温差达13.0℃至22.7℃,气候干燥。坝后式水电站厂房大体积复杂结构混凝土防裂控制难度大,采用课题研究的温控工程措施,确保了在高海拔大温差高寒地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高海拔大温差高寒地区混凝土施工水平,实现了全年连续施工,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差异混杂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课题对混杂掺加钢纤维-聚丙烯纤维(S-P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弯性能、抗冲击性能、耐久性能和早期抗裂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室内试验。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混杂S-P纤维混凝土的投料顺序、搅拌时间等施工参数,拌制了施工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并初步形成了相应的施工工法。该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