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项目完成的《高水压浅覆土复杂地形地质超大直径长江盾构隧道成套工程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中国铁建南京长江隧道继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由中国铁建主持的科研项目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南京长江隧道是迄今为止中国长江流域工程技术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科技挑战性课题最多的世界级越江隧道工程,是国家“863”计划的示范工程,代表当今中国水下隧道建设的最高水平。隧道全长3905米,其中盾构段3022米,工程建设面临超大直径、高水压、地层强渗透性、地层高磨蚀性、长距离掘进、超浅覆土、地形陡变等一系列技术挑战。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2010年4月建成通车。 在进场之初,中国铁建铁四院、十四局集团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先后投入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针对六大世界级技术难题展开攻关。他们开发的“聚醚聚氨酯防水条”打破了国外管片接缝防水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管片混凝土中首次大规模使用合成纤维,提高了管片的抗裂性和防火性;通过原型试验,构建了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施工营运全过程结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攻克了确保隧道100年“金身不坏”的世界难题。成果全面应用于南京长江隧道,节省建设资金1.64亿元。 施工中,十四局集团采用直径14.93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成功破解了直径超大、水压超高、覆土超薄等六大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了十几项国家专利,创造和刷新了一系列同类水下工程的世界纪录,填补了国内盾构施工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 成型后的隧道 南京长江隧道的管片原型实验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