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邮箱登录

保持登录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返回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登录 | 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联 系 人:靳明伟

联系电话:010-68576852

在线咨询: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靳编辑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邵编辑 ×

工程建设网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杂志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PPP项目专题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邮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68066858

在线咨询: 工程建设网张编辑 工程建设网何编辑 工程建设网魏编辑

×
所在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经济要闻

国务院要求推南北车合并以避海外恶性竞争

发布日期:2014-10-28来源:本站编辑:靳明伟

[摘要]

  传了有一段时间的南北车合并再次走向高潮。

  27日开盘,中国南车(601766.SH;01766.HK)和中国北车(601299.SH;06199.HK)及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停牌。

  27日晚上,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陆续发布公告,并没有完全揭开谜团。两家几乎内容一致的公告称,拟筹划重大事项,股票自2014年10月27日起停牌,公司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含停牌当日)公告并复牌。

  根据《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多方了解的信息,公告中所提到的“筹划重大事项”,正是酝酿将南北车合并,合并一事由国务院要求推进,并由国务委员王勇负责督办,组织制定实施方案,而要求合并背后的导火索,是两家公司在海外市场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

  海外市场压价竞标

  对于从事高技术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南北车来说,尽管国内只有这两家企业,但竞争的确激烈,尤其是近年来在海外市场,甚至可以称得上“惨烈”。

  比如,中国南车就曾通过“跳水削价”攻占阿根廷市场。在此之前,国内轨交车辆出口阿根廷市场,基本由中国南车的“对头”中国北车掌控。

  2012年下半年,阿根廷政府宣布购买新的城轨车辆,用以更换出事故的萨缅托线现有列车。中国北车、阿尔斯通等七八家国内外公司均向阿方报价、参与竞标。

  彼时,阿根廷市场主要是中国北车的“势力范围”。在阿根廷政府的最新竞标中,北车首轮239万美元/辆的报价,与国外对手相比也显得性价比较高。

  让北车没想到的是,在这一轮竞标中,此前从未碰过阿根廷市场的中国南车突然“杀”了进来,并且在竞标的第一包就报出了127万美元/辆的低价,这个与北车相比降幅近50%的报价,令阿根廷招标方非常震惊,随即要求第二包的竞标价格不得超过127万美元/辆。

  无奈之下,北车在第二包也报出了126万美元/辆的低价,而南车的报价却更低,只有121万美元/辆。最终,南车凭借价格优势,拿下了这次竞标的两个包。

  “最近几年,类似阿根廷市场杀价的情况,南北车竞相开拓的海外市场并不少见。通过价格战抢市场,虽然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润,但也缩小了利润空间。这样的情况一度遭到高层领导的批示批评,称应该减少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形成一个拳头对外。”一位轨道交通行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的很多轨道车辆制造强国,一个国家都只有一家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比如德国是西门子,法国是阿尔斯通。

  合并不易整合难

  不过要想合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南北车的资产均超过1400亿元,年营收均接近1000亿元,旗下还都有多家子公司,生产高铁、客车、货车以及其他非铁路车辆板块,很多业务板块还相似并非互补,以哪家为主体进行合并,如何平衡双方利益,都将是复杂的方案。

  与此同时,两家集团旗下均有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其中中国南车除了在A股和H股整体上市,旗下还拥有时代新材(600458.SH)、南方汇通(000920.SZ)、时代电气(03898.HK)等多家上市公司。

  有分析师就对本报记者指出,由于两家企业都有A股、H股的上市公司,要合并会涉及现金选择权,上百亿的市值要换股,将是很大手笔。此外,一旦两家公司合并,从行业角度看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制造相当于只有一家公司,反而可能会影响竞争效率和技术进步。

  “如果合并,最终还是要提升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向西门子等一流企业看齐。”一位铁路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过去几年,南北车的营业收入都在成倍增长,但与庞巴迪、西门子及阿尔斯通等相比,在技术、质量、制造以及国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份额方面仍有差距,如何在合并后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而不是行政命令下的整而不合,是南北车合并所需要深入考虑的。

【相关阅读】

ppp专题

投资建设

政策法规

分析研究

工程建设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案例 | 会议活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 | 我要投稿

版权所有:北京华信捷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6号汉威国际广场二区9号楼5M层西区邮编:100070电话:010-68520349传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72号 京ICP备09092133号-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设网 保留所有权利

返回顶部 返回建设网首页 投稿 用户反馈